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樂声字考释

2017-04-13郭洪丹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樂八音广韵

郭洪丹

(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樂声字考释

郭洪丹

(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从“樂”字甲骨文形体来看,即为丝缠绕树木之形。因为丝有“细小”和“白色”特点,可知从“樂”得声字会携带有“细小”义和“白色”义。因反训,“白色”义可训释出“采色”义,因而从“樂”得声之字亦有“采色”义。“樂”为“琴瑟类乐器”,从这一本义出发,进一步引申为“音樂”义(五声八音总名),“音樂”有愉悦人心境的功能,便进一步引申有“使人高兴”义。将以同族字理论为指导,试析从“樂”得声的一组形声字。

樂声字;字族;母文;母文孳乳字

一、樂字本义探寻

《说文·木部》:“樂,五声八音总名。”[1]124上《说文通训定声》:“五声八音相比而成樂。”《尔雅·释樂》:“徒鼓瑟谓之步。”邢昺疏:“凡八音备作曰樂,一音独作不得樂名。”《礼记·樂记》:“唯君子为能知樂。”郑注:“八音并作克谐曰樂。”

通过对各家的观点和文献用例的梳理来看,“樂”的本义为“五声八音总名”,即“音樂”义。而从樂的甲骨文形体和金文形体来看,各家对樂本义之训释有待商榷。

李氏和戴氏的论说,近于罗氏释“樂”的本义为“琴瑟类乐器”的观点。相比之下,罗氏的解说更完备。

综上所述,《说文》中许君训释的“五声八音总名”并非“樂”的本义,“樂”本义应该为“琴瑟类乐器”。由这一本义出发,进一步引申为“音樂”(五声八音总名),“音樂”有愉悦人心境之功用,便引申有“使人高兴”义。此类琴瑟乐器因其构成的主要材质为丝,可知“樂”还应携带有“细小”义和“白色”义。①据反训,“白色”义又可训释出“采色”义。依据蔡永贵先生的同族字理论,②下面试析从“樂”得声的一组形声字。

二、樂声字试析

(一)具有“细小”义的樂族字

濼《说文·水部》:“濼,齐鲁间水也。”[1]227上《说文通训定声》:“濼,齐鲁间水也。出今山东济南府厯城县西,今谓之小清河。古谓之娥英水,东至博兴县,合时水入海,今趵突泉即濼水之原也,盖济水伏流重发处。”[2]336上《玉篇·水部》:“濼,水,在济南。”《广韵·沃韵》和《集韵·沃韵》释义均同:“濼,水名,在济南。”按:濼水,是齐鲁间之水。从今天对之称谓“小清河”上,我们可知此水由“小”得义。

礫《说文·石部》:“小石也。”[1]194下《说文解字约注》:“礫之言粒也,谓细如米粒也。今语恒以沙礫连言,沙视礫,尤小矣。礫、粒双声,语原一耳。”[3]卷十八,29上《汉书·霍去病传》:“沙礫击面。”颜师古注:“礫,小石也。”《释名·释山》:“小石曰礫,礫,料也,小石相枝柱,其间料料然出内气也。”按:礫在古文献中,均为小石、细石之义,因而礫由“小”得义。

觻《说文·角部》:“角也。张掖有觻得縣。”[1]93下《广韵·锡韵》:“觻,角锋。”《集韵·锡韵》:“觻,兽角锋曰觻。”《说文解字义证》:“角也者,角下有阙文。”[4]373按:觻,兽角之锋,物之锋利必然细小,因而觻有“细小”义。

轢《说文·車部》:“车所践也。”[1]302下《说文解字约注》:“车所践谓之轢,犹足所践谓之蹸,因之轢田谓之疄,并双声相转,语原一耳。”[3]卷廿七,65下《广韵·曷韵》:“轢,车辚著。”《集韵·铎韵》:“轢,陵轢,车所践。”《文选·张衡<西京赋>》:“值轮被轢。”薛综注:“车所加为轢。”吕向注:“车驾曰轢。”按:轢,指车轮加之物体之上。生发变化后,必然会使原物变细碎,因而有“小”义。

鑠《说文·金部》:“销金也。”[1]294上《说文解字义证》:“鑠,销金也者。《国语·周语下》:‘众口鑠金。’韦昭注:‘鑠,销也。’《汉书·叔孙通传》:‘鑠其兵。’颜师古注:‘鑠,销也。’《庄子·胠箧》:‘鑠绝竽瑟。’成玄英疏:‘鑠,消也。’”[4]1230按:鑠的对象,无论是金属、军队,还是竽瑟,所引发的结果不是销熔,就是消灭、消散。销熔、消灭、消散,这种变化会使原物变小,因而也有“小”义。

(二)具有“白、采”义的樂族字

瓅《说文·玉部》:“玓瓅。”[1]13上《广韵·锡韵》:“瓅,珠瓅。”按:玓瓅,明珠光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林赋>》:“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应劭曰:“明月珠子生于江中,其光耀乃照于江边。”按:明珠这种物品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闪亮的光泽,恰是这一特点使其具有“白”义。

纅《说文·糸部》:“絲色也。”[1]271下《玉篇·糸部》:“纅,絲色也。”《段注》:“纅,谓絲之色,光采灼然也。”[5]644《说文解字约注》:“纅之言敫也,谓其光泽流放也。”[3]卷廿五,3下《说文通训定声》:“纅,玓瓅明光之色。”[2]336下按:丝的光泽流放之于珍珠的明光之色可相媲美,所以纅也由“白”得义。

櫟《说文·木部》:“木也。”[1]117下《本草纲目·果部·橡实》:“秦人谓之櫟,徐人谓之杼,或谓之栩”,“蓋五方通语,皆一物也。”《广韵·锡韵》:“櫟,木名,柞属。”《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沙棠櫟槠。”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櫟,采木也。”《庄子·人世间》:“见櫟社数”。陆德明《释文》:“櫟,采也。”按:櫟,属柞类树木,它的显著特点即为一种外观殊于他木的采木。由此可知,櫟由“采”得义。

鱳《说文·鱼部》:“鱼名。出樂浪潘国。”[1]244下《玉篇·鱼部》:“鱳,鱼也。”《说文解字约注》:“《广雅》:‘鱳,、鰅也。’舜徽按:‘鱳即鰅矣。’”[3]卷廿二,32下《说文·鱼部》:“鰅,鱼名,皮有文,出樂浪东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输考工。周成王时,扬州献鰅。”[1]244下《楚辞·大招》:“鰅鱅短狐”。洪兴祖补注:“鰅,鱼名,皮有文。”《汉书·司马相如列传上》:“鰅鰫鰬魠”。严师古注引郭璞曰:“鰅,鱼有文采。”按:从以上诸例可知:鱳,即鰅,此鱼出产于“樂浪潘国”。其殊于他鱼最显著的特点即是皮有文采。则鱳由“采”得义。

(三)具有“使人高兴”义的樂族字

嚛《说文·口部》:“食辛嚛也。”[1]31下《段注》:“嚛谓辛螫。[5]55《说文通训定声》:“今俗谓辛螫曰辣。《玉篇》:‘伊尹曰:酸而不嚛。’此古伊尹书之仅存者,酸疑当作辛,辛而不嚛,即本味之辛而不烈也。”[2]336上《说文解字约注》:“沈涛曰:《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引食辛下无嚛字,盖古本如是。火部引《周书》:‘味辛而不熮。’《吕氏春秋·本味》:‘味辛而不烈。’嚛与熮、烈同义。食辛罕有不嚛者,言食辛不必更言嚛矣。”[3]卷三,24上按:由以上材料可知:“食辛罕有不嚛。”如此,《说文》释义未免重复,据此,我们推测许氏对于嚛的训释应该是存在脱文现象,是在辛、嚛间讹脱一个“不”字,即释义应为“食辛不嚛也”。按常理讲,食辛辣的东西必然会嚛(张舜徽释为口舌紧缩的状态),食辛不嚛则是一种较为舒服的状态,所以便有“使人高兴”义。

《说文·疒部》:“治也。从疒,樂声。或从尞。”[1]156上《广韵·笑韵》:“療,病。”《集韵·藥韵》:“療,病消曰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不可救療。”杜预注:“療,治也。”《方言》卷十:“療,治也。江湘郊会谓医治之或曰療。”《慧琳音义》卷二十五:“療,止病也。”按:,療的古字。療,即治病、止病、消除病痛。如此,療使其对象生发的变化是“使人高兴”的。

藥《说文·艸部》:“治病艸。”[1]24上《说文通训定声》:“治病艸。《周礼·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藥养其病’。注:‘五藥,草木虫石穀也。’《易·无妄》:‘勿藥,有喜。’焦循《章句》:‘藥,治疾者也。’《急就篇》卷四:‘灸刺和藥逐去邪。’颜师古注:‘草木金石鸟兽虫鱼之类,堪愈疾者,总名为藥。’”[2]336上按:藥,是用于祛邪养正,医治疾病,保人身体康健的东西,可见藥的功效相当于療。不同的是,“藥”是用于静态调养的物品,“療”则注重动态的调理,二者最终的功效是一致的:即为人解除病痛,调顺人体,使人恢复健康。由此可见:藥之于病人来说是好东西,药到病除会给人带来愉悦感。

三、语音考求

下面我们依据《广韵》所标注的反切,来考证它们上古音的具体情况:

这三组字上古音同为来母藥部

藥、纅【以母藥韵】鑠【书母藥韵】樂【疑母觉韵】嚛【晓母屋韵】

这四组字,除“嚛”组屋韵上古属屋部,其余三组均属藥部。

上古藥部和屋部是相邻的两个韵部,主要元音相近,且韵尾同,可发生旁转。又知牙音、喉音和舌音(端组)由于发音部位靠近,属于邻纽,可构成双声条件。由此可判定从“樂”得声的这一组形声字,它们古音相同相近。

四、结语

以上从形、音、义角度对从“樂”得声的形声字做了详尽分析后,可以断定它们均是以“樂”为母文,加上一系列类属标志,孳乳形成了读音、意义、形体均与母文“樂”有着密切联系的三个“樂”字族。对字族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在动态中把握汉字的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揭示字与字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字族谱系”。

注释:

①此观点受到李仕春,艾红娟“反训研究”一文的启发。该文刊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13页。

②此观点受到蔡永贵称生《汉字字族探论》一文的启发。该文刊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13页。

参考文献:

[1]许 慎.说文解字[M].徐 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洛阳:中州书画社,1983.

[4]桂 馥.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范 藻]

A Study of a Clan of Characters Required Phonetic Complement of“Yue”

GUO Hongdan
(Literature and Media School of Ankang College,Ankang Shaanxi 725000,China)

From the oracle glyph,the character“yue”means the situation of silk w inding tree.The silk has“small”and“white”features,which implie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 ith the phonetic com plement of“yue”w ill carry“small”and“white”meanings. Because of enantiosem y,“color”meaning is from“white”meaning,so Chinese charactersw ith the phonetic com plement of“yue”w ill carry“color”meaning.“Yue”is“harps instrument”,starting from this originalmeaning,further extended to“music”meaning (The general name of pentatonic scale and eight categories of musical instrument).Because“music”has the function of pleasant person'smood,then further extended to“make people happy”.The following w ill be guided by the theory of“Fam ily Characters”to analyze a clan of characters required phonetic complement of“yue”.

the phonetic complement of“yue”;character family;origin character;multiplication characters

H028

A

1674-5248(2017)01-0108-04

2016-11-10

郭洪丹(1984—),女,吉林农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与文化学研究。

猜你喜欢

音樂八音广韵
《原本广韵》引书订误*
《八音的秘密》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音乐巴士
莫扎特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乡村八音
音乐喷泉
布依八音坐唱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