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应对路径研究

2017-04-14颜凯利蒋定福徐宏慧杨雨婷杜睿

现代交际 2016年24期
关键词:手机依赖现状大学生

颜凯利+蒋定福+徐宏慧+杨雨婷+杜睿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全面覆盖,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人们因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手机依赖现象。其中,大学生群体普遍对手机依赖程度较高,甚至出现手机成瘾现象。在校园里、课堂上……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愈演愈烈。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原因,逐步构建其应对路径,从而倡导大学生加强自我约束、缓解手机依赖现状、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依赖 现状 应对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02-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各种移动手持设备的风靡全球。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截至2016年8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3.09亿户,4G用户占比过半,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近800M,手机上网流量占比近九成。[1]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和乐趣。与此同时,手机的使用也对个体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导致人们出现消极的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随着手机功能日趋多样化与高端化,手机依赖现象逐渐普及。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上升,甚至有人已经出现手机上瘾的症状,时刻“机不离身”,对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马路上,地铁里,随处可見“低头族”的身影。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一)手机依赖的定义

随着“手机一族”队伍的不断壮大,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悄然现身。手机依赖症又称为手机成瘾、手机滥用综合症、手机问题使用等。手机依赖症指个体由于无法控制自己而过度依赖使用手机,导致心理或生理不适应并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一种行为成瘾现象。[2]它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而大学生群体是其主要关照对象之一。手机成瘾和上网成瘾本质一样,但它却更具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人的生理、心理危害更大。手机成瘾者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无法自控;二是无法正常使用手机时会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三是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

(二)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现状

为了解国内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麦可思公司在2014年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开展了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高校,九成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超过九成会带手机去上课。他们机不离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15%的本科生平均每节课使用手机时间超过30分钟(211本科生:16%,非211本科生:13%),这部分学生几乎是整节课都在玩手机。调查研究显示,课上使用手机的学生中,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的学生占70%,玩游戏看视频或听音乐的占45%,获取新闻资讯的占43%,另外还有23%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辅助学习,如拍摄PPT、录音等。与此同时一份对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被随机发放问卷的同学中,如果离开手机,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内,36%能忍受一天。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对手机严重依赖。如果忘记拿手机,17.1%的人感到焦虑不安,46.4%的人则感到不适应。在手机充电时,70.7%的人偶尔玩手机,18.3%的人经常玩手机。

再观之国外,2015年的全球知名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咨询公司盖洛普刚刚发表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在1个小时内会频繁地查看自己的手机。81%的受访者表示,除了睡觉,他们其他的时间都离不开手机,还有63%的受访者表示,睡觉的时候,也会把手机放在自己的身边。由此可以看出手机依赖症人群不仅只存在于中国,手机成瘾现象有着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智能产品的不断普及,手机成了大学生娱乐,社交,外出的重要工具。即使在课堂上,学生玩手机也已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他们用手机聊天或者玩游戏,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严重影响了听课效率与授课效果,并对学生的学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过多的使用手机严重地影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从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他们的部分生活空间,让原本忙碌的大学生更懒于或挤不出时间来升级自己其他方面的技能,更有甚者是沉迷于虚拟的网上世界,与现实生活脱节。大学生与手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调和,已成为很多大学课堂都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的成因

1.客观环境因素[3]

(1)手机功能多样化。在现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手机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功能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包含社交、娱乐、词典、音乐、地图、小说阅读等多个方面,并且都被大学生们广泛使用。同时,手机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甚至有替代传统上网模式的趋势。如今,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人手一机或多机”,当他们频繁的刷着微博朋友圈时,对手机的依赖也逐渐加重。

(2)交往方式网络化。在网络时代下,网络化的交往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人交往的主要方式。人们利用互联网工具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递语言符号,表达情感,交往双方相互“在场”,进行实时互动。这种方式尤其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偏爱,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无话可说,即使是面对熟悉的朋友。他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沟通与交流,克服时间、空间以及自我心理等多方面的障碍而进行互动,逐渐加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3)生活方式自由化。踏入大学,大学生生活的自由空间明显大于初高中,在这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下,学校的纪律约束不如中学时代严格。因此,大学生对时间支配有更大的选择性。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缺少对学习和生活的规划,常常产生迷茫感,极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并且,大部分学生异地就学,脱离家长其的管控,于是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手机上,为手机成瘾提供时间上的可能性。

2.主观心理因素

(1)自我管理意识淡薄。在经历了中学长时间单调高压的学习生活,相比而言,大学生活轻松而自由。而且,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不成熟,缺乏自制力,自我管理意识淡薄。常常受到外界的诱惑,对所处的群体有强烈的依赖感,容易随波逐流而产生从众心理。而手机作为他们过去所不能经常接触的高科技产物,如今可以自由支配,容易导致使用过度。

(2)手机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通过手机通话、短信和各种社交软件的功能,可以快速便捷地与他人联系。并且,手机上还涵盖了游戏、GPRS、音乐、摄影等众多功能,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手机成瘾现象普遍存在。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的构建

医学上对手机依赖综合症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从患者自身出发,希望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现实的人沟通接触,改善性格缺陷,并通过自我约束,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等。[4]然而,对于刚从压力颇大的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的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低,大多自身无法主动的完成对使用手机时间的控制。

因此,在基于对导致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客观与主观因素的研究基础上,从“因”出发,分析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角度与客观约束的成因及改善方式,获取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可行性路径,从而构建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模型(如图1)。

图1 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模型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的分析

在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时,大学生自身对手机戒瘾的态度是关键。因此,需要加强大学生本身对手机依赖的了解度(即培养大学生本身对手机戒瘾的接受度)。在此基礎上,从家庭、学校等各方面注意并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大学生主动的培养自身的自控能力并保持良好心态。当戒瘾趋势逐渐形成的时候,大学生本身的社交心理以及从众心理也会随之加强大学生手机戒瘾的主观接受度。

除此之外,还应对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即可实现改善的客观因素)进行优化。可实现改善的客观因素主要为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客观约束以及政府对手机APP的监管和运营商对APP的开发性质引导。客观因素的存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手机戒瘾,对已具备自我约束能力的大学生的心理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手机戒瘾的接受度。

客观约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同时,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客观约束的进一步完善与增强。总的来说,客观约束与自我约束相辅相成,对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大学生在课堂、讲座等本应学习的时间机不离手有极大的帮助。

(三)手机依赖应对路径的应用

(1)高校。高校是大学生数量最多的社会环境。在手机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工具情况下,大学生手机成瘾成为很多高校的困扰。因此,高校为应对这种情况,除了相关的监察及奖惩制度外,还应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分散大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减少其使用手机的时间,尽量做好辅助培养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工作。

(2)家庭。家庭是教育孩子最初的地方,也一直肩负着培养一个孩子的重要责任。然而,如今大学生回家通常一天到晚对着手机,缺少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缺乏沟通的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因此,在家里,家庭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大学生能够感觉安全地倾诉自己的想法,保持良好的、乐于在现实中接触人的积极心态。

(3)政府。目前社会上缺少APP相关的政策来限制手机APP内容和形式的发展。手机APP呈现多样化趋势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对APP的安全及实用性进行检测,限制具有成瘾性质的APP或APP相关功能。

(4)手机APP开发商。大部分手机APP的目的是为了吸引用户,并且能够拥有长期用户。因此,手机APP的多样化,以及利用心理学设置的环节使得大学生沉迷手机。因此,手机APP开发商应更多的考虑大学生健康问题,开发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APP。

三、结语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手机快速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手机上瘾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自身以及外界的约束力,从自我和客观环境出发,合理使用手机的同时使手机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做“低头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8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c5295254/content.html,2016-09-26.

[2]郭欢.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成因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208-209.

[3]杨萌.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J].亚太教育,2016

(01).

[4]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

(02):138-139.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the full coverage of the Internet, the rapid spread of smart phones, people due to excessive use of mobile phones and mobile phone dependent phenomenon. Among them,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rely on a high degree of mobile phone, or even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 the campus, the classroom……bow to play mobile phone phenomenon intensified.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s and its reason, and gradually builds its solution,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self-restraint, ease the dependence of mobile phone, develop good habits of rational use of mobile phon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current situation; coping path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现状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