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探析

2017-04-18刘小青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弗里德曼方法论

刘小青

摘要:新古典经济学由于假设缺乏现实性,而面临众多批判,尤其是勒斯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企业定价并不是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价,进而批判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弗里德曼于1953年发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来反驳这类批判以及阐述自己的方法论思想。本文主要是基于《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这篇文章,探究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主要从科学哲学、实证与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的检验问题来探析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

关键词:弗里德曼;方法论;实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02

导言

弗里德曼在1953年发表论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集中体现了弗里德曼的经济学方法论思想,引起了经济学内部关于经济学方法论一场持久的争论。一方面,弗里德曼的这篇论文是对以经济学假设非现实性批判的批判,而另一方面,又引起了更加激烈的方法论之争,以弗里德曼为主的预测主义和以萨缪尔森为主的描述主义。正如布劳格所称:“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是战后经济学方法论的中心著作,這就是实际上每个现代经济学家在他或她的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都阅读过的一篇论方法论问题的文章。”由此可以知道弗里德曼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贡献以及其影响。因此,重新回顾和理解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对于了解20世纪的经济学方法论及其争论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哲学思想

弗里德曼在完成其硕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从事实证方面的研究,这段经历使弗里德曼认识到经验数据和实证研究的作用。其《美国货币史:1867-1960》体现了实证思想在其实践中的运用。在方法论上,无疑,弗里德曼十分强调经验证据。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于获取证据时是不同的,自然科学能够通过反复的可控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而弗里德曼不认为实验数据就是科学证据的唯一证据,经验证据也能表明理论的正确性或错误性,并且构造理论和检验理论中,经验证据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哈奇森将波普的证伪主义引入经济学,经验证实面临不对称论题的批判,即归纳以有限的现象为基础,证明解释无限的理论,这存在逻辑上的跳跃。所以,波普《猜想与反驳》中提出他的证伪主义:“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受其影响,弗里德曼也是证伪主义者,认为经验永远不能证实一个理论,应该对理论始终保持批判的态度。弗里德曼认为“唯有实际证据才能说明这种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实际证据永远都不能‘证实某一假说的正确性,它只可能通过无法将该假说驳倒来显示该假说的正确性。当我们说到某一假说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确认时,我们通常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弗里德曼的“证实”一词代表了理论较少地与经验冲突,并且对于理论只是“暂时接受”,坚持对待理论始终应该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因为目前这个理论没有或者很少遇到反驳,不代表理论本身正确性,所以实际上弗里德曼所持有的是证伪主义的观点。

弗里德曼指出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是暂时的,并将随着知识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他不认为存在绝对的真理,理论包含有说明假说有效的部分,而这一部分随着我们经验的增加以及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有可能被修正,故绝对正确的理论是不存在的,而存在的理论不代表就是真理,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获得更加有效的理论。对理论的不断研究是一个逐渐逼近真理的过程。除了证伪主义的思想,在真理观上,弗里德曼与波普的观点也是类似的,波普早在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就表示:“科学不是一个确定的或者既成的陈述系统;它也不是一个朝着一个终极状态未定前进的系统。我们的科学不是绝对的知识:它决不能自称已经到达真理,甚或像概率一样的真理替代物”。

科学哲学角度上,弗里德曼是经验证伪主义者,强调经验证据的重要作用,并且他认为科学是一个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

二、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的科学

经济学家之间一直存在经济学的实证性和规范性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西尼尔、穆勒、凯恩斯等主张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主张建立实证经济学;而罗宾逊、萨缪尔森、海尔布伦纳等认为经济学离不开规范分析,主张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弗里德曼继承了约翰·内维尔·凯恩斯的观点,主张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将经济学建成一门实证的科学。

弗里德曼认为实证经济学是不包含任何伦理观点和规范的判断,仅仅是研究一个“是什么”的系统。就如思诺—凯尔恩斯—凯恩斯传统那样,“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经济学是用来正确地预测经济状况发生的任何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的系统,不是对经济问题的评价,它的效果是要根据它所作出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之间的比较来判断。甚至弗里德曼不仅认为实证经济学是客观的,而且是与自然科学一样客观的。

但是,弗里德曼承认在某种程度上,将经济学建成一门实证科学是困难的。这是因为经济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必然是在自己的经历和能力范围内思考问题,而正是这样才很难保证做到不包含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在于规范经济学依赖于实证经济学,政策结论是依赖于人们对于做一件事情的后果的预测,而预测又产生于实证经济学。

既然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的混淆难以避免,为什么要坚持将经济学实证化?弗里德曼指出人们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主要来自于对所采取的经济行动后果的预测的不同,主要是实证方面的分歧,所以经济政策上意见的一致,较少的取决于规范经济学本身的进步,而较多地取决于那种所得出的结论应该而且值得人们广泛地接受的实证经济学的进步。所以这意味着我们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明确地区分开来的原因是这样有助于人们在政策问题上达成一致。

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上,弗里德曼主张将经济学的实证化,强调经济学理论的预测作用和经济理论预测上的进步消除政策异议的作用。

三、假设与理论检验的非相关性

弗里德曼反对通过一种假说的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这种假说。他通过三个非经济学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这种观点,并且在最后由非经济学的例子过渡到对经济学的假说的讨论。第一个例子是物理学中的落体法则的假说,第二是构造了一个生物学的例子,第三采用了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例子。这三个例子逐步从自然科学过渡到社会科学,一步步的逼近经济学的基本假说,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收益最大化假说辩护。通过落体法则的例子,说明了假设这个概念是模糊的,并且不可能通过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理论;树叶和台球高手的假说说明了即使假说假设不真实,但是含义与现实情况是一致的,那么理论就有合理性,进而用类似于台球手的证据为收益最大化辩护,反驳了通过说明收益最大化假设不符合现实,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做法。批判者批评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不现实,但是批判者并没有提出更好的补充证据,弗里德曼说“他们几乎完全都是根据假设与现实世界之间所谓的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差异而做出的。”

为什么人们广泛的相信能够通过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弗里德曼认为这是人们难以通过检验经济假说的预测而检验经济假说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首先,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因为社会科学不能够进行受控实验,一般情況下,社会科学依据的是已经发生的偶发性事件来作为理论证据。这形成了预测检验的障碍。其次,社会科学所依据的经验证据非常丰富,弗里德曼强调,社会科学的丰富的经验证据实质上弥补了社会科学无法进行受控实验的短板,但是由于经验说提供的证据相比于实验证据,往往是间接、不完全和难于理解的,这又是通过预测检验的另一障碍。正是由于这两个障碍的存在,使得人们获取预测信息有障碍,转而倾向于直接检验假设与“现实”之间是否一致这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弗里德曼批判这样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认为这种观点不仅是根本错误的,而且造成了许多危害。同时,他指出,与受控实验相比,有时经验所提供的证据也是一样直切而且确定的,所以他坚持理论的预测所谓理论检验的方法。

虽然弗里德曼反对通过检验假说的假设来检验假说,并且认为假说的假设的现实性与理论的合理性是不相关的,但是他并不否认假设的重要性。反而他总结了关于假设的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点,假设常常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描述方式或者表达方式,就像树叶的例子中,树叶试图使他们得到最大化的阳光就是一种足够简洁的表达,另外一种复杂的表达,是将有关树叶密度的各种情况全部描述出来;第二点,假设作为理论的间接检验标准。其一是,如果一个理论的假设本身可以看做理论的含义,我们就可以用假设的现实性来获得理论的可接受的间接证据;其二,有相同假设的不同理论之间,可以互相作为可接受的间接证据;第三点,假说需要一个明确说明假说有效的条件的部分,而假设有时候提供了这样一种简便的方式。

弗里德曼始终认为对理论的检验依据的是理论的预测。理论作为一种实质性的假说体系,应该根据对其希望解释的一系列现象的预测能力来进行检验,如果假说的预测与实际的情况相冲突,那么假说就应该被拒绝,如果假说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不冲突,那么就应该被暂时的接受,如果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与实际情况相冲突,那么理论的可信度就非常高。对于预测,弗里德曼强调,预测不仅仅是指对未来的事情的预测,还应该包括对已经发生但尚未进行观察或者是预测者不知道的已经发生的现象的预测。这里是不同于解释的,解释应该针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在通过预测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上,弗里德曼特别强调“这种假说试图解释的那类现象。”在弗里德曼所举的例子中,在落体法则中,环境是不是真空不是理论所试图解释的现象,树叶的例子中,树叶是否能够有意识的选择位置,也不是理论所试图解释的现象,弗里德曼认为这种现实与假说的冲突是与理论的合理性不相关的,在检验预测是否与现实相冲突时,这个现实要是假说试图解释的那类现象。

理论检验方面,弗里德曼认为通过假设的真实性来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是不正确的,并且批判这是在预测检验面临困难时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唯有通过预测来检验理论才是正确的标准。

四、结论

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弗里德曼德曼是经验主义者,特别强调经验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在经验主义者中,他是站在证伪主义的阵营中,主张理论永远都不能被证实,但是理论能够被证伪,支持波普的对理论应该保持批判态度的观点。其次,对于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的问题上,他主张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区分开来,这样有利于在经济政策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见解。最后,提出预测是检验假说的唯一标准,甚至认为假说越有意义,它的假设就越不现实。萨缪尔森经将这一观点描述为“理论的一些内容和假设的不现实性是理论的优点,因为只有理论不是现实的复制,那么它才能适用于更多的经验情况。除非我们用比现实更简单的事物来解释复杂的现实,否则我们就会收效甚微”,并称之为“F-扭曲”,这一命题引发了诸多学者的批判,包括哈奇森、库普曼、萨缪尔森、西蒙等等,萨缪尔森更是严厉的称其为“科学的畸形的堕落”,布劳格也指出弗里德曼在这里是相当于工具主义的方法论的观点。虽然弗里德曼的观点面临上述众多批判,但其方法论思想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事实不可否认,约翰·波顿对弗里德曼方法论的评价是:“弗里德曼关于方法论的规定,对后来经济研究的方向,起了一个一般性的有益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黎明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14.

[2]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胡雪峰,武玉宁,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J·R·沙克尔顿,G·洛克斯利.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M].陶海栗,潘慕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3.

[4]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6]约翰·内维尔·凯恩斯[M].党国英,刘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G.C.ARCHIBALD,HERBERT A,SIMON ,PAUL A,SAMUELSON.Discuss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2):53.

猜你喜欢

弗里德曼方法论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戴维·弗里德曼 美大使发表偏以色列言论遭谴责
弗里德曼眼里的“免费”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只要我们在一起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成因及其化解——基于弗里德曼城市发展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