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

2017-04-14田晓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流

田晓婧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

田晓婧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该在厘清跨文化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

作为一门世界性的通用语言,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而喻。大学英语教学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各种通讯手段的进步使得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单凭语言交流已不足以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文化已经成为国际交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在向英语学习者进行纯语言技能教授的同时,兼顾文化导入。使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国文化来拓展视野、提升文化修养。这种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需要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不能脱离具体的民族文化而独立存在。在现代社会中,语言的直接交流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直接实现方式,交流的双方如果不理解对方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势必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非常大的障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正确地处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加强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要素的导入。以先进的跨文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目标文化,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话题、语境以及文化背景下,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从而培养出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综合性英语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又要重视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的结合,将语言知识的讲授放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以促进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文化交流和发展本土文化的需要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流,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其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和标准。因此,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英语日常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跨文化英语教学来满足当前国际文化交流对于跨文化英语人才的迫切需要。

学生通过对外语材料的学习来认识和理解目标语言的民族文化,不仅能够使其受到目标语言文化的熏陶,感受目标语言民族文化和自己母语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其能够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自我、求同存异,以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活跃于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教学,要在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清晰认识的前提下,将文化教学融入日常的教学环节中,这是发展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三)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的跨文化、跨国界、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发展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世界市场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国际型的语言交流综合人才的巨大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改革,并成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国家,将本国与世界各国、各种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对话和交流,当作促进经济发展、迎接国际化挑战的一项重要战略,大学正是实现这一战略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最后,英语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载体,尖端的科学技术都以英语来表达其创新性思维和研究成果,并且在科技国际化交流的过程中也伴有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英语教学要顺应这一潮流,在语言技能的讲授过程中注重文化的导入,而跨文化教学不仅能够将异质文化进行传播和融合,而且在促进国际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培养出能够进行跨地区、跨国界交流的综合性人才,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强世界各国间密切联系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来看,“哑巴英语”和“流利的傻瓜”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在进行英语交流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横跨在交流双方之间的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遵守语言规则,而且也需要遵守语言交际方面的文化规则,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跨文化教学却是我国英语教育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许多问题:

1.跨文化教学目标不甚明确。目前,虽然我国大学生在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方面和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是读、说、听、写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偏低。例如,在词汇量方面,我国大学毕业生基本的词汇量要求为4500字,达到英语四级水平,这个词汇量要求和日本、俄罗斯大学生最低词汇量标准的5900字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除了词汇量,我国大学生在入校时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其他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罗马尼亚在大学教育中没有开设公共英语课程,而是直接开设专业英语,英语专业系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之间在英语技能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距。而我国大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学习公共英语,在考完大学英语四级后,很多大学就不再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整体上目标设定较低,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在很多大学更是没有被列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对于跨文化英语交际的概念认识不清,他们对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教学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对学生教授异国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的层面。

2.跨文化教学内容比较匮乏。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大纲》虽然提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教学要求,但是却没有形成完善的文化教学体系。因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无章可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英语教学取得的文化成果当作英语教学的文化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穿插地、零散地讲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毫无体系可言,显然无法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明显的效果,学生也很难从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另外,在英语教材方面,也没有着眼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英语教材。在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材中,大多都是介绍西方文化和社会背景,很少出现跨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很少有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出现在大学公共英语教材中。并且对于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介绍也比较匮乏,这对于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产生了负面影响。

3.跨文化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普遍使用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灵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讲授法,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文化教学的实施。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推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认知法等普遍被大学英语教师所认识和了解,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却没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另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对单词、语法、翻译等方面知识的讲授,对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材料、学习跨文化知识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正确的引导。课堂上填鸭式、灌输式地讲授亦不鲜见,从而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丧失,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因素。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跨文化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因素。一些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知识缺乏和文化意识淡薄,并且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导致他们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的教授,在跨文化教学理念方面比较匮乏。我国跨文化教学理论研究和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实践探索的广度都不足,从而使得我国跨文化英语教学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经常只是简单地讲授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没有完整的文化教学体系对文化进行深入的解读。

2.学生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也是影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缺乏对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对文化知识的认知仅停留在表层,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也比较肤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够正确地处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并且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功利心,将英语学习当作应付考试、毕业求职和出国留学的一个手段,因而不重视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异国文化的学习。

我国大学生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他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因而在大学期间学习大量的西方文化和思想,对其已有的文化定势必然产生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对中英两种文化之间差异性的深入理解,这种冲突也会影响跨文化英语教学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以着重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知识、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其中语言教学包括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文化教学包含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学习和跨文化实践。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同时通过英语教学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母语进行反思,对母语和英语的共同规律、两种语言的文化构成能够充分地了解。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体验英语国家文化,反思本民族文化,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调节和解决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问题。

(二)教学原则

在教学原则方面,大学跨文化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互动性,在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英语跨文化教学。除此之外,文化教学的平衡性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也是大学跨文化英语教学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不能够拘泥于某一种方法和教学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对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打破我国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的固定模式。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方面,在适当应用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传统认知学派的教学方法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应用交际法和直接教学法。交际法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实际教学的首要位置。跨文化英语教学应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以真实、地道的英语语言材料为基础,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将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实际的交际过程。在确定跨文化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交际需要来设定,创造出符合现实需要的跨文化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另外,在课堂实际讲授时,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结合,对比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使学生对语言形式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所谓直接教学法,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对目的语言直接学习、直接理解以及直接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将母语和目的语等同起来,直接应用英语思维对语言材料直接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实物展示、游戏以及动作等多种直观的动作进行教学,不详细讲解语法知识,将重点放在口语交际和材料上,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2.采用研究型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以及实际的机会,为学生构建出较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运用该方法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怀疑,自己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发现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优势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到英语语言文化的魅力,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并能够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和批判,从而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不断地拓展思路,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构建起面向国际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2] 张换成.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4(1).

[3] 商金芳,李清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3(3).

[4] 杨芳.中西方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外语教学中克服思维方式差异影响的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5] 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6] 徐慧娟,曹军,蒋道华.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宿州学院学报,2013(12).

(责任编辑:刘北芦)

田晓婧(1981-),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构建”(项目编号:JG15DB147)的研究成果。

2017-04-05

G648

中图分类号A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交流
情景交际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交际羊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