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文化消费分层

2017-04-14黄铁蓉

现代交际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文化资本大学生

黄铁蓉

[摘要]借鉴消费社会学分层理论,在全球化视野、中国社会转型和阶层结构定型的大背景下,观察和分析家庭经济状况阶层化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统计方法,经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提供的,其家庭经济状况分层化;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观念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现分层化。作为家庭消费的延伸,大学生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层的缩影,家庭消费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 消费分层 消费分层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00-02

一、引言

1985年,“文化消费”一词在消费经济研讨会上第一次被提出,之后几年文化消费逐渐发展为消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阶层结构定型化的历史时期,文化消费空前繁荣。在此背景下,我国各个阶层和身份群体的文化消费方式差距日益扩大,出现了文化消费分层现象。消费者是社会人(彭华民,1996),因而必然受到社会和周围群体的影响,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个人消费的联系最为密切,个人消费的过程必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具备一定的独特性。近年来,家庭对大学生消费分层的影响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王宁,2001)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个人消费行为具有模仿性,即消费的示范效应。显然,大学生的消费分层与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大学生消费分层现象成了社会分层现象的缩影。鉴于此,依据消费分层,研究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影响,不仅使文化消费研究理论更具针对性,而且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健康、合理消费。

二、文献综述

社会分层理论历来就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把阶层因素引入社会分层的范畴也开始得到学界的重视。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韦伯、凡勃轮、布迪厄等的社会分层理论。(王琪、张文宏,2015)韦伯首次将消费和阶层地位明确联系起来,认为经济、声望、权利等维度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比如声望影响地位,而地位群体的主要标志是消费和生活方式。(凡勃伦,2004)消费引起阶层竞争,较高阶层炫耀他们消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炫耀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低层社会地位的人因羡慕他们而不断模仿他们的消费模式。布迪厄在《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1984)一书中指出,经济资本是影响个人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一位消费社会理论家让·博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了“符号价值”的概念,认为“符号”已经贯穿了消费活动,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等。由是观之,消费社会中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消费活动必然导致阶层差异。国外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并不多,最早有关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是2006年比利时消费组织信息和研究中心对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作的一个研究,该报告指出,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受到家庭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学者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依据西方社会学理论,国内消费社会学者围绕消费与社会结构、阶层地位的关系做了相关研究。有研究指出,在消费存在与社会结构中,消费的分野就是社会地位的分野。(王宁,2001)显然,阶级区分并不会因为大众消费消除,相反,阶层化导致了消费分层。上述研究揭示了社会阶层化与消费分层的关联性。在这一思路下,还有一些学者开始着眼于家庭因素对个体消费分层的影响。其中,从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角度来研究消费分层的较多。另有研究指出,家庭收入分层对消费方式影响明显,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有更多机会享受消费。这说明经济因素影响消费分层。从家庭视角研究大学生消费的较多,可以归结为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大學生的消费存在差异性。其中,有研究指出,家庭经济地位的差别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分层。学者梁前德(2009)认为,大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家庭收入分层决定着大学生的消费分层。而针对大学生文化消费分层化的研究凤毛麟角,仅有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中国大学生群体内部文化消费出现分层(孟蕾,2014)。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收入越高,越重视消费品位和消费文化,对文化消费投入更多。(王琪、张文宏,2015)大学生的消费分层与家庭的社会阶层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赵函、程毅,2016)鉴于此,本文借鉴消费社会学分层理论,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家庭收入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及其分层化。基本研究假设有三项:假设1,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层化;假设2,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相关且出现分层化;假设3,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相关且出现分层化。

(二)数据样本和分析变量

样本特征:为了详细了解家庭收入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关系,依据抽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原则,注意学校的分布,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6年3月至4月对西安市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的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考虑到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大学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因素,为保证数据有效性,调查以二、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3份,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96%。

因变量:作为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消费过程。文化产品消费具体指文化用品、体育健身用具、书刊、报纸、音乐、电子产品、工艺美术品;文化服务消费则包含教育、网络、旅游、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消费。顾名思义,大学生文化消费指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要对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文化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满足程度,从量的方面反映消费者文化消费在某一时间上的水平。本文选取家庭月收入、平均月文化消费作为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分层化测量指标。消费观念影响消费分层,消费观念反映消费群体对消费品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据此,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反映大学生消费者喜欢何种文化产品或服务,其分层化测量指标为大学生文化消费类型。综上所述,本文将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观念作为因变量来研究与自变量家庭经济状况的关系。

自变量:布迪厄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经济资本是影响人们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Bourdieu,1984)。除了社会舆论和教育机构,家庭承担着文化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传递功能。据此认为,家庭经济资本的分层化必然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故以家庭经济状况为自变量研究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相关关系。这里使用家庭月收入作为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分层标志。

四、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阶层化检验

大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有父母提供、奖学金、勤工俭学、贫困助学金等。在193名大学生中,有174名的主要经济提供者是父母,这占被调查人数的90.2%;奖学金获得者占1.6%;勤工俭学者占2.1%;贫困助学金获得者占5.2%。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经济状况多样化。不同学者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标志研究了大学生文化消费,有的用家庭财产总量,有的用家庭年收入,也有的用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本文采用家庭每月收入作为大学生家庭收入的分层标志。

数据表明,家庭月收入在10000—1000元之间,显然差距很大。根据调查问卷,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参照国际上通用的五分法,大学生家庭月收入的统计分布如下:低收入家庭(每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2%,较低收入家庭(月收入1000—4000元)的大学生比例为30.1%。中等收入家庭(月收入4000—7000元)的大學生比例为22.3%。较高收入家庭(7000—10000元)的大学生比例23.3%。高收入家庭(月收入10000元)的大学生比例为19.1%。很明显,整体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态势。

(二)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相关性检验

用交互分类法分析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与家庭月收入的关系。数据表明: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也大体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状态,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较低,而生活条件好的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相对较高。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25%;中高收入家庭(7000—10000元)的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在300—500元的占总数的43.5%,而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同水平的消费人数仅占总数的4.3%;高收入家庭(10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平月文化消费500元以上的百分比高达46.2%。这说明受家庭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呈现分层化。考虑到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与他们的家庭每月收入为定序变量,所以我们采用Kendalls tau-b分析法验证,发现它们的相关系数为34%,可估量的标准误差为0.056,相应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这表明大学生平均月文化消费与其家庭月收入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关系

采用交互分类分析法研究大学生文化消费类型与家庭月收入的关系。数据显示:总的看来,无论是来自于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都有经济实用倾向,其中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占85%。具体来看,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还倾向于追求个性和品牌,占总数的百分比远远高于中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同类的百分比,这表明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同而呈现分层化。由于大学生文化消费观念是定类变量,家庭月收入属于定序变量,故采用Contingency Coefficient分析法,发现相关系数为43%,相应的显著性水平sig(significance)=0.000

五、研究发现与教育建议

依据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父母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分层化;大学生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观念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现分层化现象。大学生文化消费分层现象影响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影响更大。因为大学生消费分层是社会分层的缩影,所以家庭消费教育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地位。父母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有示范作用。为了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加强家庭消费教育非常必要。除了学校教育,社会的舆论影响,父母要帮助大学生端正消费伦理价值态度,积极提高家庭生活文化品位,家长自身要做好示范,在生活中以己为范坚决反对攀比、讲排场、过分追求品牌;家长要理性处理大学生的各种消费要求,不能助长他们的自私任性;要注重引导家庭消费适度合理,量入为出、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大学生的消费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Baudrillard J.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M].London:Sage,1998:41-80.

[2]Bourdieu P.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M].London: Rouledge,1984:467-484.

[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36.

[4]梁前德.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消费的实证分析[J].江汉论坛,2009:134-135

[5]孟蕾.中国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化[J].兰州大学学报,2014(06):59-67.

[6]彭华民.消费社会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8-11.

[7]王宁.消费社会: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2-88.

[8]王琪,张文宏.社会转型期城市阶层的阶梯消费[J].重庆社会科学,2015(09):64-71.

[9]赵菡,程毅.家庭经济、文化资本与大学生消费分层-基于上海四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124-130.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文化资本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文化资本视阈下英国绅士教育研究
学校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学校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