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管理现状与预测的统计分析

2017-04-18史珂欣王斌

医学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统计预测

史珂欣+王斌

摘要: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健康管理这一新的概念引入中国。健康管理简单的来说就是针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制订健康促进计划、进行健康维护等。本文以某地级市三甲医院为对象,收集该医院近几年的体检数据,通过分类,汇总等统计方法分析健康管理的现状,并提出健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健康管理领域的趋势预测。

关键词:健康管理;统计;预测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ealth management,a new concept in China.Health management is simple,for individual or group health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analysis,evaluation,provide health advice and guidance,develop plans for health promotion,health maintenance,and so on.In this paper,a prefecture-level city hospital as object,collection of medical data of the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by category,summary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analysis of situ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rediction of future trends in health management.

Key words:Health management;Statistics;Prediction

1 緒论

1.1问题背景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健康并不是指简单的由医生所诊断的疾病,而是我们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都处于完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身体无病,没有已经发现和尚未发现(潜隐性)疾病;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良好。所以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健康管理的现状作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对我国未来的健康管理领域的发展进行预测。

1.2健康管理的含义 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检测、评价和干预的全过程,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数字化管理基础上的、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对个人和群体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1-2]。健康管理这个概念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保险公司对其客户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减少和控制他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公司的出险率和有关疾病的治疗费用支出,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损失。而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进步和该领域业务的不断发展,健康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业务,并出现了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司和企业。

同时健康管理也分为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其区别主要是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的不同[3]。狭义的健康管理所针对的服务对象是个人、企业,而广义的健康管理所服务的对象是整个国家。而对于服务方式的区别主要是狭义的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评价和干预[4]。广义的健康管理则是通过资源汇总,构建一个系统,科学,全面,现代化的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卫生领域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我国全民健康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我国的健康公平性[5]。

2 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选取背景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地级市三甲医院,该医院占地12.7万m2,开放床位1800余张,在院职工2000余人。该医院在2014年体检科的体检总量为39874人,2015年体检科的体检总量为48110人。本文主要通过对体检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现阶段我国居民的健康管理意识和我国的健康管理现状,提出现阶段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未来我国的健康管理行业进行预测和展望[6]。

2.2近2年的体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收集2014年到2015年该医院体检人数的相关数据,将总人数分为团检和个检两个部分,通过计算对比两年内每月的增长率,见表1。

2104年该院的体检量为39874人,2015年该院的体检量为48110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0.7%。其中2014年的个检为8397人,2015年的个检人数为9475人,比上年增长12.8%;2014年的团检人数为31477人,2015年的团检人数为38635人,比上一年增长22.7%。纵观表1,除了2月、4月中个检、团检及总体检的增长率为负数,以及11月的个检增长率为负数之外其余个月的体检人数都有所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人们是选择个检还是团检,人们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是有所提高的。但是我们再通过对个检及团检的数据比较发现个检的人数远远低于团检的人数,这说明居民主动建立自我健康档案和自身的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及意识虽有提高但还远远不够。

3 健康管理的现状

3.1不同年龄体检人群的阳性指数 下面是根据2014~2015年的体检数据,将其按照年龄划分,并统计该年龄的阳性指数,见图1。

根据图1的信息显示,2014~2015年的体检人群中40~50岁的参检人数最高,50~60岁和30~40岁的参检人群位居第二和第三位,所以可以看出近两年的体检人群中30~60岁的人占主要部分。分析不同年龄在体检中的阳性指数,(显示为阳性是指该对象患有一定疾病,非阳性即体检对象非常健康。)在各年龄的总体检对象中阳性数占的比例非常高。在<18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77.0%,19~30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84.7%,30~40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90.1%,40~50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94.1%,50~60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95.9%,60~70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96.7%,70~80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96.7%,>80岁的体检者中阳性率为96.4%。除8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阳性率略低于70~80岁的人群,非常明显的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者的阳性率不断增长。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疾病的概率越大,体检比例中30~60岁的人群所占的比例最大说明该年龄段的人群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最强。

图2为全世界健康状况比例表,将人群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健康、亚健康和疾病,见图2[7]。我国的亚健康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75%,而健康人数仅仅占总数的5%。“健康”也不再是我们之前所理解的外在身体良好或暂时还未显示出症状的身体状态。我们现在只有通过“8%医疗+17%社会环境因素+15%遗传因素+60%生活方式”才能达到100%。

3.2按工种分组的数据统计及分析,见图3。

虽然2014~2015年参加体检的人数有显著提高,但体检的结果分析发现居民处于亚健康的健康状态居多。根据图3可以看到,将受检人群分为金融机构、企业单位、教育部门、政府机关和个人,其中个人体检占据第一位,企业单位、政府机关、教育部门和金融机构依次排在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并且连续两年工种不同的受检人群在排位上并没有大的变化。说明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与所从事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关系。

3.3参检人群中患三高的比例表及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巨大的压力是很多人患上了慢性疾病。常如我们所说的“三高”人群,也就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也属于慢性病的范畴。近两年该院体检人群的三高数据,三高人群在总体检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比,见表2、图4。

根据图4的信息,可以看到三高人群中血脂偏高的人群最多,其次是高血压和高血糖。2014年三高人群占总体检数的30%,2015年三高人群占总人群的31%。与2014年相比患高血脂的体检者比例有所减少,而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者比例都有所增加。但根据社会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居民对三高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很多人还停留在即使自己已经检查出有三高也依旧认为这不算一种疾病。而正是这种认知让三高的相关并发症大大增高。近年来在我国前三位死因的分析中发现,目前有2/3的人死于不良生活方式的疾病,许多患者正是没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支撑,没有在得病后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饮食、营养、运动、体重、慢病的管理而导致了死亡。因此我们应学习相关的自我健康管理知识,做到提前预防,尽早治疗。

3.4近3年征兵体检合格率分析 我国规定年满18~22周岁的公民可自愿参军,并且国防部征兵办公室也对体检标准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将身高标准进行调整,男性和女性的身高标准分贝提高了2 cm。②将体重标准条件放宽。③对视力标准条件放宽,左眼与右眼标准分别降低0.1和0.2。④对一些辅助性的检查重新明确了标准。本文收集了该医院近3年来对全市进行征兵体检的体检数据,通过不合格率的变化来探讨现阶段我国青年人的身体状况,见表3、表4。

通过表3我们发现近3年的征兵体检合格率不断降低,不合格率不断升高。不合格率由2013年的38.10%上升至2015年的56.10%。很明显的体现了我国近几年青年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我们再来看表4,在体检不合格的项目中,视力不达标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体重对合格率的影响。近年来全国的征兵体检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四个健康问题:①视力逐年下降:在近几年的兵源中只有极少数视力能达到5.0以上。而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上网,玩手机,睡觉看电子书,学习姿势不标准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发现,电子产品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很多人反映如果现在身边没有手机,那么他们都不能正常的生活。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现在的小孩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并长时间沉迷于它,造成了视力的严重下降。②体重普遍超标:近几年的体检标准虽有所放宽,但根据从近几年的体检情况来看,部分男青年除体重严重超标、多项身体机能不合格外,还患有轻度脂肪肝。我们知道脂肪肝与身体肥胖有很大关系,多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但近年来,随着脂肪肝发病率呈逐渐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此疾病。③患精索静脉曲张的人数增多:患该疾病的男性人群发病率通常为10%~15%,患此疾病的患者严重时会影响到正常的体育生活,更严重时会导致不育。而出现这种疾病的原因正是由于现在的男青年为了盲目的追求时尚,从小穿又窄又紧的裤子导致的。④身体素质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现在的初高中生普遍身体不达标。按照正常的生理学体能要求,18岁的男青年跑3 km的长跑是不应该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的男青年跑1 km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更少的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考核能达标的更是逐年减少,甚至近年来还频繁出现体育测试时猝死的案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怕吃苦怕受累,抗压能力越来越低,导致近年来青年人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也逐年攀升。

4 健康管理的问题,对策及预测

4.1健康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4.1.1我国健康管理起步较晚 从美国提出健康管理这个概念到传入中国,中间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所以我国对于健康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欧洲的健康管理机构比较成熟,如英国医疗保险服务公司(BUPA)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为820万人提供服务,并且还经营疗养院、医院、诊所、和健康评估中心[8-9]。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数大大增多,但管理的重心大多还放在疾病控制上,与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制度和管理模式方面,我国的健康管理服务较为单一,盲目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经验和模式,尚未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系统[10]。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多方位的调查,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工种、地域的差异,建立更加适应我国实际需求的健康管理体系。在指定该体系时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制定评估与干预疗效的标准,清除我国在健康管理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应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充分利用软件技术的优点,建立更为智能化、系统化、人性化的系统。

4.1.2居民对健康管理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健康管理起步较晚,宣传不足,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度还存在很大不足。虽然近几年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已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仍然认为健康管理仅仅是对疾病进行的监测和干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義:“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和交往处于完美状态”[11]。在我们的生命有两套系统,精神心理系统和生理躯体系统。其中精神心理系统是无形的能量信息,它通过转化就形成了有形化的表达也就是生理躯体系统。而健康管理就是对这两者进行科学的检测、分析、评估,而不仅仅是对我们生理躯体的监护。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国家的各级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要对健康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其次要加强相关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度,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这种管理体系并主动的加入进来,对自我的健康进行主动的管理。同时应增大相关机构、医院、保险公司等各方面的健康投资观念。

4.1.3慢病的认知不够,青年人健康问题严重 我国共有2.6亿慢病患者,其中因慢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5%,因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全国总疾病负担的 70%[12]。但是人们往往还是会把慢病全归于不健康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生活中就常常对慢病有以下几个误区:①认为慢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导致慢病,但也有许多不可抗因素是导致慢病的原因。如现在的大气污染,PM 2.5的超标也会使健康的人受到影响而患上慢病。②认为慢病主要危害的是生活条件好的人。事实上,慢病与生活条件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据调查,现阶段最注重身体健康管理的人群反而是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③认为慢病主要危害老年人。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60岁的慢病患者占到了总人数的2/3,青少年人的过度肥胖成为了慢病低龄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针对慢性病这个问题,卫生部发布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012~2015)》,提出了多项2015年将达到的具体目标。其中包括: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 g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13]。

而能否达到慢病的防治,最关键还是个人对慢病的认识正确。只有足够的认识和积极地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做到慢病的防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社会压力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疏于对自己的管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成了很大的问题。现在的社会舆论普遍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非常关注,但是在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上却显得关注度远远不够。一个国家如果青年人的身心健康下降,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未来的退步和落后。所以青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青少年教育干预的角度提出了以下3个方面的建议:①从婴幼儿开始,就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减少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确保孩子们有足够的运动刺激和合理健康的膳食营养,为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②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与发育匹配的体育运动;③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保障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并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有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4.2对我国健康管理的展望

4.2.1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数据库 居民的健康管理数据库是未来健康管理的基础和来源,居民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这也会为未来当居民患病时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身体状况分析。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数据库已经成为了必然要求,在未来的医联体发展中,当患者进入基层医院看诊时,该数据库就会提供居民的基本资料、用药记录和疾病史,大大降低了由于信息滞后性带来的病情延误,方便医生进行更有效、系统的治疗。

4.2.2运用统计方法制定评估标准 针对在未来健康管理中的评估标准,可以通过统计手段对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地域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处理,扫清我国健康管理发展道路上由没有统一系统化标准而产生的阻碍,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标准。

4.2.3中西医结合发展健康管理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所以圣人不强治已爆发的动乱,而是在未乱之前就加以治理,不治已发生的疾病而治疗未萌发的病患[14]。这句话的内涵正如我们所说的健康管理一样。当你健康时通过自我的健康管理让自己维持健康,当你处于亚健康时运用健康管理进行科学的干预,让你重新回到健康的状态,而如果你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却放任不管任其发展,那么它就会转化为疾病。在未来的健康管理中我们可以将中医中身心相融讲究整体的辨证治疗法和西医中先进的诊疗、检验技术相融合,为健康管理领域融入新鲜的血液,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结合型健康管理学[15]。

4.2.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在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的未来,我们将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实现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体系,降低信息的滞后性,以实现跨区域,智能化,人性化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我国卫生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需求,我国的健康管理领域将吸收各国的经验,从实际出发,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好的健康公平和健康保障,制定更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体系。

5 结论

通过对现阶段居民体检数据的调查分析,本文通过体检人群的年龄分布,工种分布,三高人群对比,征兵体检合格率等多个方面的统计,分析了当前我国健康管理的现状,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对未来的展望等几个因素,从中发现我国居民的健康管理意识有所提高但仍不足等问题,希望大家能走出曾经对健康管理的误区,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识,更好地维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君石.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2]玛丽斌,马爱霞.对发展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探讨[J].上海医药,2007(12):8-24.

[3]陈宝英.健康管理服务的创新模式构建--12维度健康管理循环服务介绍.第4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2007.

[4]方力争.全科医师与健康管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16):6-35.

[5]武会利.公益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与运行机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08(08):27-29.

[6]洪娜.我国健康体检的现状和问题:老龄社会发展的一点思考[C].人口与发展,2012,3.

[7]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健康人群调查表,2012.

[8]Hecht R,Shah R,Jamison D T,et al.Recent trends and innovations in development assistance for health[M].Disease Control Prior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ubMed,2006.

[9]Lampkins G.Essentials of Managed Health Care[M]Essentials of managed health care.Aspen Publishers,2001:298.

[10]杨志敏,陈霄.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卫生软科学,2010(03):12-45.

[11]何清湖,樊新荣,刘朝圣.突出中医特色,科学构建亚健康学科体系[R].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8.

[12]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2,12.

[13]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卫生部,2012.

[14]王胜圣.治未病的由来[R].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2009.

[15]黄守文."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推广对策研究[R].华南理工大学,2012.

编辑/翟辰万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统计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