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柔、用柔、柔实力

2017-04-14叶自成

社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哲学老子

摘 要: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及从中延伸的柔实力,是老子治国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柔弱在《老子》一书中有五种不同的含义;“柔弱胜刚强”并非力量弱小胜力量强大,“柔弱”是力量的柔性使用;老子提出的“柔”概念实质上是一种柔实力;在中国历史上柔实力有丰富的实践。柔弱与刚强,亦如一阴一阳,一正一奇,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两个方面,刚柔并济是正道。柔实力可以为今天国家治理和天下治理提供有益的思想基因。

关键词:老子; 政治哲学; 柔弱; 柔实力

中图分类号: B223.1;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3-0118-12

作者简介: 叶自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1)

一、老子“柔弱”的五种含义

“柔”,上矛下木,植物初生而嫩的形状,与刚相对。《说文》解释说:“凡木曲者可直也,直者可曲,曰柔。”可以理解为既可曲又可直者;“弱”,两把弯曲的弓,弓内的羽毛,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指气力小,势力差。与强相对。柔与弱合用,通常指体弱,易感疲劳易得病;与刚强相对。延伸为软弱,不刚强;柔软,不坚硬;柔和谦顺。

“柔”、“弱”、“柔弱”是老子的治国理政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经》中,共有9章14次使用了柔、弱或柔弱的概念。分别为:

(1)弱其志,強其骨。(3章)

以大道之德善使百姓的意志柔软而有韧性,使百姓的筋骨更坚强。

(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

圆融气质以致柔順随和,能像婴儿一样吗?

(3)将欲弱之,必固强之。(36章)

想要削弱敌人,必须暂且让它觉得自己很强大;

(4)柔弱胜刚强。(36章)

力量的柔性使用往往能战胜力量强大的对手

(5)弱者道之用。(40章)

大道是柔弱之体之本,柔弱是大道之用之术。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水是天下最柔韧的物体,却能行走穿行于天下最坚强的岩石之间。

(7)守柔曰强。(52章)

坚守大道的“柔弱”之用,才是真正的强大。

(8)骨弱筋柔而握固……精之至也。(55章)

婴儿筋骨都很柔软但拳头却握得很紧,是因为婴儿体内充沛的精力所至。

(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76章)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韧灵活,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僵硬了;

(10)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76章)

草木生长的时候枝干柔嫩,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

(11)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

所以,显示顽固强硬往往是死亡的伙伴,柔韧灵动才是生命力的象征。

(12)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

所以军队强大逞强好勇往往导致灭亡,树木枯槁了就特别容易被风折断。因此,处处显示力量强大往往导致失败,坚持力量的柔性使用才能真正占得上风。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章)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韧的,但攻克坚强的岩石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

(14)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78章)

坚守力量的柔性使用就能战胜处处用兵逞强的敌人,增强力量的柔韧性就能战胜力量强大但自骄自傲的敌人。似乎没有人不知道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但没有几人能真正了解并实行它。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老子的柔弱大体上有四种用法:(1)以柔弱指身体力量、实力、硬实力的弱小;如36章“将欲弱之”之“弱”,这里说的就不是柔弱胜刚强,而是刚强胜柔弱,即力量大的一方战胜力量弱小的一方。这是通常的规律; (2)以柔弱指精力神的生理心理状态,此时的“柔弱”意为意志的柔韧,精气神的充足,如第3章弱其志,第10章的专气致柔,不是指婴儿的力量大小;而是指婴儿精气神很足;(3)以柔弱指大道的体用关系,如40章“弱者道之用”,讲的是大道为体,柔弱为用,是一种哲学上的体用概念;与力量大小无关; (4)以柔弱来论述其对立面坚强,论述柔弱与坚强的关系,76章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过程,要经历从柔弱到坚强的变化,人生下来,力量是弱小的,身体是柔弱的,到人的身体越来越强硬、力量似乎越来越大的时候,人就开始走下坡路,离死亡也就不远了。老子这里所讲的柔弱与刚强的关系,也不是指柔弱胜刚强,而是警示人们,柔弱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生命体变成坚强者时,就要开始走向反面了。人生、植物界、战争都有类似的现象。所以,刚强、逞强、僵硬不是好征兆。老子柔弱的第5种用法,使用的次数最多,内涵也特别丰富,就是“柔弱胜刚强”。

二、“柔弱胜刚强”并非力量弱小战胜力量强大

这里的柔弱胜刚强,显然不能直接理解为力量弱小的战胜力量强大的,因为这违反了常识。这里的柔弱者并非指力量柔弱、弱小,而是指力量的柔性使用即“柔和谦顺”。柔性的使用力量,也可以有贬义和褒义之分。贬义的柔性使用力量,是指面对强敌,懦弱地采取收买、妥协、让步、赔款、割地等非军事手段与敌人交涉交往的行为方式。但老子所说的“柔”,一般都是从褒义上来使用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它:

首先它是指事物的合道合德,大道大德之体,会显示为“柔弱”之用,大道的柔弱之用,在政治上的体现,就是柔性的使用力量,主要表现为合道、守静、不先、弗争、果而已、知止、出奇、智取等特点。其次,就是政道“以民心为心”在政治活动中的体现,政道柔弱之用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争取百姓支持;再次,在对抗性的矛盾竞争中,得道者的柔弱,往往体现为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逐步展开行动,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非力量性的因素,是对政治活动展开的内外环境的客观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的权衡对比分析,选择最佳方案;最后,柔性使用力量,也是利用事物的“奇道”之术,善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利用敌人的弱点,以已之优势对敌之劣势,转败为胜。

因此,柔弱可以是力量弱小(力量对比弱小),也可以是力量柔性使用(使用力量的方法)。柔弱胜刚强的“柔弱”,是指后者(柔性使用力量),而不是前者(力量弱小)。

同理,所谓“刚强”,可以理解为力量强大,也可以理解为刚性地使用力量。所谓力量强大,可以有许多指标,其实没有定论。但不管是哪一种衡量体系,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都得包括:军事力量的强大,通常指军队人数的多少、军队装备武器是否先进、军队指挥官是否有经验等;经济力量的强大,通常指经济总量的大小、经济体系的完善等;国家的政治军事制度是否健全;国家的科技是否发达,如果扩大一些,还包括国家的人口多少、领土大小、经济资源是否丰裕、地理位置是否优越等。但在实践中,经常会有按照这些指标衡量的小国、弱国打败强大帝国的案例。比如强大的罗马帝国被弱小的蛮族灭亡;弱小的埃塞俄比亚却能战胜强大的意大利军队等。因此,衡量国家的强大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但从一般角度来理解,所谓力量的强大,通常还是看上面那些指标。

同样,刚强也可以理解为刚性地使用力量,即与柔性使用力量的对立面。正面的理解,刚性地使用力量,可以是合道合德的对敌方直接发动军事打击和武力消灭敌人;比如在保卫国家免遭敌人侵略的自卫战争中,即可以柔性地使用力量,也可以根据情况对敌人刚性地使用力量。

但老子所说的“刚强”,通常都是贬义的,多指凭借自己力量的强大,对别国、小国、弱国发动不道德的非正义战争,以武力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与对手竞争中,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轻视对方,经常表现骄横不讲理,一味逞强好勇,只讲军队的多少、武器的优劣、过往作战的战绩、经济力量的强大、科技力量的优勢等硬力量的因素,不讲是否合道、合德、合法,不讲天时、地利、人和,不讲是否对百姓有利,不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力量弱小的和力量强大的,都可以既柔性地使用力量,也可以刚强地使用力量;这些不同的概念和用法,可以组成我们对“柔弱”与“刚强”关系的多种理解:

力量对比 力量弱小 力量强大

使用方法 柔性使用 刚性使用

使用性质 褒义 贬义

老子论述的柔弱胜刚强,可以从以下两种情况来理解: (1)力量弱小的一方,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凭借柔力量的优势,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取得胜利;这里的柔弱胜刚强,准确地说是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战胜力量强大的一方;或者说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战胜力量与自己相当,但却刚性使用力量的一方。(2)力量强大的一方,面对另一个强大的敌人时,善于柔性使用力量,因此力量强大的一方以柔性力量,战胜力量也很强大但却刚性使用力量的对手;当然,在面对力量不如自己的一方时,它也善于柔性使用力量来战胜对手,以达到以最小代价争取胜利的目的。总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柔弱胜刚强”,但这个战胜刚强的“柔弱”,一定不是指力量弱小的“柔弱”,而是指是否善于柔性使用力量之“柔弱”。

老子最喜欢水的例子。不仅上善若水,而且天下最柔弱者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也莫过于水。那么,水是力量弱小的吗?当然不是。攻坚强的水、水滴石穿的水都不是力量弱小的水。水之所以能攻坚强,穿山破岭,是由两个原因构成的:一是攻坚强的水都是能量很大的水,具有强大向前的动力。到过虎跳峡的人都见识过,要穿破山岭夺路而过的水,一路奔腾,呼啸向前,其水声响彻山谷,震动天地,是何等的气魄。二是攻坚强的水都顺应水的顺流而下的本质,强大的水流总是以低下的方式迂徊前进,它的强大总是以柔软的水性来体现的。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滴石之水,能量不小,它虽然细长,但源源不断,经年累月,总也流不完。可见,能量不小的水,也是以其柔韧的方式,柔性地展现自己的耐力和韧劲。

另一个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是“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61章)。这不是指雌牝力量弱小能战胜刚强有力的雄牡。这里不是比力量,而是指雌雄交合之事。在交合力方面,雌牝天生比雄牡更强大。雄牡的交合力不过每天二三次、三四次,而雌牝的交合力则可以达数十上百次。但在表现形态上,雌牝却经常被动处下,以静制动,表现出交合力的柔性使用,所以雌牝的柔弱胜刚强,并不是说它的交合力比雄牡弱小,而是指雌牝强大的交合力,是以处下守静的柔性方式表现出来的。

因此,许多人都没有读懂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涵义,经常把柔弱胜刚强理解为力量弱小的战胜力量强大的。肯定老子的人,把它说成是力量弱小战胜力量强大,似乎力量弱小总是能战胜力量强大,似乎战胜的一方都是弱小者,或者战胜者之所以战胜,是因为它弱小,把柔弱胜刚强误解为普遍规律。怀疑或否定老子的人,却经常以此嘲笑老子智商低下,他们诘问老子:柔弱的婴儿能够战胜刚强的拳师?为什么历史上总是强大的吞并弱小的国家而不是相反?这些种种误解或恶意歪曲,主观目的虽然不同,但错误却是共同的,都是没有真正读懂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缘故。

三、从“柔弱胜刚强”到“柔实力”

柔性使用力量不仅可以用于对外与外部敌人的竞争,而且可以用于国内社会和天下的治理。

在国内治理上,所谓柔性使用力量,就是执政者不是通过权力、不是通过发布各种强制性的命令、不是强制性地管理社会,而是以政治价值的凝集力增加社会共识,通过执政者与百姓的水乳相融的关系来引导百姓,通过执政者、官员的以身作则增加引导力,执政者和官员经常倾听百姓的心声,了解百姓的利益诉求,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来增加以道治国国家政权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这种柔性使用力量的方式,会比强调刚性的法制、比强制性的命令、行政规定等刚强使用力量的方式,更容易达成道治国家的以百姓心为心、百姓自富自化自正自朴的政治目标。

在天下治理上,国家之间有对抗性的竞争,会出现“柔弱胜刚强”的结果,而国家之间的关系大量是非对抗性的竞争,而非对抗性的竞争则是吸引与被吸引,说服与被说服,影响与被影响。

西方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曾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中虽然从未提及软实力,但中国人其实早已深谙此道”、“中国有魅力无穷的传统文化”1。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孔子也有“柔远人”的思想。老子和孔子的“柔”,是大道的化身,仁德的表现。除前面所述的力量的柔性使用之外,我们还可以将与硬实力相对的那些非硬性的、有柔性影响力的因素吸纳进来,这其中包括价值信仰吸引力、思想文化吸引力、个人魄力和感召力、说服力等,共同形成“柔实力”2。

老子关于柔实力的思想包括:

(1)柔实力的哲学基础。柔实力是道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来自于老子对阴阳之道的体悟。世界上的事情都有其相对者的存在,这些相对的东西都是变化的,正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一样,强与弱,柔与刚也处在变化之中,强会变弱,所以不能过度用强;柔弱可以变刚强,所以以柔性处事反而容易成功。柔与硬的哲学道理,也同样表现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0章),柔是道的基本特性。通常道都是以柔弱的状态为表现形式。

(2)柔概念的来源。“柔”从何产生?柔概念来自老子对大自然天地万物及人生的生长变化的观察和体悟。从水、婴儿、母体、得道者等看似柔弱的事物和人物身上,看到了强大的柔实力,并把柔表述为大道的基本特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55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76章)。

(3)柔实力来自于利他性。水因具有最大的善性、美德而具有吸引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

(4)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应慎用。老子反对过度使用武力,主张既使有强大的硬实力,也不可以逞强,“不以兵强天下”,过度用强力,必然会有负作用,所以老子告诫人们,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也必须有所节制,即使迫不得已用兵时,打了胜仗,要当成悲哀的事、当成喪事来处理,“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强”(30章),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31章)。

(5)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引导人们,“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32章)。所以,遵从道法自然的政道,让广大百姓自然而然的生长,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可以“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73章),没有人强行颁布法令,但却得到广泛的响应;没有人大声呼喊命令,却能够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6)柔实力来自对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吸引力来自于谦逊、处下、无私、不争、不居功自傲,来自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最高的“玄德”。以无私的态度处理事情,自然就会产生吸引力,“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特别强调,“谦下”是最容易产生吸引力的品德,就好像大江、大河、大海之所以为大,以其处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1章),在一个国家之内,领导人要得到民众的尊重,也是如此,“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善用人者,为之下”(65章)。同样的道理也可推广到国际关系中。大国如果想获得小国的尊重,并想吸引小国,就应如水一般,“大国者下流”,“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61章)。而且谦下与国家的强大与弱小没有关系,国家力量不强,固然要谦下,即使国家强大了,也同样要谦下。

(7)柔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柔实力不仅仅可以补充硬实力的不足,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柔会变化,会从柔变刚,比弱变强,柔弱可以胜刚强,好比水是“天下之至柔”,但却可以穿山越岭,可以水滴石穿,可以“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8)正向柔实力与逆向柔实力。吸引力是柔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吸引力不等于柔实力。因为对他者的吸引和他者对我的模仿、仰慕,可能是有助实现自己目标的影响力,即正向吸引力产生的正向柔实力,也有可能是我的长处被他者学习模仿后反过来产生对我不利的影响力,这种现象就是逆向吸引力产生的逆向柔实力,就是他者借助我的经验和成功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向吸引力产生正向柔实力,逆向吸引力产生逆向柔实力。

在老子的语境中,正向柔实力和逆向柔实力都在水的形象中得到展现。河溪之水从高处往下流,最终融入大江、大河、大海,使自己也成为大江、大河、大海的一部分。这里的大江、大河、大海对河溪之水产生的是正向吸引力。岩石对水会产生逆向吸引力。水总是处下的,柔软的。但水为什么能胜刚强、能穿透坚硬的岩石?因为水也可拥有类似岩石居高的特性,居于比岩石更高的地位,所以借助于岩石的高度而获得一种新势能,从而产生水滴穿石的能量并最终穿透坚硬的岩石。

老子的柔实力完全来自于他本人的思想,与任何国家组织、军事经济力量都没有关系。他的吸引力来自于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模仿中所产生的思想的深刻性、穿透力、逻辑性、洞察力。在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中,老子悟出了道法自然的深刻道理,并用道来阐述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他的思想穿透历史与时空,2500多年后仍能深深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老子是中国在国外产生正向吸引力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全世界获得广泛的传播和认同。美国学者霍金斯将老子称为人类史上具有最大正能量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余两位为释迦牟尼和耶稣)。

四、中国历史上十种不同的柔实力

中国不仅产生了老子的柔实力的思想和理论,也产生了许多与柔实力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思想文化现象,为人们研究柔实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柔实力呢?

1、舜治中的柔实力

舜的柔实力是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资源无关的个人魅力型柔实力。他的个人魅力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以其长期的利他行为,无意识地吸引民众追随。

《墨子·尚贤下》、《尸子辑本》、《吕氏春秋》、《史记·五帝本纪》都记载,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说他把最好的地给别人,把最好的渔场给别人,改进制陶技术使人们能用到质量更好的陶器,解决了当地民众的许多纠纷,吸引大量从者,使得“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从一介平民成为当地的一个有影响的民众领袖。舜以其利他行为,为其他民众提供示范性榜样,让民众了解如何耕种、如何捕鱼、如何制陶并从中享受利益和方便,而且把自己的利益无私地让与民众享受,因此在民众中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威信,民众也愿意追随他。舜的柔实力,是他长期利他行为的一个无意识的结果,是他觉得他应当这样做,而不是为了成为民众领袖而这样做。

其二,以其高尚的德行和人格感染民众,无意识地吸引民众追随。

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明德时代,“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1,开启了儒家的道德先河,是以德治国的最早榜样。舜是中国孝文化的首创者,在处理家庭矛盾中表现了他的德行和智慧。在亲生母亲去世后,他的盲人老爹与继母及异母弟象合谋,多次试图制他于死地,但他以其智慧妥善地解决了家庭矛盾,形成了五典之教,“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得家庭、社会和谐。

舜执掌大权后也体现了强大的柔实力。这是基于国内大治、以柔远人政策处理夏苗、夏夷关系而具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舜对内,以民本思想为指导,以 “兼爱百姓,务利天下”为宗旨,到四方教化民众,重用大禹来治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又让大禹主持具体政务,任命八个有德之人管理各种事务,出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而且舜治天下有大功而不以功处,不以天下为私天下,成为后世儒家的德治天下、任贤与能、孝感天地的圣人,对后世产生了很强的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对外关系上,舜以柔实力处理华夏和东夷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促进了两大民族的华夏一体化;对当时战败的苗蛮集团与华夏民族对抗,舜也本着以无事取天下的方针,反对穷兵黩武,以华夏民族的乐舞感化三苗2。

2、管子的柔实力

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对齐的政治、经济进行了重大改革,使齐国日益富强,成为当时第一强国,为春秋五霸之首,拥有强大的硬实力。但管子在处理政事方面,也拥有很强的柔实力。这主要表现在国内治理和对外关系两个方面上:

在国内,以民为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进行。

其一,齐国在治国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管子》一书把精神文明看成支撑国家的栋梁,认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

其二,《管子》一书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书中指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统治者的任务就在于观察百姓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关心什么,担忧什么,统治者要为他们排忧解难,满足他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这样百姓也会给予统治者想得到的东西。因此人民得到安乐,就会为国家解除忧难,人民得到富贵,就会承受国家的贫贱,即“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4

《管子》不仅提出了以民为本的原则,而且提出了如何实现以民为本的具体措施,包括兴修水利、圈养六畜、发展手工业、林业、渔业,还提出了“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接绝”1,对老人、幼儿、遗孤、残废、鳏寡、病人、贫困、灾民、烈士家属等9种弱势群体国家给予关照,每40天就要五次检查九惠的措施实行得如何。这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明确地实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思想。

齐国在管子的治理下,民富国强,秩序井然,被华夏各国所仰慕和模仿。在对外关系中,齐国不仅使用硬实力,而且善于使用柔实力。

其一,帮助他国解决实际问题,以其利他性的行为获得感召力和追随者。齐桓公在位二十三年时,“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虽然在这次行动中齐国也使用了军事、经济力量等硬资源,但也有柔实力的使用,齐国在帮助救燕后不但未得分毫实利,反而还把齐国土地割让给燕国,以感谢燕庄公礼送桓公入齐境。这在各诸侯国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各“诸侯闻之,皆从齐”。五年后,“卫文公有狄乱,告急于齐”,齐又趁势“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再次巩固了齐国在华夏国家中的影响力。此外,齐国还帮助晋惠公恢复了君位,带头为周朝增筑王城,帮助邢国击退狄人侵略并迁到安全地区,帮助卫国击退狄人侵略并恢复卫国。

其二,善于和平和理性地使用硬力量。齐桓公时,曾打着周天子的旗号组织盟军讨伐当时的大国楚国。此次行动虽然使用硬实力,但其中也有柔实力的使用:即双方以相互接受對方的妥协而结束敌对,楚国承认了不向周天子贡茅的错误,愿意补交,齐国也不再向楚国追究周天子在楚境失踪的责任,双方各让一步,以双方相互接受对方条件而结束争端,达成和平协议,齐率领盟军撤军。楚国实际上被纳入华夏体系。

为了抵御外部蛮夷的入侵,齐国带领诸侯国修筑了多处要塞,保卫中原华夏各国。这些使用军事、经济力量的行为,也产生了吸引力和感召力,使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力得以提高。

其三,善于使用经济力量,让其他国获得经济利益。在各国送礼来朝访时,齐国总是用厚礼回赠,让空手来的使臣也能满载而归。齐国放开自己的经济,允许齐国的鱼盐运往其他诸侯国,命令关市只检查而不征税。这使齐国在各国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是故大国惭愧,小国附协”2。在齐国的主持下,华夏体系一度出现了“诸侯甲不解累,兵不解翳,弢无弓,服无矢,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的和平景象3。管子后来受到孔子、司马迁等人的高度评价。孔子说,如果没有管子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华夏民族可能就会象未开化的蛮族一样,“被发左衽”。

3、 小国的柔实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体系中出现了一批国家的军事、经济力量不强,但却拥有较强柔实力的中小国家,它们以不同方式产生的柔实力维护国家利益,或以柔实力在华夏体系国家中拥有超出军事、经济地位的影响力。

其一,郑国烛之武以智退秦兵,以柔克刚。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国,以郑国背叛晋秦联盟而与楚国交好为借口,分别从两个方向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听从佚之狐的劝告,派大夫烛之武前往秦军。烛之武以理服人,他从秦国的国家利益来劝秦穆公退军,他说:郑国灭亡如果对秦国有好处,那是值得秦军来攻打郑国的,但秦国离开郑国很远,要把郑国作为秦国的土地,这是很难的,但如果郑国灭亡却增加了邻国的土地,这就等于削弱秦国,而如果秦国把郑国作为一个通往东方路上的朋友,使臣来来往往,郑国都可以供给他们的物资,对秦国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晋国曾受恩于秦国,但晋国不图报恩,秦国早上送他们的土地,晚上他们就在那里修筑了城墙来对付秦国。晋国是不会满足的,他们在东边的郑国得手后,又将向西扩张,如果不损害秦国,他们就不能向西部扩张。烛之武最后希望秦穆公考虑,郑国灭亡是不是对晋国有利而有损于秦国的利益?秦穆公听从了烛之武的劝告,就与郑国结了盟,还派秦军为郑国守卫,自己率领部分军队回秦国去了1。

其二,宋国向戌劝服楚晋弥兵和好。

春秋中后期,楚晋鄢陵大战后,楚国晋国疲于争霸战争,均表示出了暂时妥协的意愿。公元前548年,晋国中军元帅赵武下令减轻诸侯对晋国的贡赋,并对前去纳贡的鲁国穆叔表达了愿与楚国和好的愿望,鲁国的穆叔又把这个和平的信息传给了宋国大夫向戌,向戌是宋国的左师,他与晋、楚两国的执政大臣都相好,就出使到楚国与晋国斡旋。向戌以理服人,先后说服了晋楚两国接受弥兵的建设,并最终促成了公元前546年的弥兵大会,各国在宋国西门达成了新的和平盟约,使此后的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尤其是晋楚两大国之间,维持了相对和平达四十多年。

其三,郑国子产柔中带刚,善于利用国际法维护小国利益。

子产,前544年为郑相国。当时的郑国是一个夹在大国中间的小国和弱国,西面是周国和秦国,北面是强大的晋国,东与大国齐国为邻,南方也是一个大国楚国。在那个小国随时都可能被大国吞并的年代,郑国却以一个小国之力,发挥了经常是一个大国才能具有的影响。

郑国的柔实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子产治国有方,在国内民众中拥有较高威望;二是子产善于利用当时的国际法(即霸权国家制定的规则)来处理与大国的关系。在治国方面,子产进行改革,行法制,以国家安定,大族和顺,选贤任能,勤俭持国为纲,为郑国求得了上下团结的好局面。他制定按丘征发兵赋的丘赋,受到一些国人的攻击。子产回答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法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他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个人生死可置之度外,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度,才能成功,老百姓不可以放任,法度不可以改变。他的治理最终得到百姓的认可。在对外方面,子产坚持“蕞(小之意)尔国”的思想,认为郑国再小也是一个独立国家2,晋国不可干涉郑国内政。他一方面不得不向晋国进贡以维持生存,但另一方面又拒理力争,坚持郑国的尊严,抗争晋国不以礼对待郑国国君、不以礼的规定让郑国交纳更多的赋贡,使晋国不得不对郑国道歉并同意了郑国的合理要求。 这种柔中带刚的小国外交风格受到了大国的尊重。

其四,子贡说服各国,保卫鲁国安全。

当时齐国相国陈成子想出兵攻打鲁国,以提高他在齐国的威权。孔子让子贡出使各国,以化解鲁国的危机。子贡凭借他出色的言辞表达能力和对局势的精确分析,先后成功地出使齐、吴、越、晋等四国,劝齐弃鲁攻吴、劝吴救鲁攻齐、劝越出兵助吴攻齐、劝晋出兵助齐对吴,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地保存了鲁国。后来司马迁高度赞扬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3

4、以柔克刚,柔中带刚,进攻性柔实力的全面开展与战略谋划——越国对吴国的柔战

进攻性柔实力是通过有明确目的的一系列文化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和平和非强迫非军事的手段,利用对方的矛盾、弱点,投其所好,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减少对自己的警惕,强化其缺点,消解其优势,离间其上层,腐蚀其斗志,消耗其国力,离间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在看不见的战线上最大限度的削弱对方。越国对吴国的和平演变是其典型。

越国勾践时,军队主力为吴国打败,只剩下五千残兵。越国成为吴国的附属国,勾践和大夫范蠡入吴为奴。后勾践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在国内十年生聚,积蓄力量,励精图治,重用贤才,勤奋治国,积累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资源;同时,在对吴国的关系上,他采用了大夫文种、范蠡等人的进攻性柔实力战略,即在没有条件用军事力量打败吴国之前,对吴国开展柔性攻势,全面消解对方的硬实力和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为最后打败吴国积累条件。这些柔性战略包括:(1)对外实行韬光养晦战略,对吴称臣纳贡;(2)利用吴、楚、齐、晋的矛盾,加深吴与楚、齐、晋国的矛盾;同时强化越与齐、晋、楚的关系;(3)越以贵重的财物赠送给吴王,以大量的金玉布帛换取吴国大臣的欢心;(4)高價购买吴国的粮食草料等战略物资,削弱吴国的战略物资的储藏;(5)选美女进献吴王,迷惑其心志,扰乱其计谋;(6)向吴国贡奉能工巧匠和珍贵木材,唆使吴国兴建官殿楼台,以耗尽其财力;(7)送财富给吴国重臣,为已所用;(8)设计挑拨吴王与吴国重臣伍子胥的关系,最后迫其自杀。越国对吴国的进攻性柔实力战略中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得到了实现,从而大大削弱了吴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并利用吴与晋齐争霸的机会,起兵伐吴,终于打败吴军,灭了吴国。越国的进攻性柔实力战略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5、硬实力的柔性使用所产生的柔实力:孙子的不战而胜和伐交思想

在使用硬实力过程中,运用柔实力也很重要。孙子是以军事战略家留名于世的,但他在研究军事作战规律时,却没有过分强调战争和军事手段的重要性,而是持极为谨慎的态度,对战争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都考虑进去;相反,孙子把和平方式看得极为重要,甚至认为不战而胜才是使用硬实力的最佳方式,和平方式的作用超过军事和战争方式。

孙子认为,战争是事关国家存亡的大事,在作出战争决策之前,首先要考虑“道天地将法”五要素,而“道”即政治因素是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看战争是否正义,是否合民意,只有上下一心,君民齐心协力,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孙子提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道,即战争的正义性,是文化因素。

孙子还把军事解决与和平解决的结果作了比较,得出了和平解决为上的结论。“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孙子看来,和平方式能达到“全”的目的,不破坏任何东西,是一种最理想的办法;而战争方式则必定要“破”,任何战争都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破坏,“为不得已”时才能用。

这里的伐交,实际上包括了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是一个国家通过和平方式,运用国内外力量施加影响来达到本来通过战争才能达到的目的。这种硬实力使用过程中的和平方式,包括利用相关国家之间的矛盾、使用间谍获得情报、挑拨对方前后方将帅关系、在对方内部制造混乱、武力威慑之下诱使对方投降或达成停战协议等,是避免战争、减少战争代价的可选择的方式。

6、孔子和儒家的以德服人、德化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柔实力思想

在儒家看来,人与由人的聚合体构成的国家没有本质区别,国家是抽象的,它是通过具体的统治者来体现的,统治者虽然不同于一般的民众,但统治者和普通民众一样,他首先是人,因此,在个人层次适用的那些道德规范,在国家统治者身上同样适用,因此,国家的道德即是个人道德的总和,又是主要通过统治者的道德来体现的,统治者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国家的道德。所以,儒家认为,在个人层次上不能做的事情,在国家层次上也不能做,在个人层次上适用的道德准则也同样适用国家的行为准则。因此,治国平天下,首先就要修身,从个人层次做起。

儒家认为治天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力假仁打天下、治天下,即靠军队、国家暴力打天下、治天下、威天下,但这种方法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另一种是儒家大力提倡的以德和道得天下、治天下,它虽然不完全排斥力的作用,但强调道和德的作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两种方法构成霸道与王道的不同。在孟子看来,“仁政无敌”,“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样的君王必能成为最强大的君王,统一天下1。

而德治天下又是以争取民心为基础的,力能制人但不能服人,只有靠德和道才能征服人心。行德和行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得民心。孟子提出,“桀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1。因此,仁者无敌于天下。

如何才能实现德治天下和使天下之心归一的目标呢?儒家的根本思路有两种:其一是统治者以仁爱为本,做有德之君,行有道之策,统治者自身通过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实行爱民敬民富民恤民的政策,处理好与广大民众的关系;二是通过推广教育,向民众倡导至善向善的行为准则,使民众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和水平,实现与治天下的有德之人的上下同心的和谐关系。

统治者和民众两者都需要修身的过程,通过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所以儒家特别强调人、家、国、天下四者的关系中人修身的基础意义,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

这样,儒家通过天下结构论提出了人、民众为天下之本的思想,通过天下一体论提出了本国民众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同等重要和各国民众同等重要的思想,通过人国一体论和德治天下论提出了争取天下民众的思想。虽然儒家的这些思想在当时过于空想,不切实际,脱离当时的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实践,在理论上也过分强调个人伦理的作用而忽视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过程的特点及自身规律,也带有为统治者服务的时代局限性,但它们的不少内容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超越了时代的局限,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其中的一些内容愈发具有现实意义,也为我们今天观察论民众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提供了哲学思想的基础。

7、蘇秦、张仪的借助他方力量并在实现他方利益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柔实力。

通常柔实力是指当事一方所施加的影响力,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却出现了第三方介入争端,通过优秀的言语表达能力、对时局的深刻的分析力和思想逻辑的渗透力来说服其中一方接受自己的主张。这就是第三方柔实力。这种柔实力以在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身上表达的最充分。

这种第三方柔实力最突出的特点是不借助、不依靠任何国家,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资源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也与国家的文化、政策、价值等文化资源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完全借助个人超强的说服力,以帮助一方实现国家利益并接受自己的主张为途径,间接实现自己的利益。

苏秦、张仪等纵横家最大的本事,就是从地缘政治的形势出发,分析各国的优点,指出各国的弱点,然后提出如何以已之长避已之短,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战略谋略,与什么国家结盟,各国的战略对手是谁,如何运用国家结盟战略来实现各国的战略目标。苏秦关于燕、赵、魏、韩、楚、齐六国合纵抗秦的多边外交主张被六国所接受,在公元前332年,六国在苏秦的主导下签订了合纵抗秦的盟约,组成了抗秦联盟,苏秦担任了这个联盟的纵长(秘书长)。

8、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长处的逆向柔实力。

秦国本是战国初期最落后的国家。秦国被魏国等中原国家的先进制度和先进文化吸引,在秦孝公时代通过商鞅变法,把魏国等国的变法、楚国等国的郡县制引秦国,但秦国被魏、楚吸引和自觉地模仿、仰慕魏、楚,并没有增加魏、楚在秦的影响力,反而使秦国借鉴魏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秦国实践加以改造、发展、创新,结果使秦国后来居上,从柔弱变刚强,从落后变先进,从弱小变强大,最后战胜中原各国,一统华夏。逆向柔实力还有:吴国通过学习楚国和晋国并一度战胜楚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是学习模仿他国而使自己强大并最终战胜原来的学习国。晚清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是一种逆向吸引力,但没能产生逆向柔实力。

9、通过本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对外政策感化外国民众的柔实力思想。

贾谊的柔实力思想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在汉匈关系上的延伸和发展。他在其《大政》、《修政》和《匈奴》等篇中集中展现了民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德战和争民的思想。

柔实力思想的基础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惟有道者处之”,因此,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主张以民为“万世之本”,“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1。民心所向,不仅关系一国安危,而且直接与国家间政治有关,民众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国家对内必须敬民、爱民,千万不要轻民、简民、敌民,“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2。

贾谊也把以民为本的理论运用于对匈奴的政策上。既然国内是民为国之本,对匈奴来说也是一样,匈奴民众也是匈奴国之本。所以汉对匈奴也不仅仅与匈奴的单于统治者打交道,也应把匈奴民众放进汉匈关系之中来考虑。因此,贾谊提出了汉王朝要针对匈奴民众做工作,争取匈奴民众对汉王朝的认同的战略思想,并具体提出了针对匈奴民众的“德战”论。就是以厚德服匈奴众,使匈奴民众归附于汉,成为汉朝的一部分,并可使其驻守汉朝边境之地,防备其他的西北方向的月氏和其他民族的进攻,这样就可达到罢边境之兵以为戎边之民的目标。贾谊把这一思想称为德战德胜思想,其核心在于与匈奴单于“争其民”,使得匈奴民众归附于汉,使“单于无臣之使,无民之守”,不得不“请归陛下之义”,“此谓战德”3。

这实际上是以军事战争对匈奴上层进行打击,同时运用文化、价值观、政策对匈奴民众,以和平方式争取匈奴民众脱离单于统治而归附于汉的看不见的战争。他还提出了具体实施这一战略的措施和方案,即“三表五饵”。三表即汉帝应以汉的核心价值观对匈奴民众立信、示爱和示敬,就是要在匈奴民众中树立诚信,对他们表示亲近关爱,并尊敬匈奴民众的爱好, 这样“爱人之状,好人之技”,经年累月长期实行,必能让匈奴民众归至于汉4。五饵即通过汉朝的物质文化优势,从眼、耳、鼻、口、舌五个方面,以匈奴民众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改变其生活习惯,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对汉文化的好感,产生对汉文化的怀想、思念、向往之意,逐渐心生归化之情。“牵其耳,牵其目,牵其口,牵其腹,四者已牵,又引其心,安得不来”?汉朝向匈奴人展示优裕的物质文明,让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感到汉朝的教化文明,仰慕和模仿汉朝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吸引其不安贫困之心,那么北方的匈奴人,“南乡而欲走汉,犹水流下也”,匈奴人就会归附于汉。这就是所谓德战德胜5。当然,同时,汉朝必须对匈奴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实际上对匈奴是采用刚柔并济的两手。

10 、善于柔性利用硬资源(经济优势)争取和平与稳定的和亲、朝贡政策。

唐时的贞观王朝是中国最强盛的王朝,唐朝当时也是世界上的繁荣强大的超级大国。李世民时的贞观王朝人才济济,文有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武有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贞观王朝政治修明,人民安居乐业,商业发达,高度发达的商业形成了胶州、广州、明州、福州、洪州、扬州、益州、沙州、凉州等具有影响的商业城市。同时对外极为开放,吸引了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达旦人、朝鲜人、日本人、安南人等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十余万外国人长期在长安定居。日本等国更是高度仰慕唐朝,自唐朝回日本的留学僧人惠齐惠光等在奏折中提出了“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须常达”的主张。日本王朝也制定了主动和大规模学习唐朝的国策,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这些学生把唐朝的文字、建筑、服饰、制度典章等带回国内,促进了日本文明的发展。这是真正的通过文化、制度、人格魅力而产生的吸引力、感召力、追随力、仰慕和模仿力,实现了中日两国长期和平友好关系。唐朝时期中国的柔实力也达到顶峰。

五、柔刚并济是正道

《老子》全书没有提及“刚柔并济”的思想。但根据老子的阴阳学说,事物的两个方面不能绝对化,阴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对抗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平衡才是事物保持其本质的基本道理。

在力量弱小、力量强大、力量柔性使用、力量刚性使用四个因素中,最好的状态是力量大小与力量使用方式的平衡,也就是所谓刚柔并济。所谓刚柔并济,就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以柔补刚,以刚补柔,柔以刚为基,刚以柔为用,柔刚既是一阴一阳,也是一正一奇,相互转换,交替使用,即可以以柔克刚,也可以以刚克柔,该柔则柔,该刚则刚,柔刚并举,相互益彰。如果特别强调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容易产生片面性,走向反面。

在这方面,南北宋两次灭国的惨重教训特别值得吸取。当时中国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初期发展阶段的人口不过一、二百万,女真族军队不过区区数千上万人,蒙古军队人数不过一、二十万,但却把拥有一亿人口、军队人数上百万、拥有先进装备武器、科技发达、商业繁荣、政治相对清明、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宋朝打得落花流水,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蒙。按理说宋朝军队即强大又用柔,应当说是很好的状况,但问题在于,宋朝的刚柔不平衡,柔得太柔,剛强却不够。这是因为宋朝的制度基因中,少了对善战将军的尊重而对其制约太多,少了道家的阴阳平衡和以奇用兵的思想,少了法家的务实和血性刚强的精神,而文风太盛,儒风太盛,面对北方燕云十六州国土的丧失,面对强大的敌人,面对北宋亡于金的深刻教训,统治者不思变革,沉溺于诗词书画,当时许多有影响的文人,不是讨论如何提高宋的战斗力,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死读经书,导致宋朝文柔压制了刚强,最终导致灭国之灾,半数以上的百姓惨遭屠杀,其教训实在惨痛之极。

总之,以道治国的政治家,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经济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还是人的素质的提高,都要根据时代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努力增强硬实力,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使外部敌对势力不能对本国起觊觎之心;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强柔力量的建设,提高对道与德的认识把握能力,提高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执政者与百姓的和谐程度,提高道治国家的对外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刚柔并济才是达致国家长治久安的治国之术。刚柔相济的思想,后来在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中得到了发挥和论述。

(责任编辑:周小玲)

Expounding, Implementing & Formulating

——The Political Concept of Roushili (柔实力)

Ye Zicheng

Abstract: “The Rou overcomes the Gang (刚), and the weak the strong” in Chapter 36 of Laoztu, within a further summarised “Roushili”, has echoed the crux of Laoztus guideline in political governance. “Rou” in Laoztu comprised of 5 senses: however, among them, “The Rou overcomes the Gang” couldnt be interpreted as the concrete “victory of weak side to strong power”, but the flexibility while powers using as a particular way to regulate current power. Thus makes corollary to the Rous re-defination. That Rou the concept specifically refers to Roushili, a smart way to exerting influence or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In history, Roushili exemplified itself via numerous instances, that Rou and Gang (straight use of power), as the counterpart of Yin and Yang ‘s notion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constituted of the chief dual aspects of nations governance. To merely emphasise the usage of Gang or Rou is unavailable, as some scholars misinterpreting Laotzu, the mutual supplementing authentically performs crucially. Roushili could offer contemporary though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Tianxias regulation, a positive cultural genetic reference.

Keywords:Lao Tzu;Political Philosophy; Rou; Roushili(柔实力)

猜你喜欢

政治哲学老子
漫画
漫画
论政治哲学对确定性的追求
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智者老子
列奥?施特劳斯关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学理分析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