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灌输式德育”的认识与思考

2017-04-22罗钰乔

文教资料 2017年1期
关键词:主体性合理性

罗钰乔

摘 要: 道德灌输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中西方不同语境中的灌输内涵存在价值上的差异。本文试图在弄清“灌输”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反对“灌输式德育”的观点及原因,从发挥主体性是灌输前提、培养“社会人”为灌输目的、灌输遵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三方面阐述“灌输式德育”存在的合理之处。

关键词: 道德灌输 主体性 合理性

“灌输”一词被引用到教育领域中由来已久,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灌输”的过程与教育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灌输”一词直观形象地描述了教育活动的重要特征,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有关德育的研究逐渐深入,“灌输式教育”成为一个颇负争议的话题,其中对道德灌输的讨论尤为直接和激烈。

一、中西道德灌输概念的争议

对道德灌输的争议首先表现在对灌输概念的不同理解上。中西方对灌输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相对来说,中国语境中的灌输含义是中性的,而西方语境中的灌输含义通常带有贬义。这样一来,支持和反对灌输都能从灌输内涵上找到最初根据。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灌输”一词的基本释义为“注、溉、流入、浇(铸)”,“灌”类似“装入”;“灌”有时指“强行使其喝下”;“灌”还有“诚恳相告”之意。《汉语大词典》中对“灌输”的解释为:“输”即“输送、转运”;“交出、献纳”;“灌输、灌注”,又可引申为“报告、告诉”①。由此可见,“灌输”一词并无任何褒贬含义,是中性词,《韦氏词典》中,对“灌输”的解释则有“指导”和“教学”之意,从褒贬色彩来看,也是中性的。

而在现代英汉词典中,“灌输”对应的英文单词包括“instill”,“inculcate”,“indoctrinate”和“indoctrination”,而含有“灌输思想”意思的一词是“inculcate”。“inculcate”,来自拉丁文“inculcatus”,含义是用后脚跟把某物踩进或压进某处,还可引申为“通过强制劝告或不断重复向一个人的头脑中压印(某种东西)”,词典还特别强调,“灌输”一词还可表示强迫某人接受他人的观点②。可以看出西方对“灌输”一词的解释是明显带有贬义的。

西方学者对灌输的理解显然与“灌输”的英文含义相关。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明确指出,“灌输”的本质是强制性和封闭性,是通过某种外部力量强迫人接受某种观点或思想,从而达到排斥其他观点的目的;英国道德哲学家哈尔指出,如果教育者教授的内容会妨碍儿童进行独立的道德思维,便可以定义为灌输;英国哲学家威尔逊认为,教条式教学就是灌输,并且这种灌输式教学传授的内容是没有经过检验的;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灌输是教育者以强迫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育方法根本不会关心学生提出的疑惑,也不在乎学生的意愿和选择。这些西方学者显然认为道德灌输是负面的,他们的理解建立在西方语境中灌输含义的基础上。

二、当前批判道德灌输的主要理由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中还存在大量灌输现象,这种灌输招致了很多批判。教育学界对“道德灌输”的批判主要源于以下理由:

1.灌输过于强调道德知识的传递,而这种知识很难转化为行为。一些学者认为灌输中的“灌”和“输”都是教师的单方面行为,是教师单向传递道德知识的过程。这种把德育过程看成道德知识传授的过程显然是受到主知主义的知性至上、重知轻行倾向的影响。但是,德育过程不只是传授道德知识的过程,还包含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更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训练。那种通过灌输方式把既定的道德规则单方面传授给学生,往往使学生在接受一大堆道德知识时不知道如何践履它,换言之,这种通过灌输接受的道德知识很难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2.灌输容易导致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尊严。鲁洁曾称“灌输式德育”为“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认为这种“灌输式德育”把德育教条式地等同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内容也不是现实生活中和学生息息相关的道德,而是书本上的道德,并且这种德育漠视学生的要求与兴趣,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人在灌输中不见了”③。肖川也强调灌输式德育是禁锢人们思想的存在,是对学生尊严与需要的漠视,这与多元化社会是相悖的,而这种灌输式德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④。

3.灌输容易强化“大”德育的倾向。我国的德育是“大”德育,内容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等,在一段时期“对德育过程中产生的‘热点问题,侧重抓好某一种品德教育,这与坚持德育的全方位是一致的”⑤。但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在某些情境下变相地成为政治教育。

4.灌输遏制了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⑥。谢弗勒曾提出,道德教育需要批评性思维,学校教育需要批评性思维⑦。儿童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独立思考和创造,而不是提供既定答案与一味地赞同,教师的权威主义导致某些教师以“上位者”的姿态向处于“下位”的学生进行“灌输”,向学生兜售固定的答案和内容,严重挫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三、道德灌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笔者认为,目前许多学者一味否定“灌输”,多少存在断章取义和矫枉过正之嫌。道德灌输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的。

1.道德灌输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曾指出,“灌输的本身含义是受工人阶级自身局限性的影响,社会主义思想只有通过‘从外面灌进去的方式,从其本义可以看出,它讲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办的问题,即不是方法问题”⑧。马克思认同的“灌输”并非强制,必须与工人的自觉性相结合。虽然马克思口中的“灌输”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中的“灌输”,但这种观点却为我们重新看待道德灌输提供了新思路。二十世纪初,西方哲学家强烈抨击灌输式德育,并尝试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建立“无灌输道德教育”,這种道德教育主张以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为主要特征。哲学家们提倡的“无灌输道德”旨在彻底摆脱旧德育的束缚,尊重学生的尊严与自由,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为道德的主人……然而,杜威等人对“灌输式德育”的否定,直接导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无道德”危机,不守秩序、噪音扰民只是开端,到了后期,毒品泛滥、人身伤害等令人发指的犯罪在许多西方国家接连上演,本应纯净的学校成了社会的毒瘤。七十年代后,学校逐渐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无灌输”道德教育计划最终难逃破产的命运。间接说明道德灌输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恰恰相反,道德灌输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本前提。在灌输德育过程中传授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知识,学生才能主动地在已有知识结构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习道德伦理规范。即使是反对强制灌输的夸美纽斯也认为“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理之前,及早就去叮咛”⑨。

2.灌输式德育培养的是真正的“社会人”。德育灌输是道德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涂尔干认为,虽然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德育、强迫学生接受某种价值观并按之规范行为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但也是迫不得已的,这一过程是痛苦的,却是必要的⑩。因为我们是要成为未来社会所需求的人,儿童在学习和掌握道德事实时,必然有部分内容需要灌输,只有经过这一“痛苦”的洗礼,儿童才能顺利社会化,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德育为一个群体中的人灌输一套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使群体中的“自然人”逐渐成为一个“社会人”。真正的灌输德育给学生传送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普遍的伦理原则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而不是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教条以培养学生的奴性人格。

3.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了必要的灌输是合理的。许多学者是“道德灌输”的忠实粉丝,有的学者从道德哲学角度和心理角度提出独到见解,认为德育方法与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比較低,决定了德育方法必然是灌输,是由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的{11}。有的学者认为,幼儿的道德水平还处于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对生活经验和社会规范缺乏基本了解,对道德实事更是缺乏判断能力,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他们灌输简单的社会规则,而灌输的内容与意义可在其长大后慢慢理解。笔者是赞同这种说法的,道德教育要注重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联系紧密又彼此区别,但是没有道德认知就谈不上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对此,笔者欲提出几点浅薄的看法:第一,我们不能以年龄判定道德觉悟层次的高低,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但是,根据实际操作结果来看,儿童的年龄并不是他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充要条件。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年幼就断定他的道德觉悟必然很低;第二,孩子年幼,道德觉悟不高,所以这段时期就只能是孩子的“灌输期”吗?恰如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学说,通过灌输方式,把德育内容传授给儿童,形成儿童道德规则的认知图式,并且这一认知图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同化与顺应,形成新的图式,而这种道德认知图式则成为儿童今后生活中的道德向导。但是这种幼时的道德教育是为了以后有了类似体验从而获得道德上的发展,对于这种“滞后”的道德教育,能否在传授简单必要的规则的同时便根据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努力创设具体情境,对孩子进行引导,在对儿童进行道德灌输的同时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第三,从灌输时间跨度来说,笔者认为道德终生可教。德育的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向更高道德水平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究其一生也达不到较高的道德水平,这些人仍然有必要接受道德灌输。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十全十美的灵丹妙药,不管是灌输式德育还是无灌输道德教育,两者既存在合理性,又存在缺陷。灌输式道德和无灌输道德教育是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必然强调道德灌输,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恰恰否定道德灌输。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应通过对教育方法的不断探索,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对道德灌输与反灌输不断加以协调。

注释:

①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九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302.

②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2nd 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9:832.

③王啸,鲁洁.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6(3).

④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特征: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3).

⑤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4:93.

⑥李秀雪.德育灌输的重新审视[D].苏州:苏州大学,2003:17.

⑦戚万学.冲突与整合——世界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94.

⑧刘向.对灌输原理的再考察[J].理论与实践,1992(2).

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78.

⑩戚万学.冲突与整合——世界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0.

{11}张丽论.早期儿童道德灌输的合理性存在[J].南昌高专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主体性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