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4-15母中旭何方国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广元办学校企

母中旭,何方国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 628040)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母中旭,何方国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 62804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核心是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元参与、多方投入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如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统领,构建适合院校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和校企、校政、校行多元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条“以委市共建为支撑,强化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的办学模式,为地处西部贫困地区的省属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 多元合作 办学模式 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1]。可见,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起统领作用。

1 “一四四”办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作为地处秦巴连片边远贫困地区的省属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注重体制机制顶层设计,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深度合作路径,变劣势为优势,在实践“委市共建、四方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与渠道,进一步明确多元投入、四方联动的模式,构建形成了以委市共建为支撑,强化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搭建4大发展平台的“一支撑、四联动、四平台”的“一四四”办学模式。

“一支撑”就是以“委市共建”为支撑。它是“一四四”办学模式的核心,是不断改善学院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院内涵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学院地处秦巴腹地连片扶贫地区和革命老区,属于非中心城市省属院校,在学院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难、项目引进难、校企合作难等诸多问题。2013年,省经信委和广元市政府签订的《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元市人民政府共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省经信委、广元市政府共建学院的各项政策和投入保障措施,建立委市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学院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办学实力。

“四联动”就是“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高职院校是典型的多元利益相关者共治单位。其中,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自身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是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与协调者,政府既有举办、管理、监督职业院校的权力与义务,又有监督和管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范办学行为,协调校企合作关系的权利与义务。这里所指的行业就是学院的主管部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所管理的行业协会的统称。行业一方面根据行业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建设,为企业甄选人才提供帮助和服务,促进人才的合理化流动;另一方面,根据行业人才需要,及时发现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的问题,指导、引导院校优化专业结构与课程教学体系,助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企业是直接对接市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体,是消费人力资源的主阵地。企业一方面利用高职院校人才优势,接收学生实习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值,提升企业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来降低安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职工工作满意度,提升企业文化,获取良好的非经济效益。院校指的是高职院校,是具有独立法人主体的教育单位,肩负为政府、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调动这四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院校建设与发展,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路径。

“四平台”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创业平台、集团化办学平台、技术服务平台”,是学院在推进“委市共建、四方联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总结提炼的基本经验和运行载体。其中,“校企合作平台”是企业深入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立共育共享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创新创业平台”是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创新举措;“集团化办学平台”是贫困地区政府、行业和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整体提升区域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模式实践;“技术服务平台”是高职院校以各类技术中心、技术服务公司、技术服务团队为依托,组织各类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区域企业和其他单位开展技术服务与协同创新的主要手段,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和行业产业发展的载体之一。

通过“一支撑、四联动、四平台”的“一四四”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整合了各利益主体的资源和力量,形成了高职院校多元利益共同体,有力的推动形成了政行企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2],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高职院校政府单一投入偏低、政府和行业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和行业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

2 “一四四”办学模式的运行与实践

2.1 委市共谋共商,同频共振

2.1.1 纳入委市发展规划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学院建设发展纳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四川省“十二五”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广元市政府将学院建设发展纳入《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1.2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广元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元市人民政府共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促进广元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委市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制定了《联席会议运行工作规则》、《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等规章制度,以委市共建联席会议为基础筹建的学院理事会已写入《学院章程》。委、市双方多次召开联席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高职衔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集团化办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学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逐一给出了解决办法,为学院办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1.3 共同改善办学条件

省经信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不断提高学院生均拨款标准,每年向学院投入教职工培训专项经费,每年争取专项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学院办学条件改善,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在项目申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近三年,学院通过省经信委申报立项项目4项,获得资金资助303万元。

广元市政府投入专项配套资金656万元与学院共建“广元创业孵化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了学院招收广元籍学生和在广元就业的学生按1000元/生/年的标准的专项补助经费,对学院入选的广元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享受与市属企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

委市共建机制的建立,推动了学院内涵和创新发展,确实为学院发展和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带来了明显的成效。

2.2 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2.2.1 协同联动,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制度

按照“一四四”办学模式,学院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机制,学院与联想、中兴、华为、发那科、西门子、富士康、电信等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的企业合作。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组建“企业学院”、共建立了技术中心和实践基地,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大力实施订单培养,组建企业专班、校企实验班、现代学徒班。大力探索与实践校企紧密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全程参与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管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3]。

学院不断修订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意见》和《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调动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得到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扩大,中兴、电信、华为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盟,校企合作关键指标明显提升。

2.2.2 共育共享,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思路,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长效机制。一是与联想集团合作成立了“联想教育人才培养学院”(以下简称“联想学院”),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运行模式;二是与智翔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了集教学、生产、科研、服务、就业于一体的“智翔软件学院”(以下简称“智翔学院”),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运行模式,院长由智翔集团委派。学院与联想学院(智翔学院)构建了“五保障、四共建”的紧密型长效合作机制。“五保障”即组织保障——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度保障——制定了《联想学院章程》《智翔软件学院章程》和对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双方责、权、利;人员保障——校企联合组建了专门的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保障企业学院的正常运行;经费保障——学院和企业均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企业捐赠相应的科研、实训设备,保障教学、科研条件与企业生产实践能实现零距离对接;条件保障——学院投入建设院内实训中心,校企共建联想客户服务中心、移动应用开发中心,保障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研发过程零距离对接。“四共建”即共建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引企业文化,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和制度;共建教学资源库——双方企业技术规范和服务规范共建岗位课程体系和课程体系,导入产业、项目案例,保持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共建质量保障体系——课程考核均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教考分离和毕业条件双认证,保证毕业生质量;共建实训和就业基地——校企共建院内实训中心、企业实践基地,优秀毕业生均能在集团内就业。

近年来,“联想学院”累计为联想售后服务体系输送订单班毕业生541名,在西南区联想阳光雨露公司、西南区联想售后服务站站长、技术主管、平台经理中“联想学院”毕业生占比超过40%,校企双方共建了联想客户服务中心为广大师生及广元市区企事业单位及社区提供了优质服务,校企双方还共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联想课程资源10门,开发教材3本,联想学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为学院内部其它专业及同类兄弟院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由学院投入30万元、智翔集团投入124万元共建的移动应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批准为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是省内唯一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

2.2.3 示范引领,产教融合全面推行

学院人才培养“联想模式”“智翔模式”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学院以此模式为依托,先后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00余万元,合作共建“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打造完整的信息通信技术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与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共建“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探索践行校企合作服务产业机制;由中国电信投资1500余万元共建了信息技术实践基地,为学院教育信息化提供支撑,为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与西门子共建先进自动化联合示范实训中心,与京东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室,与睿峰科技共建秦巴地区移动互联人才培养基地等。学院校企合作、产教一体、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全面开花,普遍结果,为学院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办学能力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建设西部电子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校政共搭平台,服务地方

2.3.1 多元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1)校政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在广元市和省经信委的指导下,学院投资100余万元,广元市政府资助20万元,安排1200余平方米作为专用场地,设置专门岗位,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由学院技术专家、政府职能部门主管、创业培训讲师和企业家组成的校内外创业导师70余名[4]。俱乐部紧密结合广元区域特点,围绕工业机器人、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动漫与多媒体、互联网+、农特产品营销、旅游资源推介等方面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通过项目训练、苗圃培育,举办创业讲座、沙龙、SYB创业培训、SYE宣传咨询、项目路演等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4]。

(2)校地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院利用技术、场地等资源优势,利州区政府利用政策、管理优势并安排专项资金,共同在学院雪峰校区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园,已吸引入驻创业企业70多家,其中我院师生创业企业12家[4]。

(3)校企共建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基地。学院与京东、发那科、联想等企业在校内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共建四川移动应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广元云计算应用技术中心和广元云计算大数据工程研发中心,以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4]。学院积极参与广元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加速基地的建设,为他们提供项目评审专家和技术咨询,推荐优秀项目入驻[4],为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3.2 协同发展,搭建集团办学平台

(1)校政共建广元职教集团。在广元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牵头组建了广元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完善的理事会和秘书处,设立了专职工作人员,成立了广元职教研究中心,每年均召开集团工作会、集团年会。集团汇集了川东北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14所、成人高校1所、企业24家。集团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就业体系建设、学风建设等专题活动。集团下辖的广元职教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教研、科研立项37项,积极开展职教集团内中、高职衔接体制机制的研究和试点。学院与集团内5所中职、2所专科学校开展了对口支援交流合作,牵头组织开展职教集团师资培训、说课培训、课程建设培训等活动,为集团内学校开展专业培训2次,开展专业讲座2次,为集团内学校专业建设、示范建设提供专家支持17人次。广元职教集团辐射带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为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载体,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校行共建四川电子信息行业职教联盟。在主管部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牵头成立了四川电子信息职业教育联盟,汇集川内17所职业院校和47家企业、7个行业协会和5个工业园区。集团内高等院校和企业、行业合作开展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和信息安全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力的推动了行业和区域职教协同发展。

2.3.3 对接产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学院根据广元重点产业需求,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和人才优势,联合企业和地方政府,建成了四川移动应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广元市云计算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物联网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广元云计算大数据工程研发中心,提升了学院技术开发服务能力。学院与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争取省经信委园区引导资金203万元,在开发区内合作共建了“四川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面向园区企业开展员工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共建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平台。

学院现有省经信委项目评审专家、职称评审专家共5人,广元市学术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13人,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安全生产专家、信息化专家共86人,为广元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学院安排专项资金打造信息技术服务队,选派优秀人才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开发,协助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在软件开发、网络代维、能源审计和节能评估方面向市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学院成为本地区行业、企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2.4 凝聚区域资源,协同发展

学院与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广元澳源体育中心、市图书馆、芸香社区等单位签订了系列共建协议,建立了共建共享合作长效机制。现已互开选修课32门,互聘老师44人次,共享实训设备370余人次,共同举办全国、省、市各级赛事5项,建立了广元市图情共享机制并联合举办读书节,园区内学生和居民均可在我校图书馆借阅,我校学生也可到园区其他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为芸香社区居民发放了居民学生证,开办了系列讲座,建立了园区安保联运机制,并联合举办了系列警校共育活动。有效整合区域优质职业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聚集效应,实现了园区内体育场馆设施、图书资源、文化艺术资源的共享共用,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贡献度。

3 结束语

作为地秦巴连片贫困地区的一所电子信息类省属高职院校,“一四四”办学模式是学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抢抓发展机遇、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探索。面对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新征程,学院将主动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的新要求,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落实创新行动计划,继续深化高职院校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坚持“根植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特色发展道路,争创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打造西部电子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1] 母中旭.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多元内部治理结构探究[J].职教论坛,2016(9):66-71.

[2] 郝赫.浅谈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9):210.

[3] 刘明生,王玲.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剖析[J].职教论坛,2013(21):19-24.

[4] 肖朵,刘长君.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社会服务新机制的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5-28.

2017-06-27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项研究课题“章程建设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研究”(GZY14B23),四川省教育厅立项资助课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多方投入办学机制研究与探索”(15SB0431)。

母中旭(1970-),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

G718.5

A

1008-5580(2017)04-0174-05

猜你喜欢

广元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广元是哪个省的?已转疯,广元人顶起!”——看广元日报如何玩转微信号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