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背景下的小学国学特色建设的研究》文献综述

2017-04-13倪庆中

中文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学中华民族民族

倪庆中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30-01

国学就是由文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典籍的总称1,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基本标识,国学教育一直是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主要方式,更是中华民族长立于世界的根本内力。选择这样的课题进行研究,就是旨在通过探索、构建、践行,让国学滋润着学生成长的靈魂,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走得更具姿态,也更富力量。

要想更好地研究,首先要理清国学的概念、范围、发展及其教育历程,才能推进此项课题的研究,并用研究的获得丰富、指导和优化教学,形成融于时代,又有国学特色的教育新方式。

一、探索国学教育的发展脉落

国学教育在夏朝之前就出现了,一直延续至今,约有四个时期:

1.国学教育的一元期(从夏朝之前——五四运动)

中华国学亘古即有,教育也随之而生。夏朝自始,官学为主,从春秋时期的孔子收受束修开始,官学和私学一体发展。孔子曾编撰和施教国学教育,将内容分为大小六艺。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习内容又增加了子学。经过汉代董仲舒的确定和筛选,变成了“五经”,到了宋代,又形成了“四书”。国民一直接受国学的熏陶和教育。

2.国学教育的冲突期(五四运动时期,十年动乱时期)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吹响了反封建文化的号角,也是国学和西学的较真和对垒时期,特别是国学大师带头提出对旧文化的批判,对新文化的践行,让国学教育受到动摇与冲突。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国学教育再一次受到冲击,全国发起了批孔运动,儒家思想,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再次被搁置,国学教育又一次出现了内容偏失。

3.国学教育的迷离期(二十世纪的后叶)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人的精神世界却产生了混乱,价值观的天平出现了倾斜。国学反对论、有限论、无用论冲击教育,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西方思潮冲击腐蚀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理想丧失、精神枯萎、道德滑坡、价值弃守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特性。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缺位,社会普世教育观念的错位,学校教育的国学失位。

4.国学教育的回归期(21世纪初到今)

由于国家的普遍重视,一系列战略政策文件的出台,国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社会、学校、各种团体、各界人士致力于国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的多方位探讨,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国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无论是国学教育处于冲突期,还是迷离期,国学教育仍然占据着教育的阵地,是语文的包含内容之一。只是从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受到冲击和左右,甚至制约和弱化。

1.家庭教育子女,失却了国学所赋予的精神要求

一些家庭教育子女,开始回避国学教育,让孩子片面追求好前途,将国学能够供给的人文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内容置之不谈。

2.社会教育公民,失却了国学所赋予的民族担当

社会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公民的思想认同教育力度不够,对国家崇尚、公众礼仪、道德风尚、情趣情操缺少更有力的教育。公民的民族情感,民族追求等教育苍白。

3.学校教育学生,失却了国学所赋予的生命责任

一些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生命成长缺少综合培养,尤其是国学教育,仅局限于教材中,使得学生具有的只是竞争,而无良好的生命状态,学生的民族认知、责任、自信教育出现短板。

三、国学教育的重新唤醒

1.国际对中华国学的重视

①1988年8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共同宣言,声称世界要在21世纪获得发展,必须学习2500年前的孔子。②据美国学者统计,《老子》一书畅销量排名世界第二,仅位于《圣经》之后。

2.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

“中国梦”提出,要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之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其中的精神主要就是国学所彰显出来的精神,即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3.国家教育政策的构建

①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②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文件说:“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4.国家领导对国学教育的重视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党校研修班说,领导应读三方面的书,当代中国马列主义理论著作,做好领导必须的各种知识书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②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师生座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③2015年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由于国学教育受着现代教育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单一教育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以使命为担当,以责任为先导,与现代教育联姻。最大限度,最好程度地对学生施行国学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加剧的应试教育导致对学生人文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忽视。在这两种力量推动下,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学与现代教育的第一次联姻2。”为以县域背景下探索一条培植学校国学特色建设之路提供了理由、机遇和平台,为如何搭建教师国学培训载体,提高教师国学平均素质,构建学校国学特色环境,国学课程(包括语言、活动、运动课程)的开发,国学品质建设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的,现实的空间。相信通过我们三年的研究、实践,一定会整合好各种资源,为县域范围内的国学推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济. 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5,(2).

[2]胡虹丽. 探寻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契合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猜你喜欢

国学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垂”改成“掉”,好不好?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