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建设研究

2017-04-14华晓芳

关键词:创业项目载体育人

华晓芳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建设研究

华晓芳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有了许多巨大的改变,并且为社会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同时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为我国的经济注入新鲜的活力。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创新创业载体及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研讨,提出高校进行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的方法,为促进大学生顺利进行创业提供有效的借鉴。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在于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但是许多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存在教学方法不正确、教学内容理论化严重、学生实践机会过少等不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无法实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需要遵守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建设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增加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和经验,使学生可以顺利进行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完成人生目标。

一、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的内涵与特点

(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的定义,因领域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官方认为,创新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以此能力为主要宗旨的教育。创新的概念对促进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和目前的教育研究保持一致。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只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创新教育的时候,应摒弃原有课堂灌输式的教育,这样的灌输式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创业创新只有文字上的了解,能背下来创业创新的定义,但对创业创新的实质却无法掌握。如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产学研相结合,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创新,突出的是学生意识上的改变,而不是日常学习任务中,一种科研方法的创新,这种针对于科学研究上的创新,局限小,思路窄,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使学生无法进行反思自身的不足。而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准确确定未来奋斗目标的能力;专注进行自己所创的事业,坚持到底的能力;敏锐地观察到外界隐藏商机的能力;发展潜在客户的营销能力;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在创业教育内容的设定上,要设计出能够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使学生思维更具开放性的课程。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员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通过创业教育,可以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让教育者不仅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不断思考,对其他领域,如经济、文化等领域也有很多的涉及,这样一个对创业教育方法和内容不断创新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进步,才是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不但需要丰富学生的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可以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特别是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创业意识,使其可以积极接受创新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更多有关实践的技能和经验,创造出更多促进企业与社会发展的物质,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需要紧握创业和创新这两大点,然后设计有关创新与创业的教学方案。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可以不断探求新的知识,并且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创新方案设计中,要想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学生需要对创新创业具有较强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打破课本的限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二、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思路

(一)创新创业体系的设计原则

修改并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总结目前的教学资源,为高校进行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提供足够的条件,使大学生可以进行创新创业,完成自己的创业目标。

1.与传统教育体系相结合。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体系的设计与建立,需要和以往的教育体系、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实现育人的目标。在体系当中主要包含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种。普通的教育,主要进行培养学生的智力、品德、体格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而职业教育,则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偏向职业的知识,使大学生可以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要,可以在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的教育不断发展,这种教育已经开始逐渐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可以和社会系统更加融合。在以往的教育模式当中具有一些不够完善的理论,因此,需要通过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实处,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直接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2.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社会要进步,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并且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才能使社会和国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现阶段,高校分为普通类大学和研究性大学。普通的大学重视自由,研究性大学重视科学研究,两者有一定的区别。普通大学重视对社会的服务功能,主张根据社会的发展,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后者则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张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使学生可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对大学生来说,需要拥有先进的创新理念,接受有效的教学方法,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大学教育需要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设计完善的教学计划。另外,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面对广大的学生,因此,需要在教学方式、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学生可以提高自身思维的开放性,理性应对所遇到的问题。

3.一致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灌输,而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和经验,使其成长为先进的人才。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要想提高人才的数量,就不能只是暂时性地执行,而是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其与专业学习保持一致性。研究性的大学的教学重点,不仅仅重视学术研究教育,其在教育体系设计上具有许多不同。这是由于高校的地理位置会使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其实践内容也就不同。因此,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的时候,就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同时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人才培养计划方面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同的实践目标,并且选择不同的实践项目,促进创新创业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创业体系的设计思路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这是由于其不仅包含着学科发展的内容,也包含培养学生社会意识行为的内容。而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就需要从教育和扶持这两方面进行努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意识的形成。同时要想使学生拥有远大的就业意识,就需要给予学生专业的教育培养,并且为其确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育人载体实施的过程当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提高自身的能力。另外,高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相关机制,去鼓励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给有创业想法和欲望的学生指出明确的前进方向。当学生获得一定成绩时,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表扬。如果学生处于创业失败的时期,则要进行鼓励,使其进行反思,积极进行创新,完成自己的创业目标。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坚持创新创业,逐渐丰富自我,提高自身的发展技能。

三、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策略

(一)打造创业模拟实训载体,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

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打造有效的创业模拟实训载体,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方向。因此,高校需要根据社会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建设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使学生提高对创业的兴趣。高校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模拟创业进行竞赛,各个高校可以单独进行比赛,然后选取优秀的队伍参加全国性的竞赛,使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可以以创业竞赛为题进行科研立项,使高校可以集中资源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对创新创业的教育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其次,可以对实训进行模拟和体验,使学生得到实践的经验。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设置训练板块,提供系统性的教学,并且给具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进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平台当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践行创业计划之前,进行模拟体验项目进行的过程,这对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创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最后,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班,使大学生在培训班当中学会许多进行创业的经验和技巧,也可以在教师的安排下定时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当中,学生可以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完成自己的创业项目,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提升。

(二)打造创业项目实验载体,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项目

只有打造针对性的创业项目实验载体,才能使学生顺利进行创新创业。因此,高校需要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打造创业项目实验载体,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成。首先,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理念的经验,为学生选择最佳的创业项目,而年级辅导员则可以进行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实际能力,向学生推荐对应的项目,并且加以创新,使学生参与的兴趣得以提升。其次,针对有风险的创业项目,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平台,邀请投资风险管理专家来校对项目进行指导和评定,对学生创业给予帮助和鼓励,确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同时需要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为其选择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最后,高校教育者需要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足够的硬件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办公室,并且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配备对应的设备,使学生可以有条件探索更多的创业项目,完成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的目标。

(三)打造创业企业孵化载体,使大学生可以顺利进行自主创业

在高校当中打造创业企业孵化载体,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成功创业,所以,高校需要及时集中自己的力量进行,为学生创造的创业企业孵化基地。第一,高校需要进行组合学校内外的资源,使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创新创业的角色,完成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第二,高校可以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服务,并且扩展自己的服务范围。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可以将其公布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创业信息,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信息的需求。第三,对于条件比较好的高校,可以为学生建设创新创业咨询室,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专业的服务。通过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并且可以更加有动力进行接下来的创新创业项目。第四,高校在完善创新创业支持对策的同时,可以给学生设置对应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对应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高校可以通过自己的平台,以高校作为一个担保,帮助学生向社会进行众筹,帮助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在社会上的推广,使教研成果有效发展。第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可以为学生开放实验室的资源,使学生可以合理应用实验室进行科研创造。而实验室教师可以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竞争力,使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现在,我国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载体的发展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帮助越来越多的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完成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然而,许多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载体和平台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因此,高校需要大力集中自己的力量,进行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打造创业模拟实训载体,打造创业项目实验载体,打造创业企业孵化载体等措施,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力大幅度提升,创业机会大幅增长,为学生进行实际创业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1] 张毅,石玉,李兴桃,王军娥,侯雷平.农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本科生寿光创业实践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5(10).

[2] 何维芳.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运行机制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S2).

[3] 韩照祥,朱惠娟,李强.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培育创新创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

[4] 温海珍,李思虹,邝嘉乐,陈镇鹏.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现状及实现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5).

[5] 孙芬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

[6] 詹丽萍.实践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7] 蒋庆良.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研究[J].读书文摘,2016(12).

[8] 张玉萍,成玉芹,赵瑞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研究[J].才智,2016(3).

(责任编辑:彭琳琳)

华晓芳(198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2017-04-15

G647.38

中图分类号A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载体育人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