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17-04-18周琴杨华丽金爱莲

医学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周琴+杨华丽+金爱莲

摘要:目的 总结48例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8例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体位护理、疼痛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出院指导,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8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均好转出院。结论 做好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

关键词: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约占40%~50%,其中以腰椎结核最常见,其次为胸椎、颈椎[1]。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病程长,常伴有死骨、脓肿、瘘管形成,愈后差、宜复发,康复训练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2]。我科通过对2014年1 月~2016年3月48例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椎体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科室48例胸及腰椎椎体结核手术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5~75岁,平均(39.3±5.4)岁;疾病类型:胸椎结核15例,胸腰椎结核8例,腰椎结核25例;入院时已有2例截瘫,伴寒性脓肿6例;手术方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13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5例,经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0例。植骨块均取自髂骨,术后继续卧床休息6个月,经X片证实椎间植骨融合,遵医嘱方可下床活动。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胸腰椎结核患者一般身体虚弱,病程长,出现截瘫症状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经济负担重,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及治疗缺乏信心等因素,都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消极情绪。护士要根据患者心理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疏导,如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安排同类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逐渐树立占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2.1.2饮食护理 脊柱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发寒性脓肿后更使机体消耗增大,护士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加强营养的重要性,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的饮食调整,每日早晚一杯鲜奶、2个鸡蛋和适量肉类、豆制品及新鲜蔬菜,少食多餐[3]。

2.1.3用药护理 患者术前进行3~4 w规范抗痨治疗,用药前耐心解释抗痨药物是为了局限病灶、控制病情发展,为手术做准备。用药物后,要认真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询问用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用药期间,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2.1.4术前准备 按医嘱完善心电图、血常规、血型、凝血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生化检查、胸片等术前常规检查;劝解吸烟患者戒烟,训练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训练患者病床上排二便,可防止因体位的改变而导致的排便困难。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护理 术后置于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偏,避免误吸。麻醉苏醒后头部可自行更换位置,平卧8 h后头部可置软枕,术后24 h在护士的协助下行轴线翻身,保持肩、腰、臀在同一水平。用矫正鞋或方枕维持踝关节成90°,防止足下垂。

2.2.2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返回病房时与手术室护士进行详细对接,予以心电监护仪和氧气吸入,测量T、P、R、BP、SPO2并记录,遵医嘱定时进行监测,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2.2.3疼痛护理 术后常规给予患者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止痛,达到一种持续自控的镇痛效果。麻醉清醒后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根据患者对疼痛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可遵医嘱给予双氯芬酸钠纳肛,进行联合止痛。护士可以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听音乐、与家属聊有趣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增加舒适感。

2.2.4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常规留置伤口引流管,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避免扭曲、打折和滑脱,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手术当日置一次性引流袋,术后第1 d置负压引流袋,术后48~72 h,引流物为暗红色血性液体,引流量<10 ml,可以拔除伤口引流管。如引流物为鲜红色血性液体,24 h内引流量超过200 ml,考虑伤口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如引流物为清亮的液体,考虑可能发生脑脊液漏,应及时通医生予以处理,防止感染。

2.2.5饮食护理 饮食是摄取营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既经济方便,又符合生理需求[4]。术后8 h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鱼汤等。术后第2 d普通饮食,如鱼、肉、蛋类、乳类、豆类、水果、蔬菜等,忌生冷油腻食物。适当食用大蒜即可增加食欲,又可杀灭结核杆菌[3-4]。

2.2.5预防并发症 ①预防压疮发生:预防压疮要做到“七勤”,即勤觀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交班;生命体征稳定后每2 h轴线翻身一次,注意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及双下肢活动情况,背部置翻身枕,双膝间夹一软枕,肢体处于功能位,建立翻身卡,及时记录翻身的时间、卧位、皮肤受压情况。②预防泌尿系感染: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8 h后夹管,24 h后拔除导尿管,2名截瘫患者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管,指导患者及家属导尿管定时开放,每3~4 h 1次,目的是为了训练膀胱自主挛缩,保进自主排尿恢复;每日饮水2500 ml,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低于耻骨联合处,避免逆行感染;保持尿导口清洁,擦洗2 次/d。③预防便秘:长期卧床患者胃肠蠕动减弱,部分患者出现了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鼓励患者饭后半小时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可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以增加肠蠕动。便秘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缓解症状。④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多饮水,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每班翻身叩背一次,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后再按需叩背排痰。

2.2.6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可行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1 d开始,3~5 次/d,10~20 min/次,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原则;1w后即可指导其在床上进行抬臀运动以锻炼腰背肌,防止神经根粘连。合并截瘫患者每日做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被动运动,3~5 次/d,10~20 min/次;同时,可对四肢肌肉进行向心性按摩,按摩20 min/次,防止肌肉萎缩。

2.2.7出院指导 出院后在家仍要卧木板床6个月,可平卧或侧卧,最大程度减轻或解除背部肌肉的收缩、紧张和痉挛,经X片证实植骨融合时,即可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胸腰带,保持脊柱的稳定。避免坐软椅及久坐,每坐30 min应站立休息3 min;避免弯腰等负重活动,防止胸、腰部极度扭曲或屈曲。继续坚持用抗痨药物6个月以上,每月复查肝功能一次,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不适随诊。

参考文献:

[1]娄湘红,杨晓霞.实用骨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15.

[2]赵定麟.脊柱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691.

[3]李尔琴,欧艳,伍艳靖.4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病人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1):3213.

编辑/安桦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8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干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锥切术的影响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