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况与期望需求比较研究

2017-04-20徐莎莎曹宝花尼春萍苏向妮

护理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师资

葛 伟,徐莎莎,曹宝花,尼春萍,苏向妮,肖 婷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况与期望需求比较研究

葛 伟,徐莎莎,曹宝花,尼春萍,苏向妮,肖 婷

[目的]比较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况与期望需求间的差异,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2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教育培养现况及对教育期望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考模式与学生期望需求(除小组讨论、提交论文或报告、开卷考试外)存在差异(P<0.0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与学生期望需求(除护士长外)存在差异(P<0.01);学生希望临床带教老师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75.2%)和教育能力(63.3%);54.0%学生认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指导及相关能力素质的期望是课题及经费问题;35.8%学生选择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穿插于持续3年临床能力训练中进行,各环节之间不需要明确的时间。[结论]在教考模式、师资队伍方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况与期望需求存在差异,不能满足其期望的教育需求。应充分考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期望与需求,积极探索符合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模式。

护理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培养现况;期望需求;比较研究

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 2010年1月国务院第27次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1]。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一种高层次应用型职业人才,应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学生、学科和职业发展多维度需求因素[2-4]。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与根本载体,作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体,其期望需求应受到高度关注。然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护理研究生自身视角期望需求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况与期望需求差异,旨在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5月—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全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26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年龄21岁~43岁(26.7岁±3.0岁);男生25人,女生201人;一年级31人,二年级91人,三年级64人,已毕业40人。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100.0%。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在参考文献[5]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针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设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况及期望需求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的现况、学生期望需求3部分12个条目,除对教学组织形式期望与需求为单项选择,其余均为多项选择题。

1.2.2 调查方法 借助网络软件平台,以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100.0%。

1.2.3 统计学方法 收回的资料双人独立核对,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教考模式的期望需求与实施现况(见表1)

表1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教考模式期望需求与现况比较(n=226)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师资的需求

2.2.1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师资期望需求与临床师资现况比较(见表2)

表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师资期望需求与临床师资现况比较(n=226)

2.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带教师资能力素质的期望需求(见表3)

表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相关能力素质的期望(n=226)

2.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指导及相关能力素质的期望与需求(见表4)

表4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指导及相关能力素质的期望(n=226)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培养整体安排的期望(见表5)

表5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培养整体安排期望(n=226)

3 讨论

3.1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考模式与期待需求比较 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主要方式为大课讲授和小组讨论,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期望的教学方式为PBL教学,表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期待需求存在差异。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以提交论文或报告和闭卷考试为主,而学生比较期望的考核方式为提交论文或报告、成果或学习展示两种,表明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的期待与需求。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自身完整的培养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填鸭式大课教授为主要方式,沿袭着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以培养具有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符。而研究生期望的PBL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与教育策略,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6]。多项研究证实:PBL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8]。此外,美国高级实践护士与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有着类似的定位,都以培养高层次临床专业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其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充分利用网络与模拟教学手段,考评方式多样化,包括论文、汇报及将课堂讨论表现纳入最终结果等[9-10],可以为我国教考模式提供借鉴。

3.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师资的期待需求

3.2.1 临床师资现状与期待需求比较

3.2.1.1 临床师资与需求存在差异 本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带教的主要师资力量为高年资的护士及护士长,而学生最期望的是具有认证资质的专科护士。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应用型专科人才,同时应积极推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与专业护士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由此可见,学生对临床带教师资的期望需求是合理的。目前,国内对专科护士概念仍处于探讨阶段,存在与临床护理专家概念混淆不清的情况,同时缺少有关资格认证的制度及权威规定[11]。国外专科及高级实践护士培养及认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培养模式与认证体系。建议借鉴国外的培养经验,根据学生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带教,为临床输注高质量专科护理人才。

3.2.1.2 临床带教师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临床带教师资作为临床实践环节的关键要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带教师资亟须提高的方面包括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及方法,与学者赵小磊等[12]的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原因: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仅占13.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更少,学历难以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由于临床型研究生培养刚刚起步,数量又相对很少,临床指导老师普遍缺乏研究生指导经验,对研究生培养认识不够深入。临床师资的能力素质成为制约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发展的瓶颈,加强护理临床带教师资建设将成为未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另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建议通过建立科学的师资准入标准、筛选能力素质较强的师资、规范临床带教师资培训与管理等措施来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13-15]。

3.2.2 研究生对导师的相关需求 本研究显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导师相关矛盾最突出的方面为课题及经费问题。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2003年的问卷调查显示,16.4%的研究生院负责人认为学校的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制约了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王艳霞等[16]通过对国外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是促进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重要手段,导师与研究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议学校管理部门及上层科研部门加大对于护理学科科研经费投入[17],同时护理学科自身应增强与其他学科间合作与交流,借助优势学科发展,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促进作用。

3.3 学生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整体安排的期望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所提供的3种教学组织安排选择的比例差异不大,表明学生对于培养整体安排并没有很强的倾向性。护理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临床实践能力是其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已经在学界达成共识[18]。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组织安排主要为先集中进行课程学习,再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相关研究与课程学习、临床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交叉进行两种模式[5]。至于何种教学组织模式安排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4 小结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我国临床护理发展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教考模式、师资队伍方面培养现况与学生期望需求存在差异。为保证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应充分考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主体的期望需求,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模式。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EB/OL].[2010-03-18].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0.shtml.

[2] Helena B,Peter K,Janez V.Survey on specific nursing competences:students’ perception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5,15(5):359-365.

[3] 李小芒,张平,赵红.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0,7(9):423-425.

[4] 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1.

[5] 尼春萍,徐莎莎,画妍,等.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期望与需求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9C):3394-3396.

[6] Rogal SMM,Snider PD.Rethinking the lecture: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methods to atypical contexts[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08,8(3):213-219.

[7] Kong Lingna,Qin Bo,Zhou Yingqing,etal.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develop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4,51(3):458-469.

[8] Choi E,Lindquist R,Song Y.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vs.traditional lecture on Korean nurs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problem-solving,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4,34(1):52-56.

[9] 曹宝花,徐莎莎,王晶,等.美国家庭实践护士的培养及对我国护理教育专业化的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6):958-960.

[10] Graduate simulation curriculum[EB/OL].[2016-06-18].http://www.nursing.upenn.edu/innovation/fuld-pavilion/Pages/Graduate.aspx.

[11] 汤爱玲,翁素贞,叶文琴.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5,15(6):67-70.

[12] 赵小磊,牟绍玉,陈攻晗,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教学认知及能力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6-18.

[13] 曾兢,谭静,朱京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形式及成员要求的质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114-115.

[14] 李继平,张宇斐,李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0):730-734.

[15] 韩凤萍,孙宏玉,朱丽娜.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57-359.

[16] 王艳霞,李波.国外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161-162;165.

[17] 范宏伟,黄卫东.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2):80-82.

[18] 李沐,金莉,谢晖.基于能力本位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1,18(10):8-10.

(本文编辑张建华)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ducation status quo and expectation of nursing postgraduates

Ge Wei,Xu Shasha,Cao Baohua,etal
(Nursing College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anxi 710032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tus quo and expectation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Methods:The status quo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226 master degree nursing postgraduates and the expectation of educ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Results: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aching model and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P<0.01).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inic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ectations in the nursing master’s degree(P<0.01).63.3%~75.2% Students hoped that clinical teacher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75.2%)and teaching ability(63.3).54.0%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s of the current nursing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and mentors related issues and funding issues.35.8% the students choosed the course study, the dissertation was inserted into the clinical ability training for 3 years.Conclusions: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expectation of the master degree in nursing education,which could not meet the demand of education.We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ir own expectations and needs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mo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ster degree in nursing.

nursing graduate education;professional degree;current situation;expectation;comparative study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BY124。

葛伟,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71003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徐莎莎(通讯作者)、曹宝花、尼春萍、苏向妮、肖婷单位:71003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G64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2.013

1009-6493(2017)12-1450-04

2016-09-29;

2017-03-15)

引用信息 葛伟,徐莎莎,曹宝花,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况与期望需求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2):1450-1453.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师资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