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电视编辑如何转型升级

2017-04-12王晓东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韶关电视节目内容

□ 王晓东

全媒体时代电视编辑如何转型升级

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在变,媒体的传播方式、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在全媒体环境下,报纸、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纷纷转型,再造生产流程、完善组织架构、构建媒体矩阵、实现多屏分发。在人力资源相对紧缺,专业分工细化程度较低的城市电视台,电视编辑必须在原有的线性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迅速提升能力,转换角色,多元发展。笔者认为,这是城市电视台立足自身实际,打造全新媒体平台过程中,电视编辑必须积极应对的生存课题。

电视编辑;全媒体传播;转型升级;全媒体编辑

□ 王晓东

一、全媒体生态下电视编辑要有全媒体传播的意识

笔者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电视编辑工作的广电从业人员,越来越感受到一个严峻的现实——还有多少人,有多少时间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我们固定编排的电视节目?当下,互联网宽带技术、数字制作传输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形态的新兴媒体极大的满足了受众随时随地随机获取信息的需求。严峻的现实倒逼传统媒体必须主动走上一条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实现全媒体传播。在这条道路上,作为电视编辑,需要掌握更多技能才能实现转型升级。

(一)传统“电视编辑”的生产模式让节目产品失去了传播先机

什么是电视编辑?就工种而言,电视编辑也被称为编导,是节目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主导者,负责整个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作为创作环节,编辑工作主要是指电视创作的后期阶段,包括了剪辑、后期包装和合成等多个环节。笔者从事电视编辑工作十余年,主要是按照策划、采访、写稿、编辑、播出这一线性生产流程进行节目生产。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这种生产与传播方式有生产成本高、传播时效差、传播路径单一、传播缺乏互动等等缺点。与成本低廉,时效突出,路径丰富,互动性强的各种新媒体相比,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从线性生产的前端开始,就已经失去了传播的先机。要想改变这一状况,作为传统的电视编辑,一定要向全媒体编辑转型。

(二)传统“电视编辑”普遍缺乏“用户”意识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八80年代末到进入2000年后的十年里,传统的电视媒体经历了它的黄金岁月。在这段岁月里,荧屏连着你我他,电视成为了公众获取信息最为重要的渠道,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也有着“无冕之王”的优越感。很长一段时间,在传统的受众面前,电视节目的传播是单向的,电视编辑的编辑工作也是单向的,编辑采集什么节目,编排什么节目,受众就看什么节目。电视编辑只对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负责,只对节目本身的质量负责,相对忽略电视节目在受众中的传播感受。如今,电视作为传统媒体,迎来了多屏竞争的时代。笔者从尼尔森媒介研究中了解到,在新媒体冲击下,2016年电视媒体观众继续分流,全天以及晚间时段电视媒体接触度呈下滑态势。作为一名电视编辑,笔者最深的感触就是,必须转变过去单向传播,忽略受众感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要把传播过程看做是为受众提供服务的过程,要把受众当做服务的对象和接受服务的用户。

二、全媒体生态下电视编辑要有全媒体传播的能力

(一)从选题阶段就要有全媒体传播的判断能力

传统电视节目采编过程中,节目的信息来源相对比较单一,此外,无论是信息提供者还是信息接受者,都会站在不同媒体平台的角度对信息进行选择,有时还会出现不同媒体平台的采编人员扎堆做同一题材的情况。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每一条信息都要从全媒体传播的角度判断其传播价值,是适合一菜一吃还是一菜多吃?是安排单一平台播出还是要求全平台推送等等。作为一名电视编辑,在向全媒体编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

(二)从策划阶段就要提出进行全媒体传播的要求

传统的电视编辑对节目的策划一般仅针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设计,对于其他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基本不会考虑。全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将以全媒体编辑的身份出现,对于任何一条新闻报道或电视节目的采编必须明确阐述编辑要求,体现自己的策划意图,为各媒体平台的传播提供前期保障。例如:对于一条新闻报道,全媒体编辑可根据内容判断是一稿多发还是一稿单发;对于不同的传播平台,应该有怎样不同的表现形式等等。

(三)在采编阶段要实现全过程同步跟踪

传统电视节目采编过程中,很多情况下,电视编辑很少参与前端采访,只是对记者采集回来的稿件和视频素材进行后期加工直至成片。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电视编辑将以全媒体编辑身份出现,必须对对采编全过程进行同步把控:一方面,必须根据各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与传播需要,随时与前方采编人员保持联系,调整采编重点,提出采编需求,下达传播指令;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前方采编过程的实际情况,与各媒体平台保持联系,随时调整传播内容、传播时间和传播平台。

(四)在后期阶段要有全媒体制作能力

传统电视节目采编流程的后期阶段,电视编辑主要是对稿件质量和画面剪辑把关,电视编辑的技能相对比较单一。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电视编辑应该成为全能战士,要有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手机等不同媒体上进行内容发布的编辑能力。以一条新闻的全媒体发布为例,要在第一时间就做好了与广播连线的准备,提前或与前方沟通后在最短的时间为广播主持人写好主持词,提醒广播导播随时接听前方记者的电话,还要根据前方记者发回的手机图片,在移动端进行图片加文字的制作和推送等等。

(五)在发布阶段要有全媒体统筹与变通能力

传统电视节目采编过程中,受线性生产流程的限制,节目只能在固定时间以固定长度按照固定形态播出,偶尔需要加入一些突发事件或需要进行修改的内容,后期制作编排难度较大。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电视录播直播、广播录播直播、新媒体推送等等,编辑可以选择的媒体类型,播出时段,播出形态,推送平台明显增多。这就要求编辑首先要有信息发布的统筹能力,通过合理的安排,让每一条新闻或节目的传播效力达到最大化;其次,要有灵活的变通能力,要在过程控制中根据前方采集端的实际情况,各类事件的进展情况随时调整传播内容和发布平台。

三、全媒体生态下电视编辑要有全媒体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这几年,大量年轻观众转向互联网内容和互联网视频,电视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内容、传播方式、获取便捷和渠道终端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的关键点。笔者认为,全媒体生态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内容。

(一)好内容是全媒体传播的基础

2016年11月,韶关广播电视台邀请全国十二家央媒,省媒和八家地市媒体举办了“相约韶关,触摸未来”全国联合采访。一周时间,各路媒体各显神通,全方位的对韶关进行了采访报道。事后,韶关广播电视台共收到十二部纪录片,八条微视频,四条航拍共二十四条高水平的电视作品。作为电视编辑,笔者按照韶关台各个媒体平台的要求对以上作品进行了后期的拆分、重组,重新编辑了各个媒体平台所需要的内容并进行了集中宣传与推送,以上作品在韶关当地收获了相当不错的高收视和高点击率。广东卫视还将其中的获奖作品通过国际频道面向海外传播,在央媒的各个新媒体平台这次联合采访活动的累计点击率也达到数百万次。2017年5月,韶关广电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历经三个多月,精心策划播出的系列主题报道 《砥砺前行的五年》,用全新的航拍视角与地面现场报道相结合的方式报道新闻,讲述韶关故事。该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当天在省台触电新闻新媒体平台点击率就达到五万以上,七天累计点击率达到二十二万左右,韶关当地收视也相当可观,该播出时段单日最高收视接近四点。许多市民在各自的朋友圈中也纷纷热议此事。作为一名电视编辑,笔者最深的感触就是,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平台、渠道选择越来越多,可优质的内容资源永远都是全媒体传播的基础。

(二)编好内容才能让全媒体传播取得最大传播效应

笔者曾经是韶关电视台王牌栏目《民生关注》的资深编辑。2013年8月,一名叫小嘉嘉的四岁小女孩玩耍时,不小心被整锅滚烫的猪油从头到脚深度烫伤。孩子的父母是做麻辣烫生意的打工者,面对巨额医疗费,他们找到了《民生关注》求助,正在值班的笔者马上派记者前往医院,同时撰写了口播预告安排在《民生关注》前的《全市新闻联播》播出。记者采访回来后,笔者除了亲自编辑简短预告片,还对孩子惨不忍睹的烫伤画面以及孩子父母催人泪下的求助镜头进行后期处理,力求画面震撼而不刺激,求助真实而不过分。同时,还要求栏目全体工作人员将预告片发到各自朋友圈。节目播出当晚,有十几名爱心人士到医院病房为小嘉嘉捐款捐物。第二天,笔者继续策划指挥,安排记者进行追踪报道,第一组记者前往事发地点采访当时目睹这一事件的当事人,还原事件经过;第二组记者前往医院继续跟踪了解小嘉嘉的治疗情况;第三组记者带着小嘉嘉的病例前往广州向广州专家咨询最佳治疗效果;第四组记者与韶关爱心组织一起,为小嘉嘉申请爱心捐款专用账户;第五组记者走上街头,通过海采向市民了解他们对小嘉嘉的关注情况。连续一周,从各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追踪报道。这期间,韶关台下属广播,报纸,网站也形成合力,纷纷转载或跟踪报道这一事件,并取得巨大反响。短短一周,《民生关注》栏目为小嘉嘉筹得爱心捐款近百万。以小嘉嘉事件为例,全媒体环境下,除了电视平台已经充分利用其媒体特点将事件本身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之外,还要在广播,报纸上做好相关内容的报道以及两微一端、网站、IPTV、手机客户端的推送和更新。作为一名传统的电视编辑,笔者认为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编辑的能力更强、平台更大、传播的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但传播的根本还是内容,要想做好全媒体传播,作为编辑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策划、挖掘和编辑好内容。只有策划、挖掘并编辑好内容,才能让全媒体传播取得最大效益。

(三)以好的互动换取好的内容

第一,传统电视节目采编过程中,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互动基本上是通过来信,来电,定期举行观众或监视员见面会来实现的。这种互动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时效差、观众参与度低。全媒体传播环境下,传统的电视编辑首先应该是个网络红人,要有自己的QQ群和微博,通过与网友的及时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编辑的节目的看法,要从他们那里获得各种爆料信息,甚至让网友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和编辑中来;第二,传统的电视编辑要成为“手机控”,要建立功能强大的微信群,要下载各种与自身工作关联的客户端,要随时随地与记者,领导,爆料人保持工作联系;第三,传统的电视编辑还要成为意见领袖,要有自己的粉丝群,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能一呼百应,引导舆论的走向,要以好的互动换取好的内容,在把好的内容编辑成适合各个媒体平台传播的好的节目。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传统电视编辑应当熟悉全媒体传播特征,掌握全媒体传播技巧,拥有全媒体传播能力,通过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再造生产流程,实现转型升级,最终破茧重生,成为时代需要的,适应全媒体传播需求的全媒体编辑。

(作者单位:韶关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

猜你喜欢

韶关电视节目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主要内容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