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不能靠“儿媳”举报“公公”

2017-04-21叶祝颐

金秋 2017年1期
关键词:儿媳贪官公公

文/叶祝颐

反腐不能靠“儿媳”举报“公公”

文/叶祝颐

以夫妻名义生活并育有一个孩子,因矛盾闹起“离婚”,男方父母知晓后,以二人未领结婚证为由,劝女方净身出户。女方向榆林、府谷两级纪委举报“公公”贪污腐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9月27日,记者从府谷县了解到,被举报后的陕西省府谷县国土局副局长张少军目前被双规。(2016年9月28日《华商报》)

人家跟你儿子举行了婚礼,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怀孕生孩子,你儿子不仅不珍惜这份感情,反而出轨他人。这不是欺人太甚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男方父母不仅不调解此事,不制止儿子的荒唐行为,还以二人未领结婚证为由,威逼女方净身出户。你们家房产几十套,生活挥金如土,却铁公鸡一个,不给女方任何补偿和说法,就把人家扫地出门。人家不举报你举报谁?谁让你们把事做绝了?谁让你贪污腐败?但是,在我看来,“儿媳”因家庭恩怨举报“公公”,不是反腐战绩而是对反腐制度的讽刺。试想:如果不是这家人欺人太甚,张少军会东窗事发吗?刚进门的“儿媳”对官员家的数十套房产了如指掌,纪检部门为何不知道?

“公公”因为反目成仇的“儿媳”举报落马,纯属咎由自取。但不断发生的意外反腐事件,给我们更多警示。近年来,意外落马的贪官不在少数,有小偷偷出来的,有情妇团曝光的,有因天价烟露马脚的,还有颇为时髦的“日记门”“性爱门”。反腐成果固然不可轻看,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恰恰暴露出我国当前反腐制度设计存在诸多漏洞。如果不创新反腐制度,前移反腐监管关口,规范权力运作,提高官员腐败成本,曝光、查处因意外曝光的贪官,官场腐败潜规则很难改变。

近年来,一大批官员因为贪腐落马,中央查处大案要案,反腐败的决心无疑是坚定的,但是,不在少数的贪官因意外落马的现实令人纠结。创新反腐制度设计,营造“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法治环境显得迫切而必要。

除了中央出台一系列反腐政策措施以外,从监狱防腐、配偶反腐、廉政屏保、廉政短信到廉政教育进校园,地方也在探索反腐制度设计。但是,反腐制度建设仍不尽完善,腐败案件居高不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安装反腐补丁,对权力运行扫描、杀毒。不能指望有多少贪官因家庭内讧举报落马。

从根本上讲,反腐的关键在于,前移反腐关口,坚持“标本兼治、重在预防”,强化权力监督,推进官员财产报告制度。官员腐败已成事实,不仅大大增加监管成本,也给国家与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有道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进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把官员及家庭成员的财产收入暴露在阳光下,是从源头约束官员贪腐行为的举措。不仅便于有关部门掌握官员廉洁自律情况,也有助于公众参与权力监督。“清廉国家”的反腐经验也证明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必要性。

资料介绍,在清廉指数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公务员只要有超出收入的财产无法说明来源,就要被推定为贪污。据反腐制度研究专家陈新民介绍,新加坡之所以敢对公务员进行有罪推定,是因为新加坡建立了完善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申报中只要有不正当财产被怀疑,公务员就有必须澄清的义务,没有沉默权。美国的政府道德法案要求联邦政府雇员每年必须上交个人财产信息,越资深的官员,汇报的内容就越详细。如果隐瞒或捏造财产信息,可以刑事起诉。联邦雇员就连每笔超过两百美元的收入,也要提供来源。

如果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成为反腐利器,如果官员财产等个人事项由报告走向公示,官员及家庭成员财产裸露在公众视野下,舆论监督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对官员的权力监督逐步从内部监督转向外部监督,这比查处因意外落马的贪官更重要。“隔墙扔砖头”,“砸到谁谁倒霉”显然不是反腐败的初衷。

猜你喜欢

儿媳贪官公公
“前儿媳”也能享有继承权
点赞好儿媳
叫醒太阳公公
冬公公
放手让儿子儿媳当家
雷公公
2016贪官墙
特赦,对贪官说不!
最美贪官
贪官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