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2017-04-18刘辉刘兰兰黄颖王丽敏张海霞

医学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

刘辉+刘兰兰+黄颖+王丽敏+张海霞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疏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213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109)与对照组(104)进行对照研究,干预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疏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研究患者术前焦虑值、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术后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值、术后VAS评分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术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术后适应能力,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干预;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擇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我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择期手术患者共213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9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64.3±3.5)岁,随机分为干预组(109例)和对照组(104例),术前进行精神状态评估。

1.2方法

1.2.1评定工具

1.2.1.1干预前后分别应用Zunp[1]设计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 SAS)共20题,每题4个选项,分别以1~4分计算,包括5个反向选择题,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为实际得分。对中国正常人1158例常模研究结果,20项总分值(29.78±0.46)分可作为常模总分,得分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SAS是一种分析患者主观症状的简便临床工具,效度相当高。

1.2.1.2术后疼痛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疼痛不适现象进行评估,评估标准为:0分为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2.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术前心理疏导,具体方法如下:

1.2.2.1支持性心理治疗 首先与患者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焦虑,恐惧,紧张心理让患者宣泄压抑在心底的郁结,聆听患者诉说漫长的求医过程,对病状的感受,对手术的心理感受,然后进行疏导,安慰,举例,建议,指导等积极地语言疏导、同理心及心理暗示等。术前48 h开始,1次/d,20 min/次。进入手术室前30 min,继续跟踪,巩固沟通效果5 min,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1.2.2.2认知疗法 即了解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识,找出存在的错误观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告知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安全性,手术和麻醉的步骤,术后的功能体位,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等。要求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引起的不适感,并能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内容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术前48 h开始进行教育,时间为单次30 min。

1.2.2.3应用行为控制技术放松心情 常用的方法有深呼吸,咳嗽练习,轻松交谈,看电视,阅读报纸,听收音机等,加强医患双方的交流,转移及分散其注意力,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鼓励患者倾诉,让其适时发泄自己压抑的情感。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让患者倾诉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2,3]。

1.2.2.4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必要时让家属陪伴,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为患者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修养环境,以保持情绪稳定。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组间进行t检验和?字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家庭背景,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心理干预前SAS评分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在入院初承受的心理压力是相同的,而心理干预后测量结果显示,干预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理干预的有效性。组内比较干预组术前焦虑值低于入院焦虑值,差别有显著意义,对照组术前焦虑值高于术前焦虑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术前术后VAS评分 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时VAS评分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术前VAS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VA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术前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1)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择期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很好,而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其应激反应水平,提高疼痛阈值,提升患者对手术的应对能力,见表2。

3讨论

3.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是经过与疾病长期作斗争的体会才决定住院手术,对手术的期望值比较高,他们对手术既盼又怕,一个人遇到紧张事件时的情绪痛苦是由当时的经历同此前的预期之间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认识上形成准确的期待可有效的降低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减轻焦虑。由于实验组均较熟练的掌握了心理干预内容中的松弛训练法,因而可以主动参与心理应激的调节,而对照组接受的一般心理护理在缓解焦虑方面显然也有一定作用,但其内容距患者的心理需求有差距,因而无法使患者对不可知的手术形成完整的,准确的,适度的认识,加之缺乏主动参与调节焦虑的方法,所以作用有限。

3.2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应激反应的一个主要表现,疼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反应,从表2可以看出,疼痛的反应中情绪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焦虑,紧张,可以使痛阈降低而增加疼痛,因此通过心理干预,缓解术前焦虑,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术前术后的疼痛和不适,加速躯体的恢复。

3.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规范的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克镇,杨虎权,黄祖芳,等.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及其治疗[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5):395-398.

[2]吴媛媛,方剑乔,陈利芳,等.慢性疼痛患者疼痛因素与伴发情绪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1):873-875.

[3]李昭扬,吴新文,刘崇丽,等.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3,02:281.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