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2017-04-13杨佳

中文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道路

杨佳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41-02

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在西方势力的影响下,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泛起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此,习主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主席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此,本文试图从“四个自信”这一全新视角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探讨与批判。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对“四个自信”的根本否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党和全体人民付出艰苦努力与巨大代价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不容否定的是,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生态环境恶化、少数官员贪腐等社会发展问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重新审视历史,揭开历史真实面目,以及学术探讨的旗号,否定一些历史共识,其本质概括起来就是对“四个自信”的根本否定。

1.文化否定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近代中国在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鸦片战争的爆发,我国逐渐失去了东方大国所拥有的优越感与自信心,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领土主权沦丧,使得中国人的自信心迅速崩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对于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陈序经认为中国存在的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的问题。而他所认为的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西化”。胡适则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卑,他认为我们须承认自己百事上不如人。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还有一些人认为“大河文化”不如“海洋文化”,中华文化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在一些人的笔下,我们的民族不仅‘愚昧、‘丑陋,而且充满‘奴性、安于现状、逃避现实,如此等等;而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和文化传统说成是走向没落的‘黄色文明, 要现代化只有乞灵于西方的 ‘蓝色文明。”

2.道路否定

1840 年鸦片战争后,面对国破家亡、民族危亡的局面,不少志士仁人都在探索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从太平天国革命开始,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的各种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在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十月革命的爆发,把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很快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失败之后,毛泽东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出发,开辟出来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之后,又进行了“一化三改造”,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对我国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符合我国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一些虚无主义者为了篡改历史,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归结为中国人民错误地选择了“革命”道路的结果。认为“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而改良则是一种能量积累”。有的人认为侵略有功,有的人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认为当时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操之过急,应该补资本主义一课。借改革开放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来否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理论否定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特殊的文化、历史、社会条件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95多年的历史,党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67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断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通过否定劳动价值论来推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基,甚至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空想甚至是宗教、邪教,共产主义是乌托邦,是对人的欺骗。借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加重,贪污腐败问题多发等问题,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论是左和右的观点都是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否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制度否定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人民也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人民得到了解放。建国以来,中国从本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近年来,有的人认识不清新民主主义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差别,认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补資本主义的课。有的人否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中国特色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一些人把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发展中的问题,一律上升为制度问题。套用西方政治制度的概念,怀疑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有的人否定公有制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否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否定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四个自信”的冲击

1.消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之源与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信心之源。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普世价值的口号,企图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本质目的驾驶否定中国文化,打击中国文化自信,诱导人们接受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理念。“对于一些任何国家都有的缺点,一旦在中国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者就会千方百计的利用一些极个别示例来论证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与不文明,并且扣上民族劣根性的帽子,其最根本意图就是消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文化的宝贵源泉,通过思想文化的改造,为进一步的社会制度改造打下基础。显而易见的,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宣告了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破产。

2.消解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基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而这些最为重要的奋斗历史则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颠覆与歪曲的重点对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他们公然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妄图动摇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奋斗、曲折探索找到的适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其失去历史根基。现实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使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形成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历史观,从而使他们对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有不公正的偏见,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在团结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影响力。

3.成为西方西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工具

作为独立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之外的社会主义大国,自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就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演变战略。他们凭借其不对称优势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企图使确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国家政权从根基上发生改变,发生制度上的大革命。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包装成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此外,借用社会主义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进行建设而出现的错误和存在的弊端,加以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的随意夸大,以实现他们妖魔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良居心。他们混淆视听,企图用西方议会制度取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们否定党的领导,企图用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通过以上行径妄图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告人的丑恶目的。

4.企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合理性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而否定指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存在的合理性;诋毁和嘲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而否定指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合理性。历史虚无主义肆意否定这样的事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产生顺应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中国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造成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降低,也严重削弱了“四个自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造成人民思想的严重混乱。因此,必须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保持清醒的认知与高度的警觉。

三、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以“不忘初心,繼续前进”为主题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就为我们正确的看待历史、现在与未来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与我们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一脉相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民族最大的宝藏。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与曲折而被抹去与消除。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讲话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培育和践行化会主义核也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増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关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选择性的继承发展,把其中的禅益部分与社会主义的特征相结合,既能够激发唤醒公民的道德自觉,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应对当前信仰缺失和道德危机,促进社会环境的改善净化,让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华面前自言惭愧。

2.坚持道路自信,以发展推动问题的解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铁的事实,昭告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的选择,历史虚无主义“想反也反不了”。诚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的问题与困难,但取得的成绩是当前形势的主流,是主要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困难是暂时的,要坚定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决心,历史与事实一次次的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发展路径,是中国人民的最正确的必然选择。

3.坚持理论自信,积极推进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建设,改革开放,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科学的是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在当今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要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中,创造性的坚持与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以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的态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实事求是的最本质精髓,在实践与发展中进行理论创新,用更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4.坚持制度自信,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从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制度演化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与优势,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的,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为继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维为.澄清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认知盲点.[J]. 红旗文稿,2014,(15):40-44.

[2]陈宝.余元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理论视野.2006.(02)

[3]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北京,2014.2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