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佛山电台一个地方频率论新闻创优策略

2017-04-12黄永雄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佛山电台精品

□ 黄永雄

从佛山电台一个地方频率论新闻创优策略

□ 黄永雄

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一个新闻工作者,增强精品意识,搞好精品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目前国内不少媒体,尤其是一些地方媒体,在新闻创优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基于此,本文以笔者在地方电台长期从事创优工作的一些经历、感受、经验,论述创优的一些策略、方法。

地方媒体;创优;策略

创优是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宣传文化队伍“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具体体现,是媒体参与传媒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不少媒体在新闻创优方面都很重视,并形成一套良好的机制和做法。但是,也有不少媒体,尤其是一些地方小媒体,面对新闻创优束手无策,认为优秀作品的产生可遇不可求,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不如顺其自然不作为的心态等。下面,笔者通过对佛山电台高明广播近年来优秀作品的生产,分析论述在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拓宽思路,明确方向,进行创优,希望能为一些地方媒体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现状与问题

(一)新闻采编人员配备少,影响报道质量

佛山电台FM88.3频率,是一个立足于高明区,服务地方的“小”频率,电台新闻部配备的专职时政记者、编辑,一共才4个人,而近年来,记者每天接到采访任务2到3个。另外,加上近年来融媒的发展,记者采访中还要肩负起拍摄、以及后期微信公众号稿件的写作、编辑等工作。大量的工作,客观上抑制了他们创优的时间和积极性。不少记者讲,完成采访、写作任务就已经很好了。

(二)新闻资源匮乏,视野不广、思路不活

相对于佛山的顺德、南海等这些发达地区,高明区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2016年高明区生产总值750几亿元,而2016年顺德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2793亿元;新闻资源也相对匮乏,尤其是精品生产的题材、线索。不少驻高明的媒体记者曾经对笔者讲过,在高明做新闻不好做,题材、线索不多是主要问题。加上地方的新闻工作者,视野不够广,思路不够活,办法也不多。因而每每到创优开展选送作品时,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临急抱佛脚,组织“专业队”开展攻关(因为地方媒体每年也是有创优任务的,不完成的年终考核要扣分),但往往成效不大。

(三)对创优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

在一些地方媒体,有些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创优工作意义认识不足,平时不注重,面对每天的新闻素材、采访线索,以惯有的套路、写法,完成任务算数,没有认真提炼新闻价值、深挖内涵,以致每年参加优秀作品评选的时候,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另外,也有不少媒体,在新闻创优中,存在畏难情绪,尤其是一些地方小媒体,认为资源匮乏,技不如人,很难生产出精品。

二、认识与思考

这几年,各地媒体工作者创优意识不断提高,不少媒体都有了年度创优的指标与量化考核标准,以此提升节目或者栏目质量。

(一)创优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时下,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很大,作为传统媒体,尤其是一些地方媒体,生存挑战很大。事实上,已经有媒体,经营入不敷出,需要求助政府。

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节目,怎样才能吸引听众、吸引观众,增强影响力,提高收听收视率,精品生产是一项重要举措。用精品吸引人,用精品满足群众需要,让群众感觉我们的存在价值。

(二)创优是党管宣传的内在要求

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随着传播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受众心理及习惯的变化,新闻工作迎来了重大变革。如何因势而变,放大主流舆论打造新主流媒体,无疑是最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中央对媒体创新融合做出重大部署,对党的新闻队伍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和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要高质量完成宣传任务。

三、办法与策略

(一)在人物报道中找典型、造精品

有的地方媒体,总强调自己地方少,新闻资源匮乏。针对此,可以从人物入手,因为就算一个地方少,但是各色各样的人物总会有,问题是能否抓得住。

2010年,佛山电台FM88.3频率新闻部,就捕捉到高明边检站站长、中国维和女警官段中慧这个人物。这个新闻背景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海地政局长期处在动荡之中,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2010年初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地震,20万人遇难,其中包括8名中国派遣维和人员。这时,段中慧临危授命,克艰赴难,接替牺牲维和人员未完成的工作,这一事迹可以算是热点题材中的焦点事件。另外,在采访素材中,作者用段中慧作为母亲、作为妻子的柔情的一面,来衬托身为军人的大义、忠诚,烘托出一名中国当代维和军人丰满厚实的感人形象。最终,作品《以联合国的名义---记中国维和女警官段中慧》,以独特的选材视角,朴实简洁的表现手法,清晰紧凑的层次布局等,获得2010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

(二)用办社教节目形式抓精品

精品的生产不是一蹴而就。平时需要搭建好平台,并利用好这个平台,进一步弘扬主旋律,振奋人民精神,鼓舞群众,凝聚力量。同时,又要注意题材的多样化、手段的多样化,开拓选题。

近年来,佛山电台FM88.3频率新闻部,利用周六、日,在媒体开设《今日高明》栏目,作为公众性节目,开展社会教育、社会教化。

2013年,公众性社教节目作品《穿越五千年---探寻高明贝丘遗址的古椰先人》,以高明当年贝丘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为契机和切入,运用了穿越的手法,并结合省内外多名专家的考古发掘、研究采访为基础,通过故事的编剧、演绎,以及剧情旁述等多种方式方法,再发挥音效、垫乐、歌曲等广播元素,塑造了古椰群落中一户四口一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再现了五千年前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古椰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将先祖的生活演绎得鲜活具体、生动形象。作品获得了2013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二等奖。

(三)从新闻评论中树精品

新闻资源是稀缺的,不要因为我们的认识水平不够、专业能力有限、专注投入缺位,而把稀缺的新闻素材或者题材白白浪费掉。终观近年来广东的新闻评奖,尤其是一些地方媒体送评的作品中,新闻评论的作品不算多。我们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平时多做努力,深挖题材。

佛山台采制的新闻述评《旧的蜕变与新的崛起——历史名城佛山城市建设启示录》,在近年广东新闻评论节目中获得一等奖。近年来,各地都在大规模地进行旧城改造,期间也出现了违规强拆、钉子户、暴力抗法等不和谐的因素。而在佛山的旧城改造中,佛山围绕征地程序、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方面,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更加合理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新闻稀缺资源,作者把它运用得恰当到位。

四、结语

一个媒体精品的生产有没有、多不多,同这个媒体的新闻创优机制有很大关系,这个机制是否被广大媒体工作者接受,是否能够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合理的人员配置也有很大关系。作为媒体,要为新闻创优营造积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奖励制度,让创优工作贯穿于平时的新闻工作中,将创优的成果、经验,用于平时提高新闻采访、写作质量,进而带动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

1.张君昌.论精品战略[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10.

2.李东.广播节目创优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1.

(作者单位:佛山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佛山电台精品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