APP下载

研究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7-04-25黄晓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抗抑郁精神分裂症病情

黄晓雷

(辽宁省鞍山市康宁医院四疗科,辽宁 鞍山 114047)

研究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黄晓雷

(辽宁省鞍山市康宁医院四疗科,辽宁 鞍山 114047)

目的分析与比较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性的抗精神分裂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BPRS,SANS及TESS评分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BPRS,SANS及TESS评分各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并发抑郁症的症状,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不良反应较少,且治疗依从性较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较常规药物治疗而言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抗抑郁药;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

精神分裂作为一种十分严重的致残性精神障碍,其致病机制不明,具有症状持续、病情复杂等特点。有调查发现[1],全球约有1%的人口患有精神分裂症,患病人群以青壮年群体为主。该疾病病程显著迁徙,常反复发作,极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最终造成精神残疾甚至精神衰退。但仍有部分患者可经过治疗痊愈。该精神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功能性损伤,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传统的抗精神分裂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服用之后,患者常出现头晕、流汗及消化不良等诸多不良反应症状,且有并发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易发生于患者精神分裂症的各个阶段,但在患者其他症状好转之前,抑郁症不易被察觉和重视,因此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随着对精神疾病的研究深入及医疗实验的进步,抗抑郁药物逐渐被运用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来。抗抑郁药物联合抗精神分裂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减缓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降低感染,治疗依从性较好,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相较于常规的单一药物治疗,拥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我院为进一步分析与比较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取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实验观察,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32.43±12.49)岁,平均病程(14.34±4.64)年;观察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35.24±9.25)岁,平均病程(12.64±2.5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遵医嘱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氯氮平片(H44021425;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25 mg×100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胶囊(H20073985;山东仟源制药有限公司;20 mg)进行治疗。起始治疗时,患者每天服用20 mg,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的不同逐渐添至一天40 mg。在两组患者用药6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及BPRS,SANS及TESS评分[2]的分析比较。

1.3 入选标准: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裂和诊断标准》[3]中精神分裂症的评判标准,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血尿常规均正常,且均无癫痫史、药物过敏史、无严重心肾肺类疾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18分。

1.4 疗效评定:根据BPRS,SANS,TESS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采用BPRS,SANS,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定。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4]的减分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其中,<25%为无效,25%~49%为有效,50%~80%为显效,80%以上为治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治愈例数)/总人数×100%。

1.5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BPRS,SANS及TESS评分的不同进行分析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BPRS,SANS及TESS评分的比较: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的BPRS,SANS及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PRS,SANS及TESS评分的比较(分)

3 结 论

精神分裂症是由行为障碍及思维、情感、行为、感知觉等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性临床症候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年龄层为主,症状持续、病情复杂,大部分患者的意识清醒、智力水平正常,但部分患者会在患病过程中形成认知功能方面的损伤。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显著迁徙,常反复发作,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最终导致精神残疾及精神衰退。但仍有部分患者可经过治疗痊愈。目前仍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但有研究表明[5],个体心理的敏感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均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而随着患者病程的加长,患者的病情未能好转,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极为严重的损害。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首先应制定合理的方案,首选的治疗措施应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并保证药物治疗的规范性与系统性。而以氯氮平为代表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认知症状以及情感症状等总体疗效明显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积极的临床疗效。然而传统的单一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虽好,但在服用之后常出现头晕、流汗及消化不良等诸多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且有并发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易发生于患者精神分裂症的各个阶段,但在患者其他症状好转之前,抑郁症不易被察觉和重视,因此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但它依旧存在着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情况,且患者在精神分裂症后期,极易出现抑郁症的症状,而精神分裂症并发抑郁症极易导致诸多不良后果,例如预后较差、患者生活痛苦、情绪失控、复发率及再入院率高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恢复。因此,抗抑郁症药物逐渐被运用到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治疗中来。研究发现[6],抗抑郁症药物联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的情绪、延缓病程发展、提高认知水平并改善整体状况,较常规药物治疗有着极大的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我院为进一步分析与比较抗抑郁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取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抗抑郁症药物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轻患者抑郁症的症状,延缓病程发展,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观察组患者的BPRS,SANS及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抗抑郁症药物联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能够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由此可见,抗抑郁症药物联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抗抑郁症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并发抑郁症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依从性较好,且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较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极大的优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王君,刘秀平,赵晓彦,等.精神科门诊一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4(13):276-279.

[2] 叶锋,康波,王宇峰.新型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4(23):23-24.

[3] 孙秀丽,栗克清,杜波,等.河北省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0(21):1153-1155.

[4] 王来海,张瑞岭,马金芳.精神科门诊一日精神药物使用调查[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3(15):290-293.

[5] 胡卫群.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2(11):36-38.

[6] 刘淑娟.10年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用精神科药物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99-100.

R749.3

B

1671-8194(2017)09-0080-02

猜你喜欢

抗抑郁精神分裂症病情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给大脑补充营养素,协同药物抗抑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