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物塑造看《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叙事表达

2017-04-12张翼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罗曼蒂克陆先生表哥

□ 张翼

从人物塑造看《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叙事表达

□ 张翼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导演程耳出道以来所执导的第三部长片,这部集中了众多明星的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各方关注。在所有关于此片的争论中,观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剧情晦涩难懂,而这正是该片的非线性叙事和众多人物叙事线所导致的。本文拟从该片的人物塑造出发,探讨该片是如何通过人物塑造进行叙事表达的。

《罗曼蒂克消亡史》;人物塑造;叙事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由华谊兄弟、英皇电影联合出品,程耳执导并担任编剧,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杜淳、钟欣潼等主演的一部悬疑谍战片。该片讲述了1937年日本侵华大动荡前夕,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陆先生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一场暗杀阴谋。乱世当前,陆先生身边的朋友一一惨遭牵连,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走向了不同命运。影片入围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并获得第67届柏林电影节首届“亚洲璀璨之星”最佳制片人奖。自该片上映以来,褒贬参半,支持者把它评为2016年度最佳电影,反对者则毫不客气地斥之为故弄玄虚的烂片。“从本性上讲,电影是一种叙事性的影像艺术,或者说,是一种影像叙事。”①本文仅从人物塑造方面去分析该片叙事表达的技巧,揭示人物塑造对叙事表达的作用。

一、“童子鸡”的喜剧

“罗曼蒂克”就是英文romantic的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浪漫”的意思。按理说“童子鸡”所怀揣的理想就是浪漫的。他为了自己心爱的人离开故乡,一个人到人生地不熟的大上海去打拼,希望能够赚到钱然后和自己心爱的姑娘结婚。这听起来就很有浪漫的感觉,但是很快这个充满了罗曼蒂克式理想的人物就被同伴颠覆了。大脚的同伴不但嘲笑他还是“童子鸡”,还专门给他联系了一名妓女,帮助他“破处”。在和妓女缠绵了数日后,童子鸡终于忘记了家里的“老相好”,决定一心一意地留在妓女身边。

实际上“童子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被冲散的不仅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有人们信仰的传统道德观念。其实童子鸡的故事就像你我身边每一个人的故事一样,是现代社会无法回避和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导演实际上想通过“童子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传统中国社会男耕女织、从一而终的浪漫是从那个时代西化的开始而消亡的。而在影片中,西化的标志就是同伴大脚嘴里的“表哥”。

“表哥”是浦东还算有名的牙医,整条街的牙齿都是他拔的。就是这样一名牙医成为了同伴“大脚”心目中的“圣人”,凡是表哥说的他都认同,凡是表哥要求的他都争取做到。脚大“家伙”就大,他以此沾沾自喜。表哥说二十岁之前“家伙”要用用,否则经络不通,他照表哥说的做了。这个表哥从始至终都没有在影片中出现过,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作为底层的两位打手的心。表哥代表的恰恰是“西化的影响”,因为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是没有牙医这个职业的,而牙医这个职业在西方社会又恰恰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随意丢弃的,但是西方社会却认为坏了的牙一定要拔掉,这就是中西方认识上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也就直接造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浪漫爱情观的消亡。

“童子鸡”的爱情喜剧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悲剧。且不说家乡日夜等候他归来的老相好命运如何,单是“童子鸡”自己和妓女的爱情历程也是扑朔迷离的,因为这种建立在单纯肉体愉悦上的男女关系是注定不会长久的。而以“童子鸡”为折射的整个中国社会也必将受此冲击。传统的“罗曼蒂克”不复存在,这也许就是“童子鸡”这个人物所带来的主题阐释。

二、吴小姐的悲剧

开头一场丈夫给妻子下毒的戏暗示的是吴小姐和她的先生两人已经产生了隔阂,这种隔阂可能是无法打消的。所以这表面上是一场逢场作戏的假“下毒”,实际上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下毒”。

开着吴小姐的车说是去和别人谈剧本的先生,其实却是去约会卢师长的三姨太,并被人家撞见抓走了。心急如焚的吴小姐赶忙给陆先生打电话求助,接下来就有了她跟戴先生的相识。按理说跟戴先生相识只是为了能够救出自己的先生,但是没有想到这直接导致了自己婚姻的破裂。戴先生为了占有吴小姐,给吴小姐的先生找了云南的一份肥差,实际上是为了支走他。没有了依靠的吴小姐只好搬进了戴公馆。

故事讲到这儿,大部分观众可能已经猜到戴先生的原型实际上是戴笠,而据此吴小姐的原型也就是上海滩影后胡蝶了。当吴小姐告诉丈夫如果他去云南,自己就不得不搬到戴公馆时,丈夫说了有生以来最好的台词:“你晓得,无论我身在何方,我这颗心永远跟你在一起,我相信你和我都是一样的,无论你身在何方,你的心也是永远跟我在一起,对吗?”但是正是这句誓词让吴小姐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这种台词由一个蹩脚的演员在一个资深演员面前说出,显得是那么滑稽可笑。以至于吴小姐笑着说:“你的确不是做演员的料,你拍戏时,戏演得挺差的,但是刚刚这句台词讲得不错。”从吴小姐的这句台词中可以看出,以前还对自己的丈夫存在一点点期望的她此时已经彻底绝望。

丈夫走后,绝望的吴小姐又一次打开了戴老板送来的盒子,盒子里装的是一枚精美的钻戒。导演将镜头停留在这颗钻戒上,这很容易让人想到《色戒》里的王佳芝。同样是一枚钻戒,王佳芝选择的却是让易先生快走。可见打败罗曼蒂克的不是物质,而是人心。在这个桥段中,导演实际上是用吴小姐这个人物阐释:面对纷纷扰扰的外在物质诱惑,打败罗曼蒂克的可能还是人心。

三、主人公的双面人生

纵观整部影片,其核心人物不是葛优饰演的陆先生,也不是章子怡饰演的小六儿,而是由浅野忠信饰演的渡部。

就是这个自称为“上海人”的日本人,回到自己经营的日本餐馆,享受的却是日本传统的美食。直到陆先生和吴小姐避难重庆的时候,吴小姐谈起不喜欢吃重庆菜而喜欢吃上海菜是因为对一个地方的爱屋及乌,陆先生才反应过来妹夫开这家日本餐馆的真实原因。

这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双面人”角色,而导演在这一角色的处理上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在影片的开始阶段,导演对他的处理都是正面英雄视角,让观众误以为他真的是一个已经融入到上海社会,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卫上海的日本人。特别是当他要参加陆先生组织的刺杀行动时,所展现出来的一个慈爱父亲和温柔丈夫的角色让很多观众为之动容。所以当影片的后半段突转到他绑架了本该被送去北方的小六儿,进而把小六儿囚禁成自己性奴的时候,好多观众不能理解,但是会觉得这才是真实的日本人。“一切艺术的存在都以审美主体的需要为条件。”②其实这才是导演想要展现给观众的真实的人性。

而章子怡饰演的小六儿同样如此。在离开上海之前她是陆先生结拜大哥王老板的老婆,但是她却并不安分守己,到处招摇,在花花世界般的十里洋场,她看透了男人的逢场作戏和所谓的博爱,宁愿当个肤浅的花痴,也不做个痴情的傻子。她追求自由与爱情,但最终却落得个“性奴”的下场。当陆先生在战后帮她找到渡部,并让她亲手杀死渡部后,她的眼中没有复仇后的欢欣和愉悦,只是眼角轻轻滑落一滴泪水。这滴泪水似乎流露出了,对于渡部,小六儿除了恨,还有一丝深深的爱意。

对于陆先生更是如此。从他和小六儿的对话中能够窥探出两人有过的曾经,小六儿其实是陆先生内心的挂碍,是陆先生心中的一份美好。但是囿于叔嫂关系,陆先生只能把这份美好埋藏心底,当小六儿提出让他带自己跑时,他的回答却是“我要照顾的人太多,我没有办法随心所欲,我没这个命”。

其实本来渡部、小六儿、陆先生都可以去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罗曼蒂克式的爱情,但是因为身份、地位、责任等,这份美好与自己渐行渐远。也许导演想通过这三个人物告诉我们,罗曼蒂克的消亡同样伴随着身份、地位、责任的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塑造是影视叙事中的重要一环。“在叙事中,一切都是为人物服务的。”③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故事主题的阐述又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电影中,无论是作为配角的“童子鸡”、吴小姐,还是作为主角的陆先生、小六儿、渡部,在那个风云动荡的年代都在一点点消亡着自己的罗曼蒂克。这种消亡有的是因为西化的影响,有的是因为人心,有的则是源于身份、地位以及责任的制约。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构成了那个时代一段波澜壮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这也许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

注释:

①鲍繁.微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探析——基于微电影的叙事特性[J].当代电视,2016(2).

②王朝闻.戏剧美学思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1.

③周涌,何佳.影视剧作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64.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罗曼蒂克陆先生表哥
表哥来了(1)
表哥来了(2)
青蛙表哥
ROMANTIC PARTY
罗曼蒂克消亡了?
遇见你,是生命中最好的事
9年天猫双11:一部零售罗曼蒂克史
陆先生
罗曼蒂克消亡史
一本书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