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转户居民生活质量的社区服务探索

2017-04-13胡春梅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居民

王 蕾,胡春梅

(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提高转户居民生活质量的社区服务探索

王 蕾,胡春梅

(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转户居民。转户居民在进入城市后,会出现就业不理想、城市生活不适应、人际关系不佳等问题,导致他们生活质量不高。社区街道办(居委会)应该通过做好转户政策宣传,落实转户居民权益,开展就业培训、引入就业机会,加强心理健康维护等措施来提高转户居民的生活质量。

转户居民;生活质量;社区服务

在中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2013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3%;到2015年底,城镇化率可能超过56%。[1]城镇化进程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的举措。[2]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但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关注,那就是“逆城镇化危机”。逆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愿意到城市落户,甚至已经转户的人口把户口由城市回迁到农村的现象。随着大城市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及小城镇发展的加快,逆城镇化现象日益显现。[3]要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政府和社会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转户人口的生活质量、增加待转户人口的转户意愿,增加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发生互动联系的基本场所,它既是居民们生活和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之一,也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平台。[4]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具有福利性、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活动;是由政府、居委会、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的。[5]社区服务在提高转户居民生活质量上起着重要作用。

转户居民在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后,所在社区就是他们生活的基本范围。社区街道办事处提供的服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支持社区居委会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5]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是给城市居民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转户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做好转户政策宣传

关于转户人口转户意愿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农民在面临转户时的转户意愿并不强。[6]很多农民在转户意愿不强的情况下转户,这会影响他们转户后的生活适应、角色认同等。可见,要提高农民在转户后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办就应该在转户前做好思想动员,提高他们的转户意愿。

(一)加强转户政策宣传

转户人口所在社区要加大宣传政府部门颁布的转户政策,通过多种途径让转户人口充分理解相关政策。国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转户政策时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进一步推荐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各地方政府也就城镇化和转户的实施出台了符合地方实情的相关政策,如《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云南省制作了《云南省农业转移人口转居民转户权益明白卡》等。很多需要转户的农民对这些文件并不了解,他们对转户的信息更多是来自于邻居、亲友的口口相传,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带着误解的,这会导致他们对转户产生诸多疑虑,动摇和打消他们的转户意愿。社区就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使转户人口能够获取转户相关文件和政策,并正确的理解这些政策,例如,通过宣传栏、组织村民分批次学习、广播、宣传册、面对面解读等途径来宣传转户政策。

(二)充分解读转户政策

仅仅让转户人口知晓转户政策是不够的,还要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他们集体学习转户政策。在集体学习时,可以通过视频、讲座、社区工作人员逐段解读等方式开展,使转户人口真切了解转户的背景、思路、做法;转户后的养老、医疗等城镇保障;退让土地后的权益等。只有真正感受到了转户会给他们带来好处,才能降低转户人口对转户的抵触,真正愿意转户。

二、落实转户居民权益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之所以会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原因之一就是转户居民的一些权益在转户后没有及时落实,城市生活成本、住房成本等过高,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力减弱。[7]

在农民转户为城市居民后,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将转户居民应该享受的权益落到实处。例如,在重庆市推荐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转户政策中明确指出“转户居民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城镇保障一步到位”,要求农民工转户进城应该平等享有城市居民的全部福利待遇。[8]在这些福利待遇的落实上,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社区街道办服务来协助完成的,在就业方面,社区街道办可以开展就业培训;住房方面,可以协助社区居民申请公租房;当转户居民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协助他们获取权益;在教育上,联系相关中小学要保障转户居民子女享受就近接受城市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开展就业培训,引入就业机会

转户居民在城市中无法就业、不稳定就业、经济收入不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9-10]要提高转户居民的生活质量,就应该协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在这一点上,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可以尝试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就业培训

转户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不高,在城市就业中往往碰壁,或不能高质量就业。社区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转户居民就业培训。例如,可以围绕适应转户人口的市场就业需求、面试技巧、热门职业习惯技能方面开展专题讲座、辅导;邀请有用人需求的单位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就业所需技能的专业培训;鼓励转户人口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层面的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提高就业力。

(二)引入就业机会

社区可以积极主动地和具有转户人口用工需求的企事业单位联系,邀请这些单位到社区开展专场招聘会,协助完成招聘会的场地、招聘所需服务的工作,为转户人口创造尽量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选择。

(三)鼓励支持创业

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有明显的创业意愿。[11]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转户为城镇居民,如果能够鼓励更多的转户农民工创业,既能使更多转户人口就业、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也能够为社会大众树立创业示范,带来更多人创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2]社区要加强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鼓励知识水平较高、具有一定技能特长的转户居民积极创业,并给他们提供政策、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取得好的创业成绩。

四、加强转户居民心理健康维护

转户人口由于在转户后面对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其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研究表明,转户人口表现出了自我角色认同不高、生活满意度下降、消费休闲心理空白等心理问题。[13-15]社区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高转户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一)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室

社区街道办事处应该设置专门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室”,配置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维护服务。转户居民在转户之初,由于城市适应问题,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应的情况。社区应该鼓励转户居民在有心理困惑的时候积极主动到“心理健康服务室”寻求帮助,缓解心理困惑,维护心理健康。同时,要考虑到部分转户居民可能不愿意到服务室接受面对面咨询,心理服务室的工作人员还应该为他们提供电话服务、信件服务、网络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增加转户居民寻求心理帮助的意愿。

(二)开展形式丰富的社区心理健康活动

首先社区要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帮助转户居民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社区心理知识宣传的形式有:宣传单、宣传册、宣传栏、专题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小礼物发放等。[4]其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工作经验等方式发现转户居民常见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主题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动员、鼓励具有相关心理问题的转户居民参加团体辅导,既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也能够促进他们的人际交流。再建立转户居民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开展转户居民的心理调查,建立转户居民心理档案,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对有问题的居民进行干预,既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利于维护社区治安稳定。

(三)促进转户居民的人际交流

由于转户前,转户居民习惯了农村生活中强连带的人际关系;转户后弱连带的人际关系则增加了他们的城市生活不适应,使他们不能较快地和城市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6]社区要采取措施促进转户居民的人际交流,加速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例如,利用节假日开展有利于居民互动的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做元宵比赛、有奖知识竞答比赛等,动员所有居民参加,促进居民间的人际交流,加深人际熟悉度。

(四)消费休闲引导

进入城市生活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转户居民的休闲方式也应随之发生相应改变。转户前,由于生产方式、亲缘血缘较近等原因,农民比较喜欢串门聊天、看电视、打麻将等休闲方式;转户后,这些休闲方式也延续到城市生活中,成为主要的休闲方式。[17]要丰富转户居民的休闲方式,社区就应该做好引导。首先设立社区书报阅览室,鼓励转户居民在空闲时间到阅览室阅读书报,丰富知识面,提高文化水平。其次鼓励转户居民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如就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维护身心健康。再帮助转户居民树立健康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安排带队训练人员等方式,鼓励转户居民参与广场舞、晨练、养身操等活动,既能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也能够促进身体健康。

转户居民在退出土地后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特别是被建设征地的农民,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补偿。很多居民在获得补偿后,不能合理安排经济支出,有部分居民甚至参与赌博,在短时间内将补偿款全部支出,导致进入城市生活后,经济拮据。社区街道办事处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对转户居民开展消费引导。首先定期开展理财讲座。一方面,邀请理财情况较好的转户居民跟大家交流、探讨;另一方面,可以邀请银行、高校等相关专业人士,围绕“转户人口理财”进行专题讲座,针对转户人口常见的经济问题给与解答。其次加强“拒绝赌博”的宣传。社区街道办可以通过宣传栏、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在转户居民中加强“赌博危害”的宣传,提醒转户居民远离赌博、合理理财。

(五)引导城市居民积极接纳转户居民

在大量转户居民进入城市的同时,部分城市居民可能也存在着一些疑虑和误解,如,转户居民的涌入会增加城市的不安定因素;转户居民会将农村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带入城市;转户居民会分享自己的资源和既得利益等。因此,在认同和接纳转户居民时,一些城市居民表现出了排斥。这会增强转户居民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是导致他们不能认同自己的新城市居民身份的原因之一。社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城市居民积极接纳转户居民。可以举办游园、才艺比赛等活动增强城市居民与转户居民间的互动和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再向城市居民解读转户政策,打消其权益会被转户居民分享的疑虑,鼓励他们积极接纳转户居民。

[1]李培林,陈光金,张 翼.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4-71.

[2]陈雪原,张文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06(1):75-80.

[3]蔡之兵,周俭初.中国逆城镇化危机研究[J].天府新论,2014(4):65-70.

[4]何华敏,胡春梅,胡媛艳.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7):1114-1118.

[5]李迎生.对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方向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9(1):134-138.

[6]贾淑军.城镇化中农户移居与农民工转户意愿研究——以河北唐山为个案[J].经济管理,2012(11):177-184.

[7]刘森林.我国农村户籍流动人口转户意愿的调查研究——基于2010年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5):45-50.

[8]重庆市发改委.大力实施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户人口市民化[J].中国经贸导刊,2013(6):15-17.

[9]李 飞,钟涨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的职业获得——基于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0(6):11-21.

[10]徐爱东,吴国锋.农业转移人口转户意愿的影响因素与现实诉求研究——来自重庆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18.

[11]余锦境.深圳:三成新生代农民工想创业当老板[N].新快报,2010-07-20(D6).

[12]郑英隆.农民工市民化与创业激励[J].学术评论,2013(4):14-20.

[13]陈传锋,杨晶晶.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休闲方式[J].浙江学刊,2007(2):196-200.

[14]胡春梅,王 蕾.转户青年农民工生活质量现状与组织公平感、社会支持的关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6(4):105-111.

[15]姚 俊.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认同障碍解析——基于长三角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1(8):93-99.

[16]冀县卿,钱忠好.人力资本、连带关系与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基于扬州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1(3):86-91.

[17]常勤毅,金 奕,赖莉飞,陈传锋.城市化进程中新居民文化消费及其审美心理的调查研究[J].学术交流,2007(7):122-125.

[责任编辑 范 藻]

An Exploration on Community Services of Improving Transferred Residents'Life Quality

WANG Lei,H U Chunmei
(EducationSchoo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more and more peasants become urban residents.A fter living in urban,the transferred residents w ill face many problems on employment,urban adapt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Community subdistrict office should improve the transferred residents'life quality through services below:propagandizing the policy of transformation,implementation the transferred residents'rights and interests,making em ployment training,maintaining the transferred residents'mental health.

transferred resident;life quality;community service

C93

A

1674-5248(2017)01-0075-04

2016-11-12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转户居民生活适应及社会心理冲突研究”(2012YBS051)

王 蕾(1965—),女,四川泸州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城镇化人口居民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石器时代的居民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