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医疗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三率的影响

2017-04-15年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医疗

年伟

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卫生院,山东东营 257094

高血压为社区常见的慢性病,通过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够增强高血压患者的各项知识掌握能力,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提升疾病管理的总体效果。社区高血压医疗干预主要是基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特点、年龄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在健康教育与优化干预的方式下,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最大限度预防高血压患者出现不良的反应、并发症等。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循医务人员的指导,积极进行沟通及交流,互相鼓励与分享经验,在护理人员、医师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发挥“医患结合”的价值,以达到提升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对18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观察其对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社区内高血压患者186例作为观察对象,男性102例,女性84例,年龄40~83岁,平均45.6岁,病程3~35年,所有病例除外肾源性、心源性等继发性高血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1.2 目标方法及内容

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高血压患者的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够产生重要价值,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目的,即为增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与管理能力等,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

全社区和个人的参与预防工作的基础,主要是通过高危群里的教育指导以及全人群的健康教育等形式,切实发挥教育与指导的价值。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现场咨询、一对一讲解等等形式发挥教育作用,增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知识依从性,保持其对治疗的信心。

在实际的健康教育指导活动中,可以通过电话、宣传册、广播以及录像等等形式发挥教育的价值。比如可以借助讲座、健康教育画廊、专栏等实施高血压知识的宣讲。在社区中开展全面的调查活动,明确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个人需求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等等,制定针对性的社区管理对策,基于不同的目标群体设置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比如一般人群需要全面了解高血压诱发的原因,常见的发病前临床表现,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等。比如在发生头晕的情况下,需要保持静息,不能马上行动。眩晕状态下需要伸直双臂保持平衡,慢慢坐下等,预防患者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针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则需要重点了解每日饮食、生活及锻炼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高血压患者在每日定时、定量用药控制血压的基础上,还需要注意饮食中钠的摄取量,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5 g之间,多进食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日常运动中可以基于其实际身体状态适当运用,比如可以每日慢走30 min、参与太极拳运动20 min等等。积极开展人群高血压筛查,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发挥早期疾病筛查的价值,早期检验、及时治疗。

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档案设计,具体包含患者血压水平、疾病状态等。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1级且无任何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为一级管理;将血压水平处于1级且合并1~2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纳入二级管理;血压水平处于高于2级或合并3个以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并有相关疾病的患者,设置为三级,实施三级管理。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切实发挥分层管理的价值,定期对高血压患者予以随访干预,基于随访情况进行数据信息的实施更新,同时监测BMI、腰围、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变化,基于高血压实际情况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为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全年血压控制良好的纳入一级管理,一季度随访一次。血压控制不佳的高危患者纳入二级管理,每月到少进行一次随访管理,血压控制差不达标者纳入三级管理,鼓励患者自测血压,至少一周一测。至少半月随访一次,必要时转入上级医院。

2 社区医疗干预的具体内容及措施

2.1 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

高血压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方式,主要是从运动、饮食等方面加以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通过控制饮食、积极运动的方式,降低合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针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需要鼓励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且将各项非药物干预方式灵活融入到其生活中。具体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体育锻炼、戒烟、平衡心理等内容。

①控制体重:监测体重变化,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理念,不吃肥肉,不吃油炸的食品等。正常应保持BMI(kg/m2)<24 ;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②合理膳食:限制每日盐摄取量,每日食盐摄取量不能高于6 g。每日控制热量社区,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可以多进食芹菜、木耳等蔬菜,且注意每日营养、维生素的摄取。③戒烟、限制饮酒,白酒<1两/d,葡萄酒<2两/d,啤酒<5两/d。④适量运动:帮助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增加日常活动量,比如可以实施步行锻炼、爬楼梯锻炼等,每日活动参与时间需要≥30 min,每周至少锻炼3~5 d。⑤心理平衡:少生气、多交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2.2 高血压的药物干预

综合性治疗用药指导:社区医师需要为患者耐心、细致的讲解定时、定量服药的重要价值,介绍各类药物的应用剂量、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擅自停药的危害等,使患者能够明确认识到按时用药的重要意义,且能够发挥患者家属的监督价值,在患者、患者家属、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的“四位一体化”管理模式下,保证总体药物干预的效果。

2.3 社区医疗干预的工作措施

半年为期开展一次高血压健康知识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业的医师实施针对性讲解,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状态,且设置专门的问题解答环节等,发放健康教育卡片,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

通过18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医疗干预,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高钠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心理平衡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有明显的提高。通过控制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戒烟限酒、合理的科学运动并自我管理情绪,保持心态平衡上以及规律服药,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的治疗率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在医疗干预下,通过药物、非药物的治疗和控制,血压控制指标在干预后较干预前有了很大改善,血压控制及时、平稳,相应的高血压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应减少,患者致残率、死亡率降低,从而医疗费用相应降低。

3 讨论

通过社区医疗的干预,使辖区内居民对高血压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提高了疾病的知晓率;高血压患者学会自我健康干预的方式,且在健康的生活状态、积极的生活理念下,预防血压水平的生生,降低患者自身并发症发生率。每个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的随访治疗干预方案,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病情和高危因素,认识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因而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

[1]殷桂珍.社区卫生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6):206-207.

[2]刘红.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15):89.

[3]郝伟荣,黄芳.社区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2012(12):666-667.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医疗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