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7-04-13武路广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武路广,刘 豪(山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武路广,刘 豪
(山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大数据在改变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当前,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意识、数据分析处理、伦理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现实困境。高校要抓住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机遇,通过建立学生思想行为评估预警机制、实现学生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建设大数据共享管理平台等方式来变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的“大”并不仅仅指数据的容量,更多的意义在于对巨量数据的分析以帮助人们全面认识事物,发现未知规律和重新塑造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1]。大数据技术革命不仅为研究人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提供了最新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思维[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加强课程创新,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抓住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时代机遇,把研究工作从宏观深入到微观,从群体深入到个体,从共性深入到个性,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呈现的信息更加真实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要首先全面真实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手段采用的数据收集方式,一般是抽样调查法,即在总体之中选取部分样本,采用访谈或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样本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情况[3]。但是,在访谈或问卷的过程中总会有被调查者刻意隐瞒或掩饰一些问题,导致调查结论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

大数据技术能够获取高校大学生时刻都在产生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以及轨迹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客观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对被调查者各方面情况的实时记录、观测和分析,甚至将学生的感受、情绪等原本无法量化的信息,也进行了量化、挖掘、分析和显现,从而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状态,避免了传统研究手段中出现的被调查者对敏感问题刻意的隐瞒和掩饰造成结果偏差的情况[4]。

(二)教育方式更加个性

大数据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在浏览购物网站时,网站会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为其推送商品广告,这样不仅大大地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也提高了网站的销量。这种便利的个性化体验就是网站通过收集消费者的浏览、搜索和购买记录等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捕捉到消费者的购买偏好[5-6]。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谈心谈话、抽样调查等形式,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个体的思想动态。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将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各个方面产生的数据进行动态的采集和归纳,然后再对相关数据进行甄选、分析后,就可以针对数据中所反映出的具体某个学生在学业、人际、就业或心理等某个方面的问题开展辅导、帮助和咨询工作,从而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三)教育模式更加多样

在高校中,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对象可能会达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师大多只能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以课堂讲授的说教形式进行教育。这种满堂灌式的教育模式形式比较呆板,内容不够丰富,而且学生无法自主选择传授的内容和形式,所以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在线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网络课堂以其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教学形式的自由、新颖不仅吸引着广大学生的关注,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可能。

二、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大数据意识欠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难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体诉求,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力和主导力不断减弱[7]。当前,大学生主要以各类网络平台为载体记录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想,这样的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利用大数据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点。但是,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对大数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大数据意识,所以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难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难以做到在学生问题产生之初就及时介入。

(二)数据处理能力滞后

数据处理能力的滞后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产生脱节从而降低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直接利用的信息非常有限,绝大部分信息需要从各个方面获取的数据当中挖掘。但是面对庞杂的数据,如何筛选、处理和分析数据成为现阶段大数据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另外,高校普遍缺乏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机制,导致数据来源分散、类型单一、时效性差、关联度低,从而使得大数据动态性与全局性的技术优势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利用。

(三)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遭遇挑战

大数据虽然可以帮助教育者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问题。如果高校不能够对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加以约束和规范,这些数据极易被不良分子盗用滥用,对牵涉其中的个体产生极大的身心伤害。高校将所收集的数据整合之后几乎可以洞悉学生的一切,这样能够帮助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也会对学生造成伤害。高校如何避免遭遇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危机是大数据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个现实困境[8]。

三、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建立学生思想行为评估预警机制

大数据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事物的发展动态作出评估和预测[9]。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轨迹通过大数据都能够以可视化的“镜像”方式展现,实现对个体或群体的准确评估和预测。高校通过建立学生思想行为评估预警机制,可以把学生日常学习、交往、生活等思想行为轨迹以数据形式进行分析处理,以图形、曲线、画像等方式反映学生群体或特殊个体的思想热点和行为特点,判断近期学生在舆情、学业、情感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实现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整体性、全面性数据评估[6]。之后,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系统反馈的问题,对目标群体或个体,采用座谈、访谈、朋辈互助、心理疏导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危机事件扼杀于萌芽之中。

(二)实现学生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一直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难点。高校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到每个学生在思想政治、专业技能、通识课程、就业服务、心理健康、贫困资助、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需求,然后结合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制作精良、形式多样、共享便捷的优势,向目标学生提供和推送契合其思想行为需求特点的个性化公共服务产品。准确反映学生的个性需求不仅有利于教育者开展辅导和服务工作,而且也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数据的反馈来个性化地定制服务,比如利用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主地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教育者可以及时准确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大数据,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个性化服务新时代。

(三)建设大数据共享管理平台

反映学生思想行为动态的数据来源非常广泛。比如,以校园一卡通平台、校园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校园安防系统、图书借阅系统、校园办公系统等为主的校园数据库,涉及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就业、奖惩等信息;以聊天交友软件、网络学习平台、搜索引擎、微博博客、论坛贴吧、资讯平台等为主的网络数据库,集中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动态、舆情热点、行为偏好等方面的信息。复杂的数据源虽然可以带来丰富的信息量,但是如果互相之间各自独立,无法互联互通,只会形成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难以对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高校要统筹整合校内不同职能部门和校外不同组织机构的数据,构建系统性一体化的信息共享与管理平台[10]。首先,通过数据整合,甄别虚假数据,可以实现信息的全方位覆盖,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提供保障。其次,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建立责任机制,保证数据采集、共享和管理的合理合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隐私曝光。最后,实现校内不同职能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者和校外各个组织团体之间的合作,通过共享关联信息,及时掌握并预测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趋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人才做出贡献。

[1] 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黄欣荣.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变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94-101.

[3] 王寿林.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85-87.

[4] 路葵.大数据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转变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237-238.

[5] 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48-51.

[6] 逄索,魏星.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5(6):72-75.

[7] 张敏.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理论观察,2016(3):130-131.

[8] 蒲清平,朱丽萍,赵楠.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19-123.

[9]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0] 谢继华,法鸿洁,黄飞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137-140.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Data

WU Luguang,LIU Hao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nxiAgricultual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Big data, which has not only changed people′s thinking and behavior, but also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methods and mode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rought many new features to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data has confronted a big practical dilemma in the aspects of big data awareness,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ethical security, etc. In this case, college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through the ways of establishing early assessment and warning mechanism of student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realizing accurate personalized service for students, building big data sharing and managing platform to reform and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big data;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ersonalized service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SSKLZDKT2016084);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GKY2016020)之成果。

2016-12-24

武路广(1988-),男,山西晋城人,山西农业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4.017

G641

A

1008-6285(2017)04-0074-03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