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2017-04-15吕田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胸胁治则陈皮

吕田尧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4

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长期明显的情绪低落,具有发病率高、极易复发、自杀倾向、治疗成本高的特征[1]。祖国传统医学虽无抑郁症的病名,但是对于其症状和体征的描述可见于癫狂、郁证、脏躁等病证的诊治中,积累了几千年的治疗经验[2]。因此,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抑郁症具有相当的优势,但当前中医各派对本病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对其证候分型和治法方药也各不相同[3]。该研究通过搜集了该院抑郁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症状、体征进行归纳,分析抑郁症的中医症候特征,并总结行之有效的治法方药,分述如下。

1 肝气郁结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多愁善感,精神萎靡,唉声叹气,胸胁、乳房胀闷疼痛,痛处不定,善太息,咽部异物感,脘痞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弦。

治则:行气舒肝,解郁宁神。

方剂组成: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 g、杭白芍20 g、枳壳 10 g、香附 10 g、青皮 10 g、陈皮 10 g、木香 10 g、小茴香 10 g、元胡 20 g、川楝子 10 g、茯苓 30 g、川贝10 g、旋复花 10 g、茯神 10 g。

2 气郁化火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烦躁易怒,心烦失眠,目赤头痛,两胁胀痛,口干口苦,耳鸣头晕,大便秘结,小便发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泻肝清火,解郁除烦。

方剂组成: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15 g、龙胆草10 g、生栀子 10 g、淡豆豉 10 g、黄芩 10 g、夏枯草 10 g、郁金 10 g、川楝子 10 g、枳实 10 g、生地黄 20 g、赤芍10 g、白芍 10 g、菊花 10 g、丹参 20 g。

3 气滞血瘀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心情烦躁,头晕头痛,思维缓慢、失眠健忘、胸胁部胀痛或刺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

治则:行气解郁,活血化瘀。

方剂组成: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 15 g、枳壳15 g、赤芍 10 g、白芍 10 g、郁金 10 g、当归 20 g、川楝子 10 g、桃仁 10 g、陈皮 10 g、红花 10 g、青皮 10 g、川芎 10 g、元胡 20 g、苏梗 10 g、川牛膝 20 g。

4 肝郁脾虚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胸胁胀满,脘闷腹胀,善太息,心情烦躁或不喜言语,难以入睡,疲乏无力,大便粘腻,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或弦缓。

治则:舒肝理气,健脾安神。

方剂组成:逍遥散加减,柴胡15 g、半夏10 g、白芍 15 g、白术 20 g、枳壳 15 g、青皮 10 g、桔梗 10 g、陈皮 15 g、苏梗 10 g、厚朴 10 g、香附 20 g、茯苓 20 g、藿香 10 g、党参 20 g、佩兰 10 g。

5 痰气郁结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口吐涎沫,表情淡漠,喃喃自语,反应呆滞,沉默寡言,咽中如有物吞吐不得,胸胁胀满,心悸心烦,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剂组成:涤痰汤加减,柴胡15 g、半夏10 g、苏梗 10 g、白芍 10 g、茯苓 20 g、枳实 10 g、陈皮 10 g、青皮 10 g、香附 10 g、石菖蒲 15 g、厚朴 10 g、莱菔子15 g、杏仁 10 g、白术 10 g、桔梗 10 g。

6 痰热蕴结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烦躁易怒,口苦气秽,胸胁胀满,心烦失眠,面红目赤,小便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化痰,利气泻浊。

方剂组成:礞石滚痰丸加减,柴胡15 g、青礞石30 g、栀子 10 g、黄连 10 g、淡豆豉 10 g、黄芩 10 g、天竺黄 15 g、熟大黄 10 g、陈皮 10 g、茯苓 20 g、枳实10 g、瓜蒌 30 g、竹茹 10 g、丹参 10 g、丹皮 10 g。

7 忧郁伤神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精神恍惚,思维行动迟缓、焦虑多疑、胆小易惊,悲伤不止,气短懒言,悲观厌世,舌淡,脉弦。治则:养心解郁,安神定惊。方剂组成: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10 g、生龙骨30 g、茯苓20 g、生牡蛎 30 g、升麻 10 g、石菖蒲 15 g、炙甘草 10 g、远志 10 g、合欢花 10 g、合欢皮 10 g、淮小麦 30 g、炒枣仁 20 g、当归 20 g、丹参 10 g。

8 心肾阳虚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嗜卧少动,神疲消瘦、惊恐多梦,腰膝冷痛,面白无华,阳痿遗精,头晕耳鸣,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则:补心安神,温肾助阳。

方剂组成:金匮肾气丸加减,炙附子10 g、熟地黄20 g、人参 10 g、山茱萸 10 g、巴戟天 15 g、茯苓 10 g、小茴香 10 g、白术 15 g、肉桂 10 g、桂枝 10 g、黄芪20 g、泽泻 10 g、补骨脂 15 g、淫羊藿 15 g、肉豆蔻 20 g。

9 气血不足证

证候特征:情绪抑郁不舒,多见于久病或产后,失眠健忘,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善悲易哭,食少嗜卧,失眠健忘,舌质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则:补气养血,健脾安神。

方剂组成:人参养荣汤加减,人参10 g、当归20 g、黄芪 20 g、川芎 10 g、茯苓 10 g、白术 10 g、酸枣仁 20 g、熟地 15 g、合欢花 10 g、合欢皮 10 g、砂仁 15 g、远志10 g、鸡内金 15 g、炙甘草 10 g。

10 讨论

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由来已久,属于古籍中癫狂、郁证、脏躁的范畴。早在《皇帝内经》年代,就有“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的记载,产生了治郁先治气的理念,指导临床治疗[4]。传统中医学认为抑郁症多由七情所伤诱发,进而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气失调[5]。该病关键在于气机不畅,日久可酿生痰浊、郁火、水饮等病理产物,病势可由实转虚[6]。

该次研究发现,抑郁症以情绪低落、神识恍惚、思维迟缓、兴趣减低、内疚忧郁、主动性下降、自卑自责等迟滞症状为主,其中医证候可概括为:肝气郁结证、气郁化火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痰气郁结证、痰热蕴结证、忧郁伤神证、心肾阳虚证、气血不足证等九个证候,治宜疏肝理气、健脾行气、化痰散结、泻火除烦、补肾滋阴、温补心肾。常用方剂为柴胡疏肝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逍遥散加减、涤痰汤加减等。

综上所述,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肝气郁结,如机体为情志所伤,进而引起肝气郁结,能够导致肝木乘土、肝损及肾,最终致使机体气机不和[7]。该病可累及肝、脾、心、肾四脏,加之气血失调,治疗时当注重疏肝解郁、调理气血。

[1]程洪燕,武成.81例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调查[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3):129-131.

[2]王文萍,李晓斌,王天芳,等.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提取抑郁症的中医证候主、次症状[J].环球中医药,2009,2(2):110-112.

[3]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等.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5,46(1):47-49.

[4]许凤全,许琳洁,张莹等.98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0):1056-1058.

[5]郭蓉娟,王嘉麟,张允岭,等.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相关分析[J].中医杂志,2008,49(9):828-829,847.

[6]王旭东,乔明琦,张樟进,等.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93-96.

[7]郭蓉娟,于淼,王嘉麟,等.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辨证量表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8):561-565.

猜你喜欢

胸胁治则陈皮
《针灸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治疗特色探赜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培土生金”治则的临证经验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聊聊陈皮的保质期
蛇胆陈皮制剂中陈皮UPLC指纹图谱
给自己开一剂开胸顺气的药
蒋健教授胸胁痛经验方介绍及验案举隅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