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局部鼓室内注射法治疗难治性突聋的临床效果

2017-04-24胡焱王小飞陶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突聋科学杂志突发性

胡焱  王小飞  陶静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局部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突聋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选用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经耳后沟局部注射给药,观察组经鼓室穿刺注射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听力、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与对照组的5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突聋的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 难治性突聋;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听阈;地塞米松

[中图分类号] R764.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5-0063-03

突聋主要是指突发性的听力缺损,属于耳鼻喉科急重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预后效果较不理想[1,2],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其听力仍然无法得到改善,这类突聋患者被归为“难治性突聋”,其治疗难度较大,临床上主张对这类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进行治疗,但经何种方式给药尚有待探讨[3-5]。本次研究为了探讨糖皮质激素局部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突聋的临床效果,对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突聋患者分别经鼓室内注射、耳后沟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并比较两种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突发性耳聋;(2)患者均经全身药物治疗2周后听力提高不足15 dB,且均为单侧耳发病;(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1)伴随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2)患者不能自始至终完成本研究。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82岁,平均(62.35±18.12)岁,病程15~27 d,平均(20.85±4.13)d;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9~84岁,平均(62.98±19.96)岁,病程14~28 d,平均(21.09±4.67)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mL)(规格1 mL:5 mg;国药准字H37021969;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对照组经耳后沟局部注射给药,于患侧耳朵耳后沟上方1/3处向侧耳道后上方进针,待针头与骨面接触时停止进针,取0.4~0.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入,隔日进行1次,1个疗程为4次。

观察组经鼓室穿刺注射给药,采取仰卧位,患侧耳朵朝上,采用碘伏对外耳道进行常规消毒,采用丁卡因进行鼓膜表面麻醉,于耳内镜下对鼓膜前下象限距离鼓膜边缘1~2 mm处进行穿刺,将0.4~0.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入,注药后患耳保持朝上,在外耳道口留置棉球,待30 min后取出棉球,隔日进行1次,1个疗程为4次[6]。

1.3观察指标

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听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患耳听力由同一个医师采用同一部纯音听阈测定仪器进行检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检测。

1.4 疗效评价

根据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2005年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7],具体如下:痊愈,即治疗后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水平,或达到健耳水平,或达到患病前水平;显效,即治疗后患者听力提高幅度超过30 dB,但未达到健耳水平;有效,即治疗后患者听力提高幅度为15~30 dB;无效,即治疗后患者听力提高幅度不足15 dB。临床总有效率取痊愈病例、显效病例、有效病例进行计算。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与对照组的5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耳听阈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听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462,P>0.05),对照组共出现3例注射部位胀痛,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共出现1例一过性眩晕、1例耳内轻微烧灼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需暂停治疗,均自行缓解,未见全身不良反应。

3讨论

突发性耳聋主要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缺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8],可能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内耳循环障碍有关,临床上一致认为,内耳循环障碍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最主要原因[9,10]。临床上关于突发性耳聋多采取全身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血管扩张剂等,但其预后效果通常不够理想[11],部分患者在经过全身药物治疗后其听力仍然未得到改善,临床上将经过10~14 d全身药物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归为“难治性突聋”,这类患者的治疗难度相对增大,因此,临床上应对难治性突聋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寻求有效治疗的方案[12,13]。

由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生过程中,内耳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仍然将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一线治疗药物,其可起到抑制内耳炎症反应、改善内耳微循环的作用[14,15],常用的糖皮質激素主要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但由于难治性突聋患者存在血管-迷路屏障,经全身给药无法使糖皮质激素的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药效减弱,故临床上主张局部注射用药[16,17]。难治性突聋的局部给药方式主要为耳后沟注射给药、鼓室内给药,其中,耳后沟给药的创伤性较小,操作较为简便,可控性强,可通过局部静脉回流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且在体循环血液中的蓄积较少[18,19];而鼓室内注射可使药物迅速到达病灶,直接作用于鼓室、咽鼓管以及乳突气房黏膜层,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可有效避开血管-迷路屏障,起到显著的抗炎效果,促进局部炎症感染消失,但在鼓室内给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中耳感染风险,故在鼓室内给药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的中耳感染风险进行有效规避[20]。经鼓膜鼓室给药治疗内耳疾病,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内外淋巴液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可避免全身用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本次研究中,经鼓室内给药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与经耳后沟注射给药的对照组患者(56.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种给药方式各具有其优势,治疗效果较为接近,均较为显著,且安全性均较为可靠。但在患耳听力改善方面,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提高更为明显(P<0.05),说明尽管经耳后沟注射给药也可有效改善难治性突聋患者的听力,但经鼓室内给药的听力改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报道称[20]经鼓室内给药治疗内耳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给药途径,较全身用药有诸多优点,目的性强,药物靶定位性好,避开血-迷路屏障,直接进入内耳,内外淋巴液中药物浓度高,无全身不良反应。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局部鼓室内注射法治疗难治性突聋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屈永涛,张慧平,陈红耀,等. 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14(3): 388.

[2] 赵群,王英力,王洪芹. 耳后注射甲强龙对平坦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1): 79.

[3] 谢治年,杨建.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液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 15(1):46-48.

[4] 王静妙,蒋新霞,魏俊宽,等.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聋的疗效观察[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3, 11(2):259-259.

[5] 李春林,唐世雄,张立涛,等. 三种不同甲基强的松龙给药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11): 1302-1305.

[6] 赵群,王英力,王洪芹,等. 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突聋临床研究[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4): 712.

[7]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2006,41(9):569.

[8] CELL R E D B. Intrinsic hemolytic anemias comprise a large group of dis-orders in which defects in the red blood cells(RBCs)[J]. Hematology:Clinic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2013,12(9):314.

[9] 陈金霞,张庆翔,李光飞,等.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突发性聋[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12):640-642.

[10] Torres A,Sibila O,Ferrer M,et al. Effect of corticosteroids on treatment failure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high inflammatory respons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2015,313(7):677-686.

[11] 刘冬梅,徐开伦,罗晓,等. 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 传统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近期疗效[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1):26-30.

[12] 刘艳平,赵晶,朱庆文,等.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2):355.

[13] 敬尚林.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规范化的探讨[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2):77-80.

[14] Weng Z,Halawa MA,Liu X,et al. Analgesic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peripheral nerve block in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undergoing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of gasserian ganglion[J].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2013,24(2):479-482.

[15] 沈峰.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1):24-25.

[16] Dean BJF,Lostis E,Oakley T,et al.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for tendinopath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local glucocorticoid on tendon[C]. Seminars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WB Saunders,2014,43(4):570-576.

[17] 甄丽红,苏法仁,丁静华,等. 综合疗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3):508.

[18] Torres A,Sibila O,Ferrer M,et al. Effect of corticosteroids on treatment failure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high inflammatory respons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2015,313(7):677-686.

[19] 王秋菊. 耳内科疾病相关基础研究与诊治新进展(下篇)[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2):182.

[20] 石茭,韩琳,李晶兢,等. 耳后给药及鼓室给药外淋巴液药物浓度的实验观察[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4):540.

(收稿日期:2016-12-12)

猜你喜欢

突聋科学杂志突发性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分析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国际骨科学杂志》稿约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