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7-04-13贺艳芳欧超伟庞伟君广东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湛江524001

当代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骨髓瘤单克隆电泳

贺艳芳,欧超伟,庞伟君(广东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 湛江 524001)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贺艳芳,欧超伟,庞伟君
(广东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 湛江 524001)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首先阐述了免提固定电泳技术的基本概念,后对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旨意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毛细血管免疫固定电泳;支气管炎;应用价值

所谓电泳,主要指的是带电分子于电场中朝向电性相反电极移动现象。使用电泳现象,可对物质实现分离,该项技术也被称之为电泳技术。早在19世纪,沙俄物理学家Rocoss就进行了世界首个电泳实验。在1937年,有学者使用特定界面,使用电泳的方式,将血清蛋白成功的分成了5个成分,这对于电泳的发展来讲,有着里程碑式意义。到了上世纪中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物质介入到电泳中,这令该项技术得到了飞跃性进展,各式各样和电泳相关的技术与设备问世。这些自动化电泳分析设备,全面拓展了电泳应用领域,当前已经成为了医学检验工作的必要性工具之一。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就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加以全面分析,现汇报如下。

1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简介

所谓免疫固定电泳技术,主要指的是把待检测的呼和物质抗原先经过常规区电泳,令差异化蛋白质分离(蛋白质所带的静电荷存在差异,不同的分子或者带电微粒电泳迁移率存在不同,因而出现分离现象)。后使用单克隆抗血清作用在被分离的蛋白质中,实施抗原体反应。令抗原在原有电泳位置上被免疫固定。这种方式为既往免疫电泳的分支方式。在进行完免疫固定之后,区带呈现出单一化免疫复合物质沉淀带,和没有进行过免疫固定的样本相比,经这种方式处理过的样本可以更加容易的分辨出蛋白质成分,方便对样本性质和成分鉴定。免疫电泳为电泳和免疫技术的统体现,当前已经被大范围的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之中。把高分辨率和抗原-抗体与血清电白电泳完美糅合,可对样本蛋白实施定型和分型,这种处理方式的灵敏性较高,可以检测到含量为50~150 ng/dl[1]的单克隆抗体。和其他方式相比,这种方法的特异性也较强,对于诊断免疫球蛋白增殖疾病来讲,存在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MM(多发性骨髓瘤)为非良性浆细胞病变中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单克隆骨髓浆细胞而恶性增殖疾病。增生后的浆细胞节后相对单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也被称之为M蛋白。差异化类型MM疾病患者,所显示出的M蛋白位置有差异。发生增生的浆细胞浸润和产物会令机体器官功能异常。有文献证实,MM误诊率为高达54.00%~69.54%[2]。误诊时长跨越范围广泛,导致患者错过治疗时机。

M蛋白在电泳条件下基底较窄,单峰,分布均匀,因此也被称之为敷蛋白。使用经尿液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可将M蛋白分为IgE,IgM,IgG,IgA,IgD与轻链型,单双克隆型,不分泌型等等。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为鉴别M蛋白的公允方式之一,国内诸多文献对该学术命题进行了报道。有实验指出[3],在50例MM患者中,6例免疫固定电泳结果显示为阴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处于病情好转期。还有1例患者无法检测出M蛋白,推测为不分泌性多发骨髓瘤,剩下患者电泳结果均显示为阳性。诊断有效率为88.00%。M蛋白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癌瘤细胞大小和单克隆增生水平,因为突变性株细胞非良性增生,常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M蛋白显含量显著上升。目前,MM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能够看出,应将M蛋白检测视为必要检查手段之一。使用免疫固定电泳法,对于MM诊断和分型鉴别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该项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M误诊率。

3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恶性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恶性肿瘤为机体细胞非正常增生所产生的赘生物,肿瘤内的遗传因子,免疫情况和诱变因子为促使肿瘤形成的基础。如果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其就会体现出不同于正常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表面成分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体现出免疫监视,抗癌细胞抗体为癌症抗原刺激机体所出现的体液免疫应答所形成的效应分子。有文献证实,对20例已确诊的癌症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全面比较。结果证实有12例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存在非正常峰带,在此其中有8例在γ区域,4例在β-γ区域,其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呈现为阳性。

4 免疫固定电泳在骨髓瘤肾脏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因为MM患者一般存在免疫功能障碍现象。对其实施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可见其单种免疫球蛋白指数显著上升,其余几种蛋白则呈现为下降。少数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在争产范围以内,只有两种轻链体现出了比例失调现象。因此单纯凭借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并不能很好的提示出骨髓瘤肾病,需要使用该项技术来鉴别是否存在单克隆抗体。但克隆免疫球蛋白存类型不同,分子大小也存在差异性,电场内泳动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其主要成分可以出现在γ区域,α 1,α2或者β区域,如果克隆成分没有出现在γ区域或者其他类别肾病引起的β或者α2区域上升时,蛋白电泳存在一定缺陷,无法证明是否存在单克隆抗体。对于这种现象,同样需要免疫固定电泳鉴别,IgD免疫球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含量非常少,即使单克隆抗体IgD上升至正常值200倍以上,血清蛋白电泳结果也不会呈现出单克隆条带。因此,在诊断IgD骨髓瘤肾病时,应结合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技术。

5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诊断支气管炎症中的价值体现

支气管炎症包含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性之支气管炎,微生物刺激,机体免疫反应和过敏性反应等是造成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正常人相比,支气管炎患者的机体免疫球蛋白数量显著上升。有实验对45例支气管炎者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与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全面比较,结果证实。35例受试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存在非正常峰带,在此其中有30例于γ区内,5例在β-γ区,抑制相对应的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均为阳性。

6 毛细血管免疫固定电泳临床诊断价值体现

毛细血管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其在诊断恶性淋巴瘤,M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定疾病上提供了有利证据。和尿液样本周氏蛋白相比,其更为敏感,发现时间也更早,虽说从当前情况来看,骨髓穿刺依旧为诊断一些血液疾病癌症的金标准。但在发作期内比较容易见到骨髓瘤细胞,在疾病早期要想检测出骨髓细胞并不容易。疾病先期注要表现为单克隆抗体上升和免疫球蛋白上升。所以说,在疾病早期对患者实施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可以体现出独到优势,可以被视为临床筛查M蛋白血症的公允方式。

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诊断肾脏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突显出独到优势,其检出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疾病误诊和漏诊率。有实验证实,毛细血管免疫电泳血清分型法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者的检出率为100.00%,传统琼脂糖凝胶固定电泳的检出率为80.00%,虽说后者为常用经典方式,更为医生所接受,但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繁琐,对于人工操作的熟练度有一定要求,另外受到加样准确性,染料质量等因素,直接对结果造成影响。与后者相比,前者操作程序更为简便,出具结果时间也更少。但毛细血管免疫电泳血清分型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那就是在结果判断上更加依赖于检验者临床经验,要求对电泳技术图谱有较强识别能力。和曲线图相比,电泳带更为置管,。虽说都是对抗原抗体反应,曲线图如果呈现窄高征象即可断定结果,峰值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主要影响原因为极少数交叉反映,出现这种情况主因免疫学具备同一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会出现想用的抗原决定簇。在特定条件下,单独型,同种型和同种异型抗原决定簇会出现相同抗体反映,于γ球蛋白区域中会呈现多克隆增殖免疫球蛋白区域,形成寡克隆蛋白带或者宽区带,这种结果会对后续判断带来影响,增加主观性。值得说明的是,免疫固定电泳为定性分析,所出具的结果并无定量指标。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既往相比,电泳技术也取得了卓越性进展,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与介质支持等令该项技术日趋完善。其应用范围也有所增大。当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核酸,酶,蛋白质与病毒,细胞分离之中。该项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做好质量控制,将误差降到最低,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当前免疫固定电泳技术与相关设备正正在不断发展更显,势必会在今后临床检验工作中能够体现出重要地位。

[1] Graziani M,Merlini G,Petrini C.Guidlines for the analysis of Bence Jonesprotein[J].Clin Chem Lab Med,2003,41(3):338.

[2] 刘铁林,孟凡超,王宁,等.2种电泳方法对血清M蛋白的检测性能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23):4077-4078.

[3] 王冬梅,李英华,郭素青,等.冷凝集素综合征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κ血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198-199.

[4] 钟国成,李卫红,吴超群,等.DC-CIK过继免疫联合CVAD方案治疗重症多发性骨髓瘤1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 (12):1384-1385.

[5] 张丽华,程震,徐峰,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相关C3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5,24(6):507-511.

[6] 叶筱颖.老年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2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18):88-89.

[7] 刘雁,王玉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回顾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0):41-42.

[8] 杨国亮.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1):82-83.

[9] 肖明锋.多发性骨髓瘤检验的临床实习代教体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7):2608-2609.

[10] 刘青,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免疫球蛋白定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50-52.

[11] 杨燕,范久波.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浆细胞肿瘤相关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3):2532-2533.

[12] 成德.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患者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意义[J].西藏科技,2014,258(9):35-38.

[13] 衣鲁江,M蛋白阳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免疫特征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2):2978-29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6.103

猜你喜欢

骨髓瘤单克隆电泳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PPG第四届电泳涂料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TSH受体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