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报道应尝试弥补法律的局限性

2017-04-15■李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1期
关键词:溧水局限性检察官

■李 超 李 攀

法治报道应尝试弥补法律的局限性

■李 超 李 攀

2016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第六版刊登了 《一起传销命案背后的迷途人生》这篇报道。这篇报道的由头是28岁的王宏被传销组织非法拘禁后坠楼身亡。报道讲述了王宏进入传销组织后的生活、传销组织内部的运作以及几个从农村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一步步深陷泥潭的历程。这起传销命案的报道有着诸多启发,笔者认为,媒体的法治报道应当在法治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从个案中归纳事情发展的规律,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了解个案反映出的趋势

笔者在去年中秋节当天得到这个线索,顾不上过节就去了江苏南京溧水区。在那之前,南京市溧水区检察院检察官王婷说,最近有个传销案件很敏感,涉及到的年轻人挺多,根据她的办案经验,这些年来,年轻人深陷传销组织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经过判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中国青年报以 “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报社编辑部和记者平时关注选题,始终密切关注青年,把青年权益问题作为我们的重点关注范围。这些误入歧途的年轻人身上,有值得挖掘的东西。在日常的法治报道中,他们的遭遇或许会被一笔带过,在老百姓心目中,他们或许该遭到批判,我们不想让这些年轻人的遭遇冷冰冰的,起码让读者看到他们的故事,关注他们的成长,他们的遭遇是有温度的,是丰盈的立体的。为什么这些年轻人会深陷传销?为什么做传销会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他们个体的命运投射着时代的影子。解剖好 “小麻雀”,必然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社会。

2016年9月15日上午,走进溧水区看守所,作为旁观者听检察官讯问几个犯罪嫌疑人,然后补充性地问了几个问题。检察官跟连珠炮一般追根究底,犯罪嫌疑人有的吞吞吐吐,有的应付自如,大家都面无表情,一脸冷漠。

起初,这些只让我们感觉到看守所的森严,讯问冰冷无情。但是,有件小事深深触动了我。临近中午,讯问快结束了,一个犯罪嫌疑人起身要走时,冲检察官问了一句, “大概会判多少年?”检察官说至少10年。 “为什么?”犯罪嫌疑人反问,脸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眼神流露出恐慌。检察官叹了口气。我平静的内心却被打破,突然感觉到格外难过和惋惜——这些人本来也可以幸福、自由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就要在牢狱中度过。要知道,他们大多都是 “80后”和 “90后”,他们大多都没有成家。

从检察官提讯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并不知道王宏坠楼身亡事件的严重性。在他们看来,他们没有犯下严重错误,觉得把一个人关起来不是性质多么恶劣的事情。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中大多在进入传销组织前都听说过传销,但深陷传销组织后却不知道自己从事传销活动,直到被捕以后才恍然大悟,悔之莫及。

关注犯罪嫌疑人的命运

中午翻看了犯罪嫌疑人的卷宗,厚厚三大本。下午,我和犯罪嫌疑人面对面。我们的采访工作与检察官的讯问还是存在差异。检察官不关注犯罪嫌疑人的成长路径以及心理活动,他们的工作为案情服务,需要找到证据链条,然后向法院提起公诉。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的任务不能只关注个案。在个案中,每个年轻人身上都有很多需要深入挖掘的东西,比如他们为什么会走上人生迷途?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以及这些年轻人所赖以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又是怎样的?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只有报道关注了这些内容,才有价值和意义。

尽管采访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仍然获取了想要的有效信息。我们重点关注这些人成长的细节,关注他们如何走到今天,关注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

经过采访,和之前卷宗阅读,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出身在贫困的农村家庭,中途辍学后外出打工,想挣钱娶妻生子,侍奉亲老,但经过城市多年打拼,工作艰苦却收入微薄,理想和现实存在巨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没有健康积极的娱乐方式,比如和市民一样去打球健身。业余时间一般都是在玩手机,在网上看各种八卦信息,和网友聊天或者打游戏,他们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懂法律法规。他们眷恋城市,但城市没有带给他们物质的满足,却带来精神上的空虚感。

提到犯罪嫌疑人,人们可能会咬牙切齿,甚至认为他们活该,自作自受。但经过和他们的短暂接触,笔者的内心变得柔软,突然觉得这些人值得同情。他们从小没有接受到优质教育,外出打工想挣钱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选择相信朋友去寻找更好的工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一个年轻人正常的追求。他们似乎一直都没有错,但结果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却不自知。他们自身固然有重大责任,他们不懂法,没有文化,但对于这些,他们是否可以改变?结果是始终没有机会。

对于深陷传销组织的人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一问题,与报社编辑部商讨后,决定专门找一些对传销有研究的专家来采访,以他们的观察作出分析。于是,另一篇报道《大学生为何频陷传销骗局》同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第六版。如果发生在溧水区的坠楼案是一起个案,那这个现象观察则是揭示了传销年轻化的趋势。

对于传销为什么会有年轻化趋势,我们也着重进行了采访和分析。近一两年来,经济衰退严重,那些出门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赚钱越来越难,许多人偏偏抱着想成为马云的 “致富梦”。把这些年轻人的经历放在大时代背景下去研究分析,则会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媒体报道弥补法律的局限性

采访报道结束后,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法律手段的惩治有局限性。它可以起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但是每个犯罪嫌疑人都是有温度的,有血有肉的,尤其是这些深陷传销的年轻人。他们本是善良淳朴、吃苦耐劳的普通人,和我们平常人无异,都怀抱着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景,并为此付出不断的努力。但法律距此还是有些距离和间隔的。

法律的局限性并非媒体工作者可以改变,但是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的手段去弥补。

一般来说,法律是与道德这两者相辅相成的,法律局限性很多,有滞后性、空白性、缺乏灵活性等等,这些应由道德来弥补,而道德又要通过社会舆论、教育等方式去形成,法律的事前预防作用差,一般法律都是对违法行为发生并造成危害后果才进行处罚,虽有一定惩戒作用,但不能像道德规范那样,从根本上约束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弃恶扬善,有效地预防违法犯罪和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的发生,这也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因。媒体应从道德这一个层次去发挥作用。

具体到这起传销命案,法律的局限性体现为:法律可以通过惩治这些年轻人,达到让他们改过的效果,法律关注这个案件本身,这些年轻人违法就要付出代价,但法律不关注他们如何陷入传销走上犯罪道路,这些年轻人的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准与法律客观行为标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他们就没有认识到自身违法,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在做正经的工作。

因此,新闻媒体报道就应该去关注一些法律关注不了的东西,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减少违法犯罪发生,加强社会治理,推动社会进步。法治新闻报道,不是只是写一个消息,讲某年某月某日哪些人做了哪些错事受到法律裁决。而是通过报道,首先让大家了解传销组织内部如何运作,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说过而从未经历;其次,引导大家去关注这些年轻人的命运;最后,激发大家的思考,促使一些部门在各个环节上予以关注。

试想,如果当初的辍学少年,如果他们早就知道传销形式,如果普法能深入到每一个人中间……那么,世界上是不是就少了几个年轻人犯罪,多了几个幸福的家庭?虽然社会治理是复杂的,但是,媒体报道应启发民众,起到警示和 望作用。

(作者分别系中国青年报江苏站记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观点速递

新媒体已成为反转新闻的频发地,一方面归咎于对新媒体平台的把关失责,另一方面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也为反转新闻的传播提供便利。在舆论表达方面,非理性、群体极化的舆论表达占据主导地位,为失范的媒体传播行为推波助澜。因此,媒体应核实新闻来源,全方位报道新闻事实,做反转新闻的“粉碎机”,而不是成为其扩声器。

——陈丽莎、刘汀, 《新闻世界》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溧水局限性检察官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禅意新中式建筑设计初探——以南京溧水2019G15地块示范区为例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裂项求和中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