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上的成像特征分析

2017-04-18张宝川

中外医疗 2017年5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分析

张宝川

[摘要] 目的 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上的成像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方便收集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资料,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获取患者的SE序列、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图像,然后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该次研究发现,患者的子宫发生形变28例,未发生形变7例,多发子宫肌瘤29例,单发子宫肌瘤6例。患者子宫肌瘤呈圆形的为18例,呈类圆形的为9例,呈椭圆形的为5例;浆膜下肌瘤14例,肌壁间肌瘤19例,黏膜下肌瘤2例;病灶位于子宫体部的为25例,病灶位于子宫颈部的为7例,病灶位于子宫轮廓以外的为9例。9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呈现出低信号改变,6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呈现出偏高信号改变;28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呈现出低信号改变,7例患者的的冠状面T2W1呈现出偏高信号改变。另外,23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边界不清晰,12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边界清晰;25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边界不清晰,10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边界清晰。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帮助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的具体形态、实际大小和真实的位置进行掌握,同时还可以对子宫肌瘤进行定性,利于进一步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子宫肌瘤;成像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b)-018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 in diagnosis of fibroid. Methods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ibroi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then were reexamined by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the imaging of SE sequence, transverse section coronal section and vertical plane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8 cases with uterine deformation, 7 cases without deformation, 29 cases with multiple fibroids and 6 cases with solitary fibroids, and the fibroid of 18 cases of patients was circular, and 9 cases was quasi-circular object, and 5 cases was oval, and there were 14 cases with subserous myoma, 19 cases with intramural myoma and 2 cases with submucosal myoma, and the lesion in the corpora uteri was in 25 cases, lesion in the uterine cervix was in 7 cases and lesion outside the uterine contour was 9 cases, and the transverse section T1W1 of 9 cases of patiens showed a low signal change, and of 6 cases showed a high signal change, and the transverse section T2W1 of 28 cases of patients showed a low signal change, and of 7 cases of patients showed a high signal change, besides, the transverse section T1W1 boundary of 23 cases of patients were unclear, and the transverse section T1W1 boundary of 12 cases of patients was clear, and the transverse section T2W1 boundary of 25 cases of patients was unclear, and of 10 cases of patients was clear. Conclusion The 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 in diagnosis of fibroi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which can help us to master the specific shape, actual size and true site of fibroids of patients, and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fibroids, and it help us further diagnose the fibroids, therefore, it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 Fibroid; Imaging feature; Analysis

子宫肌瘤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类型,这种肿瘤一般情况下都是良性的,而且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随着子宫肌瘤的不断发展,会导致患者的腹部产生异常的压迫感觉,从而使患者产生不适。近年来我国的子宫肌瘤的发病趋势程序出明显的年轻化,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临床医学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手段有超声检查、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该文为了进一步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上的成像特征,收集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资料,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获取患者的SE序列、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图像,然后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该院收治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资料,这些患者全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血、不孕、月经不调、腹部不适、腰膝酸软等症状,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以及手术病理方式,全部确诊为子宫肌瘤,并且排除了患者心功能严重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情况。这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在32~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2±1.91)岁。

1.2 研究方法

该次研究使用1.5T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首先,让患者保持仰卧的体位,确认患者的膀胱是否充盈,宫腔内是否放置节育器。其次,使用体部位线圈,按照自旋回波的相关序列,对患者的横断面T1W1和横断面T2W2进行扫描,然后再使用反转恢复法进行定位,对患者的矢状面T2W1进行扫描,然后对患者的冠状面T2W1进行扫描。要科学确定扫描时候的层厚和层距间隔,该次扫描的时候选择的层厚是6 mm,层距间隔是2 mm,矩阵是234×350和247×248。另外该次的采集的平均的次数是3次,该研究对这些患者采用了多序列平扫的方式进行扫描。

1.3 评价标准

通常情况下来说,如果患者是普通的子宫肌瘤,那么患者的核磁共振扫描的横断面T1W1会呈现出均匀的状态,而且是低信号;如果患者是囊变性的子宫肌瘤,那么患者的核磁共振扫描成像的边界会很清楚,而且能够看见局灶性;如果患者是红色变子宫肌瘤,那么患者的横断面T1W1会呈现出高信号,而且在脂肪抑制序列,其高信号没有降低;如果患者是恶性的子宫肌瘤,那么患者的肿瘤内部会出现大片的坏死和出血的现象,另外,患者的核磁共振扫描成像的边界会很不清楚,子宫肌瘤的形态也非常不规则。

2 结果

2.1 子宫肌瘤的数量和形态等

该次研究发现,患者的子宫发生形变28例,未发生形变7例,多发子宫肌瘤29例,单发子宫肌瘤6例,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患者子宫肌瘤呈圆形的为18例,呈类圆形的为9例,呈椭圆形的为5例;浆膜下肌瘤14例,肌壁间肌瘤19例,黏膜下肌瘤2例;病灶位于子宫体部的为25例,病灶位于子宫颈部的为7例,病灶位于子宫轮廓以外的为9例,见表2。

2.2 子宫肌瘤的核磁共振成像特征

该次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核磁共振成像的特征是横断面T1W1和冠状面T2W1呈现出低信号改变,有一部分患者的冠状面T2W1有偏高的信號。具体来看,29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呈现出低信号改变,6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呈现出偏高信号改变;28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呈现出低信号改变,7例患者的的冠状面T2W1呈现出偏高信号改变。另外,23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边界不清晰,12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边界清晰;25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边界不清晰,10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边界清晰。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来说,子宫肌瘤的发病人群以育龄期的妇女为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女性尤其是怀孕期间的女性,其中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而相关的医学研究指出激素水平和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近年来我国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2]。子宫肌瘤这种疾病有的是良性的,有的是恶性的,恶性的子宫肌瘤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的严重威胁,因此必须要加强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子宫肌瘤在结构上是一种平滑肌细胞,这种平滑肌细胞是束状梭形的,它自身本来没有薄膜,但是能够和子宫的肌肉层形成一种相互的压力,从而逐渐生产了包膜。在这种包膜的影响之下,导致子宫肌瘤难以被检查出来[3-4]。因此子宫肌瘤的早期不易被发现,这也使得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变得十分重要。核磁共振、B超和CT等都是检查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式,其中核磁共振在子宫肌瘤检查诊断中的作用比较突出,它能够对子宫肌瘤的具体位置、实际大小和具体的形态等进行很好的显示,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子宫肌瘤和其他的子宫疾病进行区分,因此核磁共振在子宫肌瘤的检查和诊断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必须要深入掌握核磁共振诊断子宫肌瘤的图像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核磁共振的诊断质量[5]。

综上所述,该文对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上的成像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收集该院的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资料,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获取患者的SE序列、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的图像,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子宫发生形变28例,未发生形变7例,多发子宫肌瘤29例,单发子宫肌瘤6例。患者子宫肌瘤呈圆形的为18例,呈类圆形的为9例,呈椭圆形的为5例;浆膜下肌瘤14例,肌壁间肌瘤19例,黏膜下肌瘤2例;病灶位于子宫体部的为25例,病灶位于子宫颈部的为7例,病灶位于子宫轮廓以外的为9例。9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呈现出低信号改变,6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呈现出偏高信号改变;28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呈现出低信号改变,7例患者的的冠状面T2W1呈现出偏高信号改变。另外,23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边界不清晰,12例患者的横断面T1W1边界清晰;25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边界不清晰,10例患者的冠状面T2W1边界清晰。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诊断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帮助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的具体形态、实际大小和真实的位置进行掌握,同时还可以对子宫肌瘤进行定性,利于进一步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邢庆娜,张小安,赵鑫.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比较[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13-116.

[2] 周学梅.子宫腺肌症超声影像检查特征分析与超声诊断价值评价[J].中外医疗,2015(29):193-194.

[3] 张蔚,白文坤,申锷,等. 磁共振成像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概述[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6):444-446.

[4] 薛凯军,何敏丽.核磁共振扫描和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价值评价[J].中外医疗,2015,34(17):169-170.

[5] 康永翠. 子宫、卵巢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14(5):321-322.

[6] 商增全. 1.5T MR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J]. 中国医学装备,2013(8):107-109.

[7] 商增全. LAVA序列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 中国医疗设备,2013(9):24-26.

[8] 孟璐,赵一婷,牛旺,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6):919-922.

[9] 仲从兵,李岚,张亦哲,等.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5):888-890.

[10] 陈蔚琳. 子宫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中国社区医师,2011(41):6.

(收稿日期:2016-11-15)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