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绍一种脂肪染色
——油红滴染法

2017-04-14徐明堂张秀智张淑艳赵焕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油红盖玻片戊醇

徐明堂,张秀智,赵 静,张淑艳,陈 琛,杨 帆,赵焕芬

介绍一种脂肪染色
——油红滴染法

徐明堂,张秀智,赵 静,张淑艳,陈 琛,杨 帆,赵焕芬

脂肪染色;滴染法;浸染法

油红染色在病理科作为脂肪特殊染色应用,传统方法一般为浸染法。根据本科室的工作情况,实验改用滴染法,配成的工作液也可以重复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油红液:1 g油红,溶于纯异戊醇或无水乙醇100 mL。工作液:取储存液1 mL(VP管),加2~3滴蒸馏水,混匀,形成悬浊液,密封,2 000 r/min离心10 min。

1.2 标本 常规冷冻切片,包括甲状腺组织、胆囊、乳腺组织、子宫、卵巢肿瘤等129例。

1.3 仪器耗材 微波炉(美的家用型MP23C-BF,输出功率600 W),密封性良好的染色盒,盖玻片,水溶性封片胶。

1.4 操作方法 (1)常规冷冻切片(7 μm厚)。不能当日染色的于-20 ℃冻存,冻存不超过5天。(2)染色时取出切片、恢复室温,平放,上滴加工作液离心后的上层液,上封盖玻片,置入密封的染色盒内,计时12~13 min。(3)去除盖玻片,直接自来水浸洗,去除多余染液。(4)滴加苏木精染液1~2 min,流水浸洗。(5)常规盐酸乙醇分化及氨水返蓝。(6)阴干。水溶性封片胶呈胶冻状,置微波炉最高功率作用5~10 s,由胶冻状变为液态后,封固。

2 结果

脂肪成分:细胞内中性脂肪呈红色颗粒,而大的脂肪团块则呈大的红色团块。在背景上还可能出现一些油红析出的絮状物或颗粒,核呈蓝色(图1、2)。

3 讨论

脂肪染色实际操作、文献介绍基本上是浸染法,并且在改良的染色方法中,多是降低乙醇的浓度,并且要求染色前过滤[1-3]。本文介绍的滴染法基本上遵循了这种思路,但采用了滴染法,节省了试剂,可重复使用,操作简便,该方法也可以用以培养爬片细胞的脂肪染色。

图1 卵巢肿瘤:A.HE染色;B.油红O染色,滴染法 图2 培养细胞的脂肪染色,细胞内脂肪呈大小不一颗粒,油红O滴染法

3.1 配制油红饱和液 脂肪染色的原理是利用了油红O溶于脂质的特点,从溶液中转移到组织的脂肪成分中,使其呈油红的颜色,该过程是从染液介质转移到组织脂肪介质的过程,两种介质之间油红浓度相差越大,则转移渗透速度越快,组织脂肪内渗透汇集的油红量也越多。脂肪内油红量越大,呈色越浓艳,因此制作出乙醇或异戊醇的油红饱和液,无疑是提高染液中油红浓度的最佳方法。

用无水乙醇或异戊醇溶解油红,使之呈完全溶解、游离,并且可做为原液长期保存。制作工作液时,原液加水,实际上就是降低乙醇浓度,使油红溶解度降低,并趋于相应乙醇或异戊醇浓度的饱和状态。饱和后,多余的油红将析出;也只有油红析出了,才标志着染液中油红浓度达到了饱和状态。由于无水乙醇或异戊醇本身也会溶解组织中脂肪,所以原液中加水,降低其浓度,也降低了其溶脂能力,防止组织中脂肪的溶解,所以原液加水非常必要。但饱和析出的油红成固体颗粒状,使染液呈悬浊液状态,用这种状态的染液做脂肪染色,虽能染出组织中脂肪,但背景会沉积很多大小不一的油红颗粒(呈黑色),如果颗粒太多,就会影响镜下结果观察。文献中提出的过滤方法,实际上就是过滤掉析出的油红颗粒[4]。

3.2 离心取代过滤及注意事项 如果配制较多的工作液,进行过滤是可行的,但量少时进行过滤,实际效果不佳。而离心取上层液对配制少量染液也不错。油红饱和状态的工作液,离心时油红颗粒沉淀底层,而上层液将是饱和无颗粒油红液。工作液量少时,无法进行浸染,只适合滴染。但滴染过程中又会面临染液挥发问题。染液挥发实际上挥发的是溶剂:乙醇或异戊醇。本已饱和的油红液,由于乙醇或异戊醇挥发,再次析出,将直接沉淀到组织表面,同样影响结果观察。所以阻止染色过程中染液挥发具有必要性。本科室用盖玻片封盖及置封闭的染色盒中,正是基于该认识;如果用95%乙醇滴到盒盖周边,封闭效果更好。在用盖玻片封盖时,滴加的染液量要充分些,让盖玻片能够浮在液面上;量少时会紧贴在组织表面,不利于染色完毕后移除盖玻片。

3.3 重复使用 1~2 mL的工作液,可直接在2 mL的VP管中配制,配制完成或染色剩余者密封,阻止乙醇液或异戊醇挥发,油红悬浊液可以保持数日。使用时仍离心取上层液,进行染色,效果无变化。

[1] 王德田, 董建强. 实用现代病理学技术[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2:114-117.

[2] 中华医学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62-163.

[3] 汪 伟, 张 萍, 邹玉蓉, 等. 介绍一种改良的肾组织脂肪染色技术[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0,26(3):377.

[4] 熊红梅, 兰玉华, 邱晓明. 脂肪染色的改良及应用[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2,19(1):72.

时间:2017-2-27 10:1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170227.1015.062.html

河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石家庄 050051

徐明堂,男,副主任技师。Tel: (0311)85988122,E-mail: xmingtang@126.com

R 361.2

B

1001-7399(2017)02-0221-02

10.13315/j.cnki.cjcep.2017.02.028

接受日期:2016-10-10

猜你喜欢

油红盖玻片戊醇
一种环戊醇脱氢制环戊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超交联树脂的制备及对异戊醇的吸附性能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改进
糖耗速率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异戊醇合成的影响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标本
从一道试题再说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脂蛋白肾病肾脏组织油红O染色方法改良
废弃食用油和正戊醇混合物的柴油机可持续环保燃烧方法
湿片封片技术在临床微生物镜检中的应用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影响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