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电视的传播特征及发展探究
——以武汉地铁电视为例

2017-04-12崔淑慧余云艳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乘客栏目武汉

□ 崔淑慧 余云艳

地铁电视的传播特征及发展探究
——以武汉地铁电视为例

□ 崔淑慧 余云艳

随着中国移动化传媒的发展,电视媒体不断寻求新的连接点打造新平台,获取受众“注意力”。本文通过研究武汉地铁电视的传播特征,结合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认为互联网时代,地铁电视应贴近受众,加强互动,创造更多反映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栏目,重视节目的品牌宣传,规范自身的运营管理,创造新时代的视听内容。

地铁电视;传播特征;视听新媒体

一、引言

2001年,新加坡率先在1500辆公交车上安装移动电视,成为世界上最早运行数字移动电视的国家。2010年武汉地铁电视正式开播。2017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广播电视媒体革新图强、赢得发展的关键时期。地铁电视作为移动交通和移动电视相结合的产物,是电视媒体平台化的战略之一,也是受众“分众化”趋势的必然要求之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和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把握地铁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实现电视内容产品融媒化,打造特色的城市形象媒体尤为重要。

二、武汉地铁电视的传播特征分析

(一)传播环境的封闭性和强制性

地铁电视属于移动新型媒体,由于地铁电视的安放点位是在地铁站厅、列车内、站台上,其传播空间局限于特定的区域内。空间的封闭性使武汉地铁电视呈现强制性传播的特点,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只能被动地接收地铁电视的信息,环境的封闭性和强制性并没有带来注意力的集中化,相反,武汉地铁在运行时,车厢内的噪音分贝高达100。武汉轨道交通1、2、4号线覆盖了大型居民生活区如常青花园,大型交通枢纽如武汉、汉口、武昌火车站,还覆盖了许多大型商圈如江汉路商圈、光谷商圈等,因此,在武汉地铁空间内,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在火车站站点时的高流量人群,经过长江大桥隧道时信号的不稳定,地铁内人声鼎沸,乘客本身的移动性和地铁电视终端屏幕的固定性的冲突等等,都会让受众的注意力在各种噪音中变得稀缺而分散。

(二)栏目设置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目前,武汉地铁电视栏目主要分为四大板块:新闻资讯栏目、生活服务栏目、影视娱乐栏目和城市宣传栏目。

1.横向移植——新闻资讯栏目

新闻资讯栏目是乘客了解武汉最新新闻动态的一个窗口,是受众知晓权实现的一个载体。武汉地铁电视播出的视频资源有着强大的内容支撑,它以武汉广电内容为依托,以市场为基础,整合多方资源与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广电的内容、整合能力的优势与轨道交通的渠道优势,将武汉广电的精品栏目向地铁电视平台移植,如《整点播报》《城市节拍》《百姓连线》等新闻类栏目。这不仅可以增加武汉广电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和收视率,同时也充实了武汉地铁电视的节目资源,满足了武汉乘客感知当地环境的需求。

2.精准定位——生活服务栏目

电视媒体具有商品属性,其经营遵循“二次销售”原则。武汉地铁电视媒体在经营过程中要满足当地人最基本的信息需求,因此地铁电视需要根据受众需求打造其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在武汉地铁电视栏目中,《全景武汉》充分发挥武汉美食特色,栏目设置《好吃佬》等板块。该板块在充分了解武汉三镇的“美食基地”的基础上,为地铁乘客带来了最新、最全的美食信息。节目形式灵活,主持人参与节目,与酒店厨师、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亲自体验,向观众展示就餐环境、招牌菜肴、菜谱报价等相关信息。

据了解,武汉轻轨1号线乘客有不少是沿线居民,对此,武汉地铁电视还特别推出了《快乐生活一点通》,从老百姓关心的衣食住行出发,根据时令季节变化,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窍门,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参考和指南,倡导科学、健康、智慧的生活理念。

3.轻松之行——影视娱乐栏目

武汉地铁电视的娱乐栏目类型多样,特征鲜明。第一,注重通俗性。其节目内容对乘客来说通俗易懂,不晦涩。武汉地铁乘客年龄范围较广,涉及20岁以下到40岁以上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程度的人群。因此武汉地铁的娱乐节目首先要有通俗性,让各个年龄段的乘客都能接受。比如以爆笑动画短片为主的《越看越开心》,动画短片简明易懂,乘客在观看时不仅有轻松的状态,还能在幽默中体味人生。第二,讲究趣味性。趣味性是要让乘客有兴趣观看,乐意观看。武汉地铁电视娱乐栏目还包括魔术、杂技类节目《欢声笑语》。魔术本身带有魔幻色彩,乘客对它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因此这一类节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第三,强调参与性。武汉地铁电视娱乐栏目的参与性使乘客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有所参与,它通过设置节目二维码,打造共情性家庭欢乐节目如《快乐家庭》,让乘客对家庭亲情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此打造全新的、独特的地铁文化。

4.形象展示——城市宣传栏目

中国传媒事业具有双重属性——形而上的上层建筑性和形而下的产业属性,概括而言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就是坚持党性原则,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促进现代化建设。

武汉地铁电视由武汉广电与武汉地铁集团共同打造,在节目播出方面必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宣传武汉精神、展示武汉市政府机构的形象。为了展示武汉精神,武汉地铁电视制作了以文明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还精心制作了适合地铁电视播放的电视节目《江城武汉》《魅力武汉》,显示了武汉独特的人文社会风情;在政府机构形象宣传方面,《全景武汉》栏目下设有《新武汉》板块,这个节目是宣传武汉政府为创建新武汉所作出努力的窗口,体现了武汉市政府部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它也会定期展示本市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优秀成绩。事实上,随着武汉城市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在《新武汉》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优秀单位和典范人物,它也是武汉人的骄傲所在。

大众传媒具有“环境监测功能”,即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新闻资讯,成为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瞭望哨”。武汉地铁电视满足了人们的知识需求、娱乐需求,尊重新闻的时效性,在紧急时刻成为武汉地区的“瞭望哨”。目前,它已开通官方微博、微信,旨在加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

三、探究与思考

随着国家媒体融合战略的进展,视听媒体不断打造新媒体平台,同时也追求“智慧融媒体”的发展路径。部分视听媒体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开拓新媒体市场并保护节目版权,如凤凰旗下的凤凰视频;部分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公司联合创造新媒体,如东方卫视和阿里巴巴的合作。

互联网时代,受众身份将转向用户身份,他们不仅仅是媒介产品的参与者和使用者,更成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对于地铁电视的受众来说,由于地铁车厢内的拥挤,信号的不稳定性和环境的嘈杂性,大部分受众选择性地关闭了对地铁电视的关注,阻碍了其受众向用户的转变。地铁电视不同于普通的视听媒体,其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地铁这一移动交通。2017年5月19日,深圳地铁被粉色广告刷屏,文案式地铁广告充分迎合“520”,并获得较大的关注。事实上,地铁电视和地铁广告都是地铁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地铁电视要想在众多媒介产品中脱颖而出,必须坚持内容创新,贴近受众,多渠道沟通受众,重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创造更多反映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栏目,打造不同的品牌节目,规范地铁电视的运营管理,打造新时代的视听内容。

(作者崔淑慧系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余云艳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刘启远,徐良杰,王冠云,余金林.基于乘客需求的地铁枢纽通道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4).

2.魏艳文.地铁电视的“碎片化”生存法则[J].新闻战线,2012(8).

3.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任文长.优化地铁电视内容,提升地铁电视传播效力——以北京地铁电视为例[J].大众商务月刊,2010(14).

5.石可军.浅析地铁移动电视节目如何制作[J].群文天地,2011(22).

本文系广东省(人文社科国际创新平台)“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乘客栏目武汉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关于栏目的要求
最牛乘客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