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融联姻密码

2017-04-12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 2017年1期
关键词:产融国资基金

文‖《上海国资》记者 王 铮

产融联姻密码

文‖《上海国资》记者 王 铮

成立投资基金已是多数产业企业首选进入金融资本领域的通道

长久以来耽于浅尝辄止的产融结合在2016年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速前进。两者结合的广度与深度均超过以往任何年度。

可以为佐证的是,刚过去的一年,实体企业、地方政府、互联网公司均广设各类金控平台。“金融混业经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成为重要趋势。”市场评价。

这一方面来自政策明确鼓励。

2016年8月1日,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政策,决定在部分试点城市开展产业与金融合作,希望强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并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

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生存所需。“低迷的经济环境,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于眉睫,企业与金融结合成为多家传统行业企业开启转型的利器。”市场分析师表示。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产融结合的需求大多是大型且业务综合的企业集团所求。

“因其下属企业数量众多,内部金融需求多样,通过设立或控股金融机构或集中内部金融资源,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投资专家表示。

做自己擅长的事

据《上海国资》了解,上海国企产融结合起步颇早。但通常的规律是,一开始是在旗下设立全资或控股的各类投资与资产管理平台。这些平台亦大多依托母公司实体企业成长,不过,它们往往随着时间发展会不断演进,变得更为独立和市场化。

比如上海电气融资租赁公司。其成立于2005年,当年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是国内成立较早且资本实力雄厚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上海的租赁公司只有几家,现在上海已经有6000多家租赁公司了,上规模的国资企业大多都有自己的租赁公司,竞争已显著加剧。”上海电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对《上海国资》介绍。

十年之后,2015年,上海电气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金已增至30亿元,并且于2013年先后设立SPV公司——沪一租赁有限公司,和自贸区子公司——融创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对于租赁公司来说,注册资本金的规模很重要。注册资本金可以放10倍左右的杠杆。即假如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最多可做10亿元的业务规模。”市场人士介绍。

得益于成立较早又背靠上海电气集团产业优势,上海电气融资租赁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末,其合同数超过3000个,已为全国逾2000家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上海电气租赁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达到4.7亿元,资产总额达116.9亿元,相较2015年同期增长83%。

“我们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4年之前,租赁公司以销售为主,基本上做母集团内部的业务,比如工程机械、火力发电、机床、纺织设备等,主要是促进集团销售,所以前期从规模增长来看并不是特别快。但是从2014年开始逐渐市场化,在服务集团的时候,既可以依托集团,也可以走出集团,所以,我们的客户有集团客户也有非集团客户。发展速度开始加快。”李林介绍。

虽然逐渐独立,但电气租赁的业务领域仍围绕着上海电气的相关行业,比如能源电力,包括传统的火电、风电、光伏、核电,物流装备机器人运输,还有节能环保,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等。

“我们主要做的还是自己熟悉的和擅长的事情,在电气相关行业,我们不仅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其中的风险亦能很好地识别和控制。”李林介绍。

他表示,未来,上海电气租赁公司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会追求规模的绝对增长,我们将与高成长性行业中的领先企业结成紧密合作关系,通过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形成高粘性优质客户群,在特定行业中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达到领先水平。”李林介绍。

诚鼎基金在市场化方面则更显激进。其设立于2009年12月,是上海城投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和管理的市场化运作平台。目前已实现核心团队在GP中持股。

“准确地说,诚鼎基金是上海城投旗下上市公司城投控股直接出资以及与民营企业合资成立的投资平台,管理的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城投出资的基金,围绕着城投产业链进行,还有一部分是输出我们诚鼎的专业和品牌,受托管理的基金,包括银行资金,也包括一些上海的其他国企的基金。”诚鼎基金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张敏对《上海国资》表示。

经过七年发展,其掌握的基金规模从最初的2亿元到现在的300亿元以上,基金种类包括母基金、PE基金、定增基金、并购基金和PPP基金。

随着基金规模增大,大股东城投控股从最初的控股直至目前在其所管理的基金里面,出资比例已减至30%。

“我们用城投控股30%的资金撬动了社会资本,起到了放大杠杆的效应。”张敏表示。

尽管如此,诚鼎集团的投资方向仍有浓重的城投主业痕迹。

“我们投资的方向总结出来是一个‘主题’和两个‘行业方向’,一个‘主题’是我们始终围绕国资国企改革,所以我们和上海国企有投资和合作关系;‘行业方向’则是80%的投资围绕着城投的产业链进行投资,包括节能环保、建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另有20%的投资围绕着消费升级的刚需,教育以及医疗。”张敏介绍。

事实上,成立投资基金已是多数产业企业首选进入金融资本领域的通道。

与成立直接投资的产业基金比较,2016年,成立各类母基金似乎吸引越来越多的国企兴趣。

母基金的优势

2016年7月,申能集团新设全资子公司上海申能诚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新型股权投资平台,其集母基金、母管理公司和投资培育孵化中心三大功能于一体。

“顶层设立由申能集团完全掌控的兼具母基金和母管理公司职能一体的‘申能诚毅’投资平台,即投资管理公司。下设股权投资版块,产业并购基金版块等,在投资管理公司、股权投资、产业并购基金‘三位一体’的配置下,我们还将探索海外投融资平台建设,既为集团参与海外项目的投资搭建平台,又为集团未来融得海外低成本资金铺设道路,以反哺集团各产业链,并探索融资租赁等业务模式。”申能诚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介绍。他认为,申能诚毅的设立,迎来基金运作的2.0阶段,形成了母、子公司联动的独特的国有创投基金创新投资模式。

为何要新设母基金?

“母基金主要是紧紧围绕申能集团的战略发展,服务于集团发展布局,但是子基金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母子基金之间可以形成生态圈,既有围绕广义能源领域细分,也有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别,既有区别也有协同,基金之间彼此协作,相互借力、接力。”杨波表示。

与申能诚毅性质类似,临港集团资产管理公司亦设立了产业投资母基金,这支产业基金名为上海临港智兆股权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母基金形式设立,通过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带动产业投资。

“设立投资母基金更适合我们,从母基金本身的性质来看,一般基金收益都符合20/80原则,即20%最顶尖的基金收获80%的利润,母基金有更大机会进入到这些顶尖基金;另外,母基金投资收益更稳定,呈正态分布,即出现极低IRR(内部收益率)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国际上,母基金投资PE规模占到PE总募资规模的38%,中国才刚刚起步。”临港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吴巍对《上海国资》表示。

事实上,对于园区开发企业来说,临港集团选择母基金亦更适合自己的经营特点。

“母基金投资的子基金可以作为园区招商的重要环节,可以扩大招商优质项目库,为园区带来效益。我们现在选择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子基金,他们会把所投的项目和要投的项目库都会打开给我们,母基金的投资团队和招商团队合作,一方面作为资本方投资,另外作为服务方,怎么帮未来企业发展,从入住、税收各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扶持工作。”吴巍介绍。

据介绍,临港智兆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领域80%是智能制造,20%投资于其他高成长领域;投资阶段覆盖VC、PE到Pre—IPO。

“园区内有非常多的孵化器和非常好的项目,我们希望先以比较少的资金参与VC阶段投资,这可为项目后端Pre—IPO做更多投资储备。”吴巍表示。

商业模式

因为国资企业的规模、股权构成和所处行业均很不同,旗下搭建的金融平台架构和商业模式亦各有所长。

对于母子基金的合作模式,杨波将申能诚毅子基金组建模式归结为五种。

“按照基金公司股权比例,可分为集团直投业务;自身是第一大股东或控股50%以上,但有政府及其他国资参股的业务;非第一大股东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参股20%—50%的与人合作模式和小于20%的参与模式。”杨波介绍。

不同的模式其管理方式亦不同。

如果是集团直投业务,则申能诚毅下设100%子公司进行投资,并注重集团战略协同及关联行业深度研究和市场分析报告;在决策机制上,子公司20%资本金以下项目申能诚毅投决会决定,子公司20%资本金以上项目报申能诚毅董事会决议。

如果是合作模式,即基金公司股权比例在20%—50%之间,则其模式是,仍设单独管理公司,申能诚毅会委派至少一名高级管理合伙人参与基金日常运营。但基金公司的投资活动基本由管理公司自行负责,申能诚毅风控部及法律部负责聘请中介机构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确保真实性,并在该管理公司投决委有席位。

目前尽管产融结合风头正劲,但其中风险亦不能忽视。

德勤国有企业服务华南区主管合伙人余莉娜表示,产融结合的风险主要来自业务整合、内部交易控制、风险隔离有效性三方面。她介绍,在业务整合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新行业进入风险,产业资本涉足自身并不熟悉的金融行业,或者金融资本涉足于产业行业,在行业经验等方面会与现有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劣势,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协同效果;而在内部交易控制方面,因为诸多实体企业入股金融机构会为融资提供便利,但往往由于内部关联交易错综复杂,提升了内部交易风险。此外,因为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可分散整体风险,但由于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反倒会增加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她建议,企业当重视并加快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国企当抓住机遇。

猜你喜欢

产融国资基金
金融监管新形势下城投公司产融结合路径探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我国产融结合研究的脉络与趋势
——基于CNK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产融结合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基于商业信用的证据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产融结合进程、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