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N-1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2017-04-20李程亮蔡天志张科林张安吉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多态性

辛 宏,李程亮,蔡天志,张科林,张安吉

1.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77),2.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肾病科(西安710077)

·临床研究·

PON-1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辛 宏1,李程亮2,蔡天志1,张科林1,张安吉1

1.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77),2.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肾病科(西安710077)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PON-1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362 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CP)检测各组PON1 Q192R基因的多态性,统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PON1基因Q192R多态性与PCI术后MAC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PON1基因Q192R的多态性与MACE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PON1基因Q192R的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无关,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目前是重建冠心病血运的最适方法[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是PCI术后抑制血小板聚集金标准 ,可明显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再发率,但临床中应用氯吡格雷时仍有 4%~30%的患者在常规剂量治疗中达不到预期的抗血小板作用,严重者导致血栓、再次心肌梗死、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PON1酶由人体肝脏合成,被认为是氯吡格雷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在氯吡格雷由中间产物转化为活性终产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PON1的基因多态性能够会影响氯吡格雷药效,改变其抗血小板的实际效果[2-3],尤其是 PON1 Q192R的多态性。据报道,PON1 Q192R易感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突变率为62.7%,但是其单一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运用PCR-RFLP基因分析法检测冠心病患者PON1 基因Q192R多态性,探讨影响 PCI 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并分析PCI 术后患者MACE的发生与PON1 基因Q192R多态性的关联。

对象和方法

1 对 象 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62 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172例 、 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患者190例。UAP 和 NSTEMI受试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UAP 和 NSTEMI 诊断与治疗指南》。所有纳入的受试者均可安全使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4];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62 例患者包括UAP患者172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0例 ; NSTEMI患者190例,男性102例,女性88例。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纳入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2 随 访 所有入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血栓。根据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情况,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

3 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 PON1基因多态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实现, 实验仪器、试剂和步骤如下。

3.1 仪 器:PTC2150 型 PCR 仪(MJRESEARCH INC公司 美国);JM2250 型电泳仪 (捷迈公司 大连) ;9700PCR 仪(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

3.2 试 剂:Taq DNA 聚合酶、10* PCR mix,DNA Mark (北京天恩泽公司) ;全血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天恩泽公司 北京) ;Bam HⅠ、Sma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缓冲液(天恩泽公司 北京);引物由上海捷瑞公司合成。

3.3 基因组DNA提取和扩增:①基因组 DNA 提取:抽取静脉血 2 ml,使用Gentra Puregene Blood Kit(QIA-GEN 上海)根据说明书操作步骤提取基因组DNA,若其 A260 /A280大于 1.8则符合要求。②基因扩增:使用普通 PCR仪分别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引物序列如下:上游:5'-AGTGAG-GAGGACGAAGG-3',下游:5'-TTACAGT- TGGAAGGAGCA-3'。③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纯化PCR产物后去5 μL产物,加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过夜,10%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根据酶切片段大小进行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可以辨明3种基因型:QQ型、QR型和RR型。

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Kolmogorov-Smirnov 方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完成,组内比较为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1 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在住院和随访期内共有34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10例(2.8%)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3例(0.9%)发生支架内血栓,6例(1.6%)需要再次血运重建,15例(4.1%)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见表2。

表2 PC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例(%)]

2 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情况 通过PCR扩增和酶切片段长度分析发现,PON1 Q192R存在三种基因型,分别为QQ、QR和RR,UPA组和STEMI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见表3。统计分析发现,2组间Q192R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Arg192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注:两组间基因型比较,χ2=1.412 ,P=0.55;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0.389,P=0.571

3 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对PCI后MACE发生的影响 共34例PCI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MACE,其中RR组中共14例患者发生MACE(9.4%),QR组15例患者发生MACE(9%),QQ组5位患者发生MACE(10.6%),分析发现,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PCI后MACE发生关联不明显。

讨 论

近年来,我国AC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5],每年大约有110万人死于冠心病。PCI是治疗ACS的最有效的疗法。同时,伴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接受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冠脉病变愈加复杂。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然而,术前规范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PCI术后仍然会出现术后血小板再活化(HPPR)现象,部分患者对氯吡格雷规范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低反应性,如果PCI 治疗后患者出现较严重的HPPR现象,其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将会增加[6-8],这种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现。

个体对氯吡格雷反应性是由患者的遗传特性决定的。氯吡格雷本身是一种无活性的前体药物,需通过代谢后才能为活性形式(即氯吡格雷的硫醇衍生物),发挥抗血小板作用,PON1基因是氯吡格雷生物活化的一种关键酶。人PON1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 7q21-22,基因表达产物含 355 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约 44 000,具有糖基化修饰。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和器官,如肝脏、血液、肾脏、脾脏及脑组织等。PON1 基因第192 位氨基酸残基是影响 PON1 酶活性的重要部位,故PON1Q192R 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的代谢活性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采集病人标本,运用PCR和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分析技术检测了ACS患者中PON1 Q192R的基因型,并分析了其与PCI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我们发现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MACE的发生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本研究仍存在部分局限性,一是纳入的样本量有限;二是随访时间较短,尚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发现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PCI后MACE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二者的相关性。

[1] 鲍东来,黄伟剑,单培仁. 血浆CysC及BN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35(16) : 4516-4518.

[2] 康彦红,劳海燕,陈秀云,等. PON1 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非遗传因素对PCI 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效应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 28 (12) : 1682-1686.

[3] 赵亚子,许杜娟,李 骏. 中国冠心病患者 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影响的 Meta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6, 21(9) : 1018-1023.

[4] 易光兆,罗素新,文俊杰,等. sTWEAK,hsCRP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 39(1): 64-68.

[5] 李翔东,刘晓堃.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 C- 反应蛋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15(75) : 58-60.

[6] 冷文修,范 利. 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研究现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5): 701-706.

[7] 刘 震,李韶南,罗 义. 细胞色素P450 2C19 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 治疗后血小板再活化及预后的关系[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 21(1) : 32-36.

[8] Liu XL, Wang ZJ, Yang QL,etal. Impact of CYPZC19 polymorphism and smoking on response to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Chin Med J, 2010, 123(22) : 3178-3183.

(收稿:2016-11-10)

Correlation between PON1 gene polymorphism and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PCI

Xin Hong,Li Chengliang,Cai Tianzhi,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and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N-1 gene polymorphism and the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PCI. Methods: 362 patients with PCI were selected, PON1 Q192R polymorphism was detected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technology.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6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MACE during the period was monitored and record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N1 gene polymorphism and MACE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MACE after PCI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ON1 gene polymorphism. Conclusion: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MACE and PON1 gene polymorphism, but more high quality investigation is in ne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ON1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12JK077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ON-1 血小板聚集 @主要心血管事件

R541.4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4.003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马铃薯cpDNA/mtDNA多态性的多重PCR检测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