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点尝试

2017-04-12周亚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交流学习木块课前预习

周亚娟

(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点尝试

周亚娟

(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为课中学习助力;鼓励合作交流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倡课后巩固总结,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初中;物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该深刻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一切的物理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发展,势必深刻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提出三点可行的尝试.

一、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为课中学习助力

课前预习,这是学习任何学科都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品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在立足于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外完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可见一斑.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能够在课中跟上教师的思路,从而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做到如鱼得水、得心应手.物理倡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在学习力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一堂课结束前,提前告知学生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布置一些课前预习的思考题目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的课前预习中完成题目,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如关于力学的课前预习思考题:力的作用为什么相互的?能够举一些简单的实例?力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学生通过书本知识的帮助,很快就能够得到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力的作用为什么是相互的?因为当一个力施加给物体时,也会受到物体反方向的作用力.在生活中,与同学的击掌是一个相互作用力的体现.而力与运动的基本关系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在没有力时,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也可以运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为课中学习助力.这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点尝试.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仅能够为课中学习助力,而且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二、鼓励合作交流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人并不是一个孤岛,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逃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也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和同学之间进行一定的沟通和交流,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物理教学中力学应用题的解决,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应该追求与时俱进,在物理教学中寻求创新.对于力学应用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四五个学生,最高男女比例协调,然后让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和讨论.以力学应用题:边长是a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时,木块底部所处深度为H,边长为2a的同一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同一种液体中时,底部所处深度是多少?教师可以选择这一个力学应用题为对象,在进行完分组后,学生自行探讨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室里不断走动,随时指导学生.最后交流完毕,教师可以将解题过程呈现在黑板上:由于木块漂浮,所以F浮等于G,对于第一块木块,有:ρ(a2H)=a3ρ木.对于第二块木块,有:ρ[(2a)2·H′]=[(2a)3]p木.联立以上两个式子,就能得出H′=2H,即第二块木块底部所处的深度为2H.这样的分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合作交流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感,而且还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倡课后巩固总结,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在过去就已经强调了课后复习和总结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提倡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总结,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

例如,结构导图的完成,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大胆尝试,独立完成物理知识的结构导图,让物理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轮廓分明的系统,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在课后对于物理知识结构导图的完成,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便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还能直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为课中学习助力;鼓励合作交流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倡课后巩固总结,完善学生知识体系.这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广大物理教师提出的三点尝试.

[1] 蔡慧博.教育激励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新张娟.课标下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 2015.

G632

A

1008-0333(2017)23-0054-02

2017-07-01

周亚娟(1976.3-),女,江苏盐城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从事初中物理教育.

[责任编辑闫久毅]

猜你喜欢

交流学习木块课前预习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