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4-20张文皓刘志琛张宏晨曹宝花

护理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绝经期状况妇女

张文皓,刘志琛,张宏晨,曹宝花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文皓,刘志琛,张宏晨,曹宝花

[目的]调查西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6月—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西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共171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以及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西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得分为(44.85±11.34)分,抑郁得分为(47.79±12.82)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有运动情况、Kupperman评分以及疲劳,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有是否患慢性病和疲劳。[结论]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不容乐观,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区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殖能力逐渐衰退,由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生理时期[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2/3的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严重影响其健康状况[3]。为使围绝经期妇女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本研究调查了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5年6月—8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西安市某社区171名围绝经期妇女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40岁~60岁;②愿意配合本研究且能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理解问卷内容。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者;②不能独立阅读或在调查员帮助下仍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③拒绝参加调查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由4部分组成: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等基本信息。②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共20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相应症状出现的频度。SAS有5题反向计分,SDS有10题反向计分;粗分为各个条目得分相加之和,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根据我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分~62分为轻度抑郁,63分~72分为中度抑郁,大于72分为重度抑郁。③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5],包含13个条目,总分63分,被广泛用于测量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大于6分有临床意义,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④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FI-20),经验证不仅可用于癌症病人的疲劳测评,在国外已经过正常健康人的信效度检验[6]。量表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5分表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疲劳程度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882[7]。

1.2.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征得被调查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并使用相同的指导语进行研究目的、意义及填写要求的说明,问卷在30 min内完成后当场收回并检查填写质量,提高有效问卷回收率。共发放问卷175份,回收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表格双人录入数据并核查,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等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情况 围绝经期妇女SAS得分为(44.85±11.34)分,SDS得分为(47.79±12.82)分。171名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程度见表1。

表1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程度(n=171)例(%)

2.2 不同特征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的单因素分析(n=171)

2.3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焦虑、抑郁标准分为因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Kupperman评分、疲劳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Kupperman评分为(11.52±8.56)分,疲劳评分为(49.90±12.86)分。结果显示运动情况、Kupperman评分及疲劳状况是影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因素,可解释焦虑状况48.8%的变异量;是否患慢性病及疲劳状况是影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的因素,可解释抑郁状况47.9%的变异量,见表3、表4。

表3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71)

表4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71)

3 讨论

3.1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171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中31.0%存在焦虑情绪,43.8%存在抑郁情绪,抑郁发生率高于郝晶等[8]的研究结果(27.3%),低于李彦洁等[9]针对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中的结果(50%)。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样本量的不同以及纳入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导致。此外,护士等工作压力大的个体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导致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3.2 影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的因素 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和Xbal-Ⅰ位点多态性有关[10]。围绝经期妇女易出现心理问题,除生物因素外,还受到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11]。本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情况、Kupperman评分、是否患慢性病及疲劳情况是影响焦虑状况的主要因素。运动频率较高的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发生率较低,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可有效调节身心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越重,不良情绪发生率越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2]。研究显示:慢性病病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更高,这与陈桂芝等[13-14]的研究结果一致。慢性病病人由于疾病本身以及疾病带来的一系列压力等原因,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的出现会进一步影响或加重病情的变化,形成恶性循环[15]。由表3、表4可知,疲劳是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围绝经期妇女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疲劳,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的女性往往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社会角色的多重性使其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重了其焦虑、抑郁的程度。

4 小结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不容乐观,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影响围绝经期女性不良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显示运动情况、Kupperman评分、是否患慢性病及疲劳情况是影响焦虑、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社区医务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关注女性生理健康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方法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4-367.

[2] 罗雪梅,杜建林,罗家顺,等.民族传统体育对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45-3046.

[3] 高静,柏丁兮,吴晨曦,等.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53-57.

[4]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5] 钟凯,曾祥华,洪爱军,等.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15,29(3C):1089-1092.

[6] Fillion L,Gelinas C,Simard S,etal.Validation evidence for the French-Canadian adaptation of the Mu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as a measure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J].Cancer Nurs,2003,26(2):43-54.

[7] 苗丽.多维疲劳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在军队基层医护人员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8:1.

[8] 郝晶,马素慧,陈长香,等.城乡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230-4231.

[9] 李彦洁,雷鹏琼,陈长春.护士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6B):1687-1689.

[10] 张家秀,韩丽,瞿娜,等.雌激素受体α在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5):2327-2328.

[11] 杨芸.围绝经期失眠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8):804-806.

[12] Timur S,Sahin NH.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J].Menopause,2010,17(3):545-551.

[13] 陈桂芝,陈长香,赵雅宁,等.患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68-1470.

[14] 马素慧,李丹,邱忠君,等.患慢性疾病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23-1125.

[15] 俞冬梅.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与躯体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5):334-335.

(本文编辑张建华)

Analysi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mmunity perimenopausal woma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Zhang Wenhao,Liu Zhichen,Zhang Hongchen,etal
(Nursing College of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anxi 710032 China)

张文皓,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710032,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刘志琛、张宏晨、曹宝花(通讯作者)单位:710032,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R47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2.026

1009-6493(2017)12-1492-03

2016-08-30;

2017-01-15)

引用信息 张文皓,刘志琛,张宏晨,等.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12):1492-1494.

猜你喜欢

绝经期状况妇女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