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的探索与思考

2017-04-24钱爱芳

中国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建村级

钱爱芳

【摘 要】为深化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村级为农服务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成效显著。

【关键词】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创建

一、组织推进有序有力

2013年,我区成功入选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把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作为构建高效便捷社会服务化体系的重要抓手,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由一把手区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农委、农机局、审计局以及相关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定期议事制度,制定项目实施时间表,定期听取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区效能办定期加强督查并予以通报。各有关部门、镇(街道)把各自的工作任务列入年度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项目落实并取得实效。二是规范建设程序。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必须符合规划要求,不在规划范围内的,一律不予批准,对已建但改变用途的坚决取缔。符合规划要求的,需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由村申请、镇(街道)审核、农业和国土部门联合确定后才可组织实施。为农服务综合体的组织实施,须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建设用地选择在非耕地和一般农用地,使用面积原则上控制在5亩以内,按农业基础设施用地报批。三是统一规划设计。2014年,我区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村级为农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泰姜办[2014]60号),区委、区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建成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101家,每个综合体服务范围5000亩左右。项目全部建成将实现50万亩粮食种植的服务全覆盖,为农业生产提供机具集中存放、粮食烘干、集中育供秧、农资统一配供等一条龙服务。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内部功能分区、设施配备须按照统一要求进行。主要包括烘干中心、机具库、维修间、农资库、育秧间、培训场所等,其中烘干中心≥400平方米、机具库≥300平方米。水、电、燃气等供给可靠,整体符合安全、环保、卫生和消防等有关规定。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既可由村集体经营,通过提供市场化服务获得收益,也可进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取得租金。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年租金原则上不低于集体固定资产投入的5%,直接带动村级集体增收。

二、资金投入保障到位

根据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的规划要求,我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研究上级各项财政扶持政策,积极整合财政资金,支持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一是积极做好项目资金整合工作。按照政策要求,合理安排项目申报,做到项目申报不重复,申报的项目“看得见、摸得着、可考核、好报账”。截至目前,累计整合安排项目资金3830万元,其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资金安排940万元;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安排470万元;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试点项目安排7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综合农民合作社试点项目资金安排37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安排400万元;省级扶贫资金安排580万元;中央财政创新试点项目安排1000万元。各级财政资金的有效整合,发挥了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有力支持了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二是制定出台本级财政扶持政策。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村级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泰姜办[2016]27号),明确规定:对符合规划要求,并按规定程序建设的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优先申报项目;没有项目资金安排的,经农工办和农机局联合验收,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后,区财政根据投资建设规模,分3年给予每座基础设施投入进行补助(比例为70%∶20%∶10%),补助最高限额不超过100万元。鼓励集体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投资烘干机等机械设备,区财政将按投入的烘干机数(含配套设备)给予每台2万元的贴息奖补(已享受项目补助的除外)。

三、工作成效初步彰显

通过两年的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含独立的烘干中心)38个,在建47个。已建成的综合体库房面积近4万平方米,集中存放各种农机具3000多台(套);投入12吨以上烘干机169台、年烘干能力13万吨,占全区粮食年总产量的1/4左右;育秧播种机12台(套),年育秧面积150亩;在建项目全部建成将新增库房3.5万平方米、新增烘干机250台,年烘干能力提高19万吨,达32万吨,占全区粮食年总产量的3/5左右。这两年已建成的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在保证粮食既丰产又丰收,维护粮食生产、供应的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每个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年经营收益达15万元左右。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的建立:一是有效化解了灾害性天气风险;二是有效避免了农场主轮换后集体资产流失问题;三是各级财政及各部门帮扶资金的投入,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实了村级集体资产;四是村集体领办,服务农场主更具公平性、公益性;五是村集体牵头经营,更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六是农机集中存放、农资集中供应,有利于节约农用设施用地,有利于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有利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新技术的应用。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農业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加快农业改革与创新试点的推进。

猜你喜欢

创建村级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山西将再建2859座光伏扶贫村级电站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践行“两学一做” 培育文明风尚 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上台阶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梦平安和谐班级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
虎林市 采取“三个一点”方式强化村级组织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