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一片自己的挪威的森林(外一篇)

2017-04-24姜晓梅

青春 2017年4期
关键词:布施白猫梁实秋

姜晓梅

你笑着,盈盈的笑

让奔逝的生命充满四射的活力

即使你已经离去

我依然能闻到你留下的春的气息

……

许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冲动了,朋友推荐的这本《此生未完成》是个意外。拆开邮寄的包裹,一下子便被这简洁的封面吸引住了:白底,淡淡的绿色,一个没有完成的书名,一句副标题,很小的著者署名。就像逝去的作者一样,三十三岁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的,是几痕绿色的希望。

吸引我的,不是这本书的作者所拥有的留洋经历、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教师的身份,而是她的阳光、恬淡、坚强和柔软。书中彩页选登了于娟的17幅照片,每一张都笑得很灿烂,无论是作为学生留学时的,无论是初为人母时的,还是身患癌症、散去了满头青丝时的,她的笑容永远那样的真挚,她的眼神永远那样清澈……

正如她的朋友所说,“她首先是一个好人,透透彻彻、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好人。这个好人拼了命的去写博,插着输氧管还要写博,不为名,不为利,就只为了多留些警醒世人的文字;这个好人情愿把苦痛自己扛了,换成文字来逗大家开心;这个好人识破了人情却没有惊破胆,独独留着一颗孩子似的心……”6章214篇文字,全是她博文的摘录,语言清新、幽默,读后却让人心头泛起淡淡的哀思。不觉已经入夜,周围静谧,偶有小虫的低鸣,她的几段话语不由得停留在了心间,这大概便是她的无畏施吧。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一直在追問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幸福在哪里?”一直没有答案。朋友说,找到一种希望或者快乐,这种希望或者快乐,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别人。可是,年过四十,哪有希望,何来快乐?工作、家庭、生活,一切都已然这样了,人生似乎也就没有了动力。茫然四顾,行色匆匆,可是,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呢?更高的官职、更多的收入、更大的房子、更舒适的车……而这些都是活着必备的吗?似乎又都不是,人活着,有两件事情必须做,一是吃饭,二是睡觉,除此之外,大概便是晒太阳了。“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了自己是谁而已。”这段话如当头棒喝,一下子唤醒了懵懂的我,就像一缕阳光,晒干了我那颗已然有点潮湿的心。于是,我想,长大老去是不可阻挡的步伐,但是,自己可以保持心态的年轻;人情冷暖是不可避免的要来,但是,自己可以调整看待它们的心态。身体需要阳光的沐浴,心灵也一样。

身为女人,于娟写到:“我的房间很小,我就把窗户开得很大。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诺言许得很轻。我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得很满。我的喜悦很少,我就把笑容积得很多。”她相信,人人都有向善的心力,叫心烛。小到恋花惜草施舍粥饭,大到慈悲天下救赎苍生。这种慈悲,源自于知识分子的良知。而生命历程于我,似乎,也可以尽力做一些自己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虽则我不能做到许多,但也可以多一些尝试。如购书让人免费阅读、如关心贫困孩子……

读罢,掩卷,猛然发现:

这个女子小我许多,却在我之前离开了,尽管她是那样的不舍,逝者已矣,生者何为?首先能做的,该是为她的遗愿做点什么——在中国,在山东曲阜,建一片挪威的森林,建一片黄连木林。比如,可以让身边的人都买来这本书读一读,因为,于娟的家人将会把这本书的版权收益全部用于支持能源林建设的公益基金。

读罢,掩卷,猛然发现:

自己的心田,似乎,也刚刚有了一抹浅浅的新绿。

一个如花的男子

世人都用鲜花来形容女子,唯有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我很好奇,想了解这个像花一样的男子,于是,净手备书签,用我处女座一贯爱书的方式打开了《真名士》——确保阅读完毕,书还要像新的一样。

《真名士》是一本闲书,打开目录的那一瞬间,我是有些轻视的:树、雪、雷,狗、猪、白猫王子、白猫王子五岁、白猫王子六岁、白猫王子七岁,爆竹、图章、衣裳、钱、门铃,下棋、理发、握手、吸烟,放风筝、相声记、晒书记,书、书房、好书谈……像极了小时候老师让我天天写日记而觉得没东西可写时挖空心思乱抓的主题。翻过目录,“清晨露尚未晞,露球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静看荷花展瓣,瓣上有细致的纹路,花心露出淡黄的花蕊和秀嫩的莲房,有说不出的一股纯洁之致。”略勾起我一丝兴趣:嗯,文字还是有些美的。再翻一页,我不禁为自己的浅薄汗颜:不动字典我竟不能流畅阅读。幸好现在手机便利检索,于是,取来便签纸,记下所查的读音、词义,三页多的第一篇《雅舍》读完,我不得不生平第一次开始在书上动笔,因为便签纸实在不能承载我的无知。

梁实秋是有才的。他曾任台湾师范大家文学院院长,左手散文、右手评论,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他用40年的时间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用7年时间著作百万言的《英国文学史》《呼啸山庄》《沉思录》……《真名士》中一篇篇信手拈来的小文,平实易懂的叙述中夹杂着他旁征博引的引经据典,比如“焚膏油以继晷”,比如“钟会之与嵇康”,比如“班荆道故”,比如“獭祭”,比如“鬯和”,这些字用在简约随意记录日常人生的小文中毫无违和感,一切都是脱口而出承转自如。

梁实秋是有情的。北平的树,重庆的狗,台湾的群芳,四川的“雅舍”……他说:台北究竟是一个住家的好地方;他说:再回去尝受平山堂的滋味,已不可得;他说:在北平寓中垂花门前种植四棵西府海棠,着意培植,春来枝枝花发,朝夕品赏,成为毕生快事之一。他在诗意栖居中简单生活,故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事都化作了淡淡的文字,晕出了浓浓的乡愁,那是对故朋旧友的回忆追思,是对故乡旧物的怀想牵记。

梁实秋是有趣的。一本16万字的书,六辑75篇随记,洒脱乐观的梁式招牌式语言,庄之谐之。他写早起,这件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做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他写礼貌,小时在北平,常看见街上戴眼镜的人,迎面遇熟人,“老远地就唰地一下把眼镜取下,握在手里,然后向前紧走两步,两人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互相蹲一条腿请安。”他写理发“令人着急的是头皮已然搔得清痛,而东南角上一块最痒的地方始终不会搔到。”“刮脸的危险还在其次,最可恶的是他在刮后用手毫无忌惮地在你脸上摸,摸完之后你还得给他钱!”连教人骂人,他都说“俗话少用,因为俗话一览无遗,不若典雅古文曲折含蓄。”生活俗事,真趣真情,时不时引得我会心一笑。

梁实秋用他一贯的从容自如、幽默宽和,写下了雪月风花雷树山,写下了自然灵性鸟狗猫,写下了自在人生球信钱,写下了闲庭信步戏棋烟,写下了游目骋怀藏筝胆,写下了一脉书香乐书房……

捧一杯香茗在手,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真名士》。

如此,这个男人真的是如花的。于是,叫我如何不想成为一个如花的女子呢?!

猜你喜欢

布施白猫梁实秋
梁实秋谈付出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黑猫白猫
苏轼布施观研究
德善
没留神
顾恺之募捐
黑熊白猫
老挝,钵盂里的尊贵与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