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7-04-15张泽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西医西药医学

张泽宇

山西省实验中学,山西太原 030031

1 中西医结合概述

从字面意思来看,中西医分别各指中国医学(中医)与西方医学(西医),目前仍有不少人通过地理、民族文化背景差异来定义或区分二者,但这种认识并非完全错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西医确实是以此来区分的。中西医结合即为中医与西医的联合,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它们二者同属医学科学范畴,产生在中国的中医和经全世界共同努力完善的西医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经历相互间对比、启发、合作、渗透直至融合(即取长补短),从而为临床医学诊治提供一些新的有效的方法或手段。

2 中西医差异

正如上文所分析,中西医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民族文化背景等不同就使得这两种医疗方法存在着下面3个方面主要差异。

2.1 理论发展模式

在中医学中,其发展模式主要是实践-哲学-理论-实践。而在西医学中其发展模式则是实验室-动物模型-临床-理论。对于中医学而言,其主要是通过长期的努力与研究才能得出理论,最后对实践进行指导,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与积累,并对其理论进行不断完善,所以可以说其来源于大量临床实践。而西医学则显示开展试验,并制造动物模型,将其运用到动物身上有效后,接着开展多次临床试验,结合获取得到的数据来对其可行性进行判断,最后才得出理论。在实验室中可以模拟其结果,也可以重复。因此,大部分中医反对者抓住这点,其认为中医不能重复,科学性不强。其实不然,其实在中医上也能够重复,不过务必要确保病证一模一样,并且还需要患者体质相近,具有了这两个前提,中医也可以重复。然而在具体临床中,不可能存在一模一样的病证,并且不同患者其体质有所不同,在个人情感和生活环境中也有所差别,不可能一方通治天下。不过中医治病的方法是相同的。事实上,在现在的科学知识也仅仅是适用于当下,经过数年或是数十年、数百年的发展可能会被新的理论所取代。所以想要用现代知识来对中医原理进行解释,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2.2 诊疗对象差异

中西医2种医疗方法在诊疗对象上同样存在差异,前者特指完整的人,后者则主要针对病症。具体来说,中医所指的完整人包含着自然、社会、精神心理、身体组织结构以及证候信息这五方面属性,因此这就决定着其在疾病诊疗上需要充分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而西医疾病诊疗上更多集中在研究人体结构属性,这体现在从临床中医生主要依靠各种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虽然在近现代西医诊疗发展中对人社会、心理等属性研究不断深入并出现诸如心理治疗专科,但其在研究人体上述五方面属性之间的联系仍存在着很大不足。

2.3 观察角度

中医尊崇阴阳五行,其在对问题分析时主要是站在宏观角度,擅长辩证治疗,其认为一切疾病均源自于阴阳的偏盛偏衰,五行的生克制化。而该种方法适用于一切病症,其优点在于可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总揽全局,较易将治疗方法确定下来,不过也正是因为其太过宏观,所以细化不足,这也成为了其缺点之一。西医学在对问题分析时主要是在微观角度,其侧重于辨病,重视局部,且进行有效细化。其优点在于能够进行准确的定位,不过因为其大过注重局部,而往往忽视了整体的作用,极易导致部分被孤立而致使其无法有效联系起来,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错误。

3 中西医结合思考

虽然中西医二者之间存在着三方面差异,但在人类更好治疗疾病愿景下它们地结合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中西医结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诊疗技术结合

中医诊疗中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其重要的手段,然而治疗效果与医生能力水准高低有着很大关联,同时还存在着主观性较强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医地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借鉴西医的一些优秀的技术,比如利用西医视、触、叩以及听等方法去丰富中医四诊。另外,随着医疗科技不断进步中西医二者在诊疗机械上地结合也有了很大地发展,例如借助于超声波技术可以让中医很好地观察到血液变化情况;利用脉诊仪或红外线能够使得西医意识实现切脉及观察患者肢体寒热情况等等。总得来说,在医疗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中西医诊疗技术地结合为提升疾病诊治效果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段。

3.2 中西药并用

在临床中有效结合中药与西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是哪种中药与西药结合使用能够获得较好效果,为什么会好,在目前还没有明确其机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全面了解中西药的药性。所以临床上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将中西药的药性总结为双方可以接受的药理作用,如此一来,便能够相互实现拿来主义。例如,张锡纯先生自制的麻黄联合阿司匹林汤,又如邓家刚教授提出的根据中医理论来研究西药学,归纳作用疗效,从而也能够跟西医的模式来改造中医,并应用到临床当中。周次清教授指出“不懂西医西药,难开中药处方”,其认为当前大部分患者都倾向于服用西药,所以,不可避免出现西药介入与干扰患者病情的情况,如若想确保辩证的准确性,则需要对西医西药原理进行掌握。除此之外,因为中药剂型多数都是煎剂,较为单一,虽然方便辩证,不过其不容易保存,且口感欠佳,不适合大批量生产。而在免煎剂中,其有效成分不多,且成本较大。所以可以考虑将剂型进行改变,往胶囊中装入提纯的单味中药饮片,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增减,提纯方剂成针剂直接输入,将四逆汤等回阳救逆的方剂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3.3 辩证与辩病结合

中医强调由宏观角度进行疾病诊疗,善于辩证且个体性质较为看重,但却缺乏共性考量。西医疾病诊疗上则是从微观角度着手,擅长辩病及注重共性,而缺乏个体性质考量。因此中西医二者在诊疗上可以取长补短,实现辩症与辩病的有机结合,并且这也是今后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从笔者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所查阅的文献及资料来看,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同对于辩证与辩病结合进行临床疾病治疗所取得疗效会相对于单独采取辩证或辩病更优,同时也有助于建设患者漏诊误治机率。另外,根据张京春等人研究认为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最优的模式就是采取病症结合。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已然成为了医学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从现有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大中西医结合地研究力度,并针对具体疾病努力发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从而为人类战胜疾病奠定坚实基础。

[1]王海鹰,胡宗元,陈国纲.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C]//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年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5.

[2]任志欣.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考[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32.

[3]康井学.思考中西医结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346.

[4]杜力巍.中西医结合的难点方法与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0):139,141.

猜你喜欢

西医西药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