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提问”有效,保“目标”落地

2017-04-18袁雪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动势飞天提问

袁雪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49-01

在2016远程研修“观课评课”的教研活动中,宋老师执教的《飞天》一课令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原来,有效提问,可以如此精彩、高效、有张力。

《飞天》一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难点是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飞天飘逸、轻盈的动势。本次观课,我的观察点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整节课的观察,我发现宋老师在有效提问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撷取片段,与大家共享。

一、简单“提问”,删繁就简奔主题。

宋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深层的思想内容,找到那些牵扯到教材重要观点和主题阐释的问题,为切入点,直奔教材重点内容,为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感悟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

(导入)师: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我国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而创造了自己的飞天,现在已经成为敦煌的标志。先来看一段视频,请仔细观察,在片中你看到了什么造型、动态的飞天?(播放视频——《飞天》)

生:捧着花的飞天。

生:拿着乐器的飞天。

生:头上戴着花的飞天。

……

师:飞天造型、动态优美,吸引着中外来宾,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 艺术文化,这节课我们就去欣赏飞天、表现飞天。

“你看到了什么造型、动态的飞天?”在这句简简单单的问题引导下,在短短的1分钟时间内,本节课的主题清晰呈现,孩子们的学习思路有效集中在这个主题上,学生兴致盎然,课堂学习活动水到渠成。

二、有序“提问”,举重若轻指迷津。

宋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追(引)问,这样化难为易,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人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思维品质。如在欣赏、感受、运用飞天的动态环节:

师:在壁画上的飞天是静止的,为什么我们却感觉他们在空中飞舞呢?

生1:因为衣裙给人以飘动感。

生2:飞天飘舞的衣裙和彩带让我感觉他在空中飞舞。

师:是啊,中国的飞天凭借人物的动态,飘动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现出飞天轻盈、飘逸、动态的美,表达了咱们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师:那什么样的线条适合表现飞天的裙带呢?

生:曲线。

师:(课件展示)大家注意到了吗,当飞天往上飞,飘带往哪里飞?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飞天的飘带与人物动态方向相反的关系。

师:老师也准备一条飘带,谁愿意到台前舞一舞。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舞动飘带,其他学生观察。

生1:飘带飘了起来。

生2:有的还卷曲起来。

师:飘带随着人物的动态变化出现了卷曲、翻转。你能用线条给桌上的飞天图添加飘带吗?

“在壁画上的飞天是静止的,为什么我们却感觉他们在空中飞舞呢?” “那什么样的线条适合表现飞天的裙带呢?”“当飞天往上飞,飄带往哪里飞? (飘带与动态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指向明确,体现了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从思考到实践的深层次课堂学习活动,容量大,用意深。

虽然分了三个问题,但这三个问题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框架,避免了碎问碎答,学生对重点的理解水到渠成。与此同时,教师还通过观察图片、学生上台表演动势、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动势”与“飘带”的关系,在这些有效的提问与探究中,“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的重点就悄然掌握了。

三、寻机“提问”,化难为易巧点拨。

宋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寻找有效提问的时机,追根问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给学生如何用线表现飞天时:

师:用线条画时可以运用不同形态的曲线,流畅的表现飞天,表现出飞天的飘逸感。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师的作品(课件展示作品)

师:大师作品中,抓住了什么表现的飞天?

生1:抓住了飞天的动态。

生2:人物动态与飘带之间的关系。

生3:运用了不同的曲线。

师针对生1的回答提问:那你最喜欢这里面哪个飞天的动态?能不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的具体动态特点?

师针对生3的回答进行提问:这些曲线确实有些不同,谁找到了这些曲线之间的区别?

学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边在刮画纸上用线描画飞天的动态与飘带,学生的思考与教师的示范巧妙的结合,印象深刻。教师的这两个二次提问,就是把握住了学生回答的契机引领学生在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更深入地去探究难点、感悟难点,由此,难点不难了。

对这节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观察,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思维的灵动,“问”出课堂的精彩,他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的深度,能确保学习目标实实在在地落地。

猜你喜欢

动势飞天提问
新媒体文艺产业化的动势及其意义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浅谈书法中的“势”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