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7-04-13缪炎红

甘肃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化学微课

缪炎红

【关键词】 高中化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073—01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它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如下图所示),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简短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为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教学资源。对于教师而言,实现了从传授知识向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转变;对学生而言,实现了由接受知识向探索生成知识的转变。教学过程也由“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向“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转变。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笔者建构了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包括教师课前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制作、学生课前微视频的学习、课堂中教学互动活动以及课后师生的网络互动交流等四个阶段,下面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课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一、微视频的收集与制作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分析重难点,对微视频进行认真详尽的设计,视频的时长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有两项《认识氯气》以及《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的微量实验》。要求生动全面,采用包括视频、Flash动画、PPT讲解等呈现方式,内容的讲授清晰明确。视频的拍摄制作方面,可以选择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然后对视频进行非线性编辑,或者利用智能手机等灵活轻便的移动终端或是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屏幕内容和屏幕内外的声音,声音可以来自计算机内部和录制者的话筒输入。

二、课前微视频发布及学生课前学习

在制作完成微视频之后,教师在视频的下方添加文字材料,进行课前任务设计等。学生结合各自的具体条件开展移动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教师上传的微视频,上传途径可通过班级QQ群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内容,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学习节奏,遇到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就具体问题与师生详细地在线交流。在此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任务并赋分值鼓励评价:

1. 对照课本相关内容和教学视频梳理氯气的物理性质,以word或图片形式在QQ群中上传(本任务1分)。

2. 通过视频,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参照学案自行设计并绘制氯气的化学性质的表格,在QQ群中上传表格(本任务2分)。

3. 完成练习,并在QQ群中上传答案(本任务2分)。

4. 附加任务:设计测定自家自来水中氯元素的含量的实验,分析原理,书写可行性方案。(QQ群中分享可加1分)。

三、课堂教学互动活动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补充板书、电子文档、Flash等其他形式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要,并根据网络中学生集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排除大部分学生的疑点,针对某些知识难点,可设计成课堂探究实验,如新制氯水的成分和性质等,具体课堂互动活动如下:

环节1:课前回顾(5分钟)。根据课前任务反馈,对学生理解有误的问题进行梳理。提问:从表格中你能归纳出几类氯气的化学性质呢?你是怎么对其分类的?

环节2:课堂作业讨论(5分钟)。个人独立完成有关氯气的性质的练习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如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间互助或者教师讲解。

环节3:课堂活动(20分钟)。实验探究——学生每2人一小组,根据已学的知识, 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及用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前后及邻桌6人一大组汇总探究成果。

环节4:归纳小结(5分钟)。展示学生课前上传的氯气的化学性质的表格(选取部分),引导学生辩证思考氯气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

四、课后反思与互动交流

学生在充分消化课堂教师补充的资料和师生线上、线下交互讨论的基础上,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深刻的反思。学生在反思之后就课堂中的问题继续进行网络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教师深入互动。教师根据本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将优秀的学习资源或者重点的学习内容再次以“微课”的形式发布到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同时将与本堂课程相关的前瞻性内容发布到网络上,供有特殊需要的同学进行拓展和提高。

微课环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将传统的知识传递放在课堂前完成,具有资源丰富,灵活,易于更新,方式多样等优势,栩栩如生的音视频资源的吸引力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电子文本和图片,生动的教学视频也将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學习兴趣和动机。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高中化学微课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