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2017-04-12袁灵利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审题条件

袁灵利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江苏 宿迁 223800)

简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袁灵利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江苏 宿迁 223800)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解题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树立解题意识,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数学教学;解题能力;策略培养

就中学数学教学而言,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但是,在当下我国这种“考试至上”的教学现状,教师却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此,教师就必须要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上,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解题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数学解题能力的进步提高.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前提

从许多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是促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握已知条件,并借助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具体的方法有:第一,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在图形中作辅助线.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必须要让学生将题目中的文字叙述充分地进行理解,尤其加强对重点字词的关注,然后,再将题目中所有的已知条件找出,进而再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从已知条件中发现隐含条件,最后,再根据条件,画出有助于解题的辅助线或草图.以上的这些内容,可以说是审题的基础内容.第二,分析已知条件与要求解答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每一道数学题都是由已知条件与解题目标来组成的,将其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地解答出题目.第三,在判断题目类型中确定解题的思路.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去判断这道题的题型,是学生所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在学生判断出题型之后,才可以根据其找出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解答.而且,在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去识别题目类型,并将与之相关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同时,还不会让学生在遇到相同题型的时候一头雾水.

2.教授学生实际的数学解题技巧是关键

具体的解题技巧有:第一,数形结合.这一技巧可以有效地将形与数结合起来,进而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题目具体化、形象化.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数形结合常常应用在函数和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等.第二,对称思想.

3.反思错误是保障

许多学生在进行解题的时候,之所以会出错,往往是因为看题马虎粗心而看错了条件、写错了得数,又或是使用的数学知识点与题目不符等.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要给学生科学而正确的指导,即要求学生在完成数学题之后,要进行及时地计算、检查,看看自己解题的思路是否出现错误、阅读题目时是否出现问题.可以说,检查、反思的环节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小结总而言之,加强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现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的解题水平能够达到创新的阶段,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就要始终将发展学生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当作是教学的重点,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挖掘出完美的培养方式,学生也才能有扎实的解题功底,并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1]赵彦方. 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调查与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惠敏悦. 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反思性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李月丽. 中学生数学解题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G632

A

1008-0333(2017)23-0016-01

2017-07-01

袁灵利(1978.7-),女,江苏宿迁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初中数学教学.

[责任编辑李克柏]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审题条件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