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定位探究

2017-04-12王丹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梅州广播节目主持人

□ 王丹

全媒体时代广播发展的定位探究

□ 王丹

在全媒体环境下,广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广播媒介的调研分析,结合实际,着重从广播面临的挑战,主持人的思维、技能、落地实施等几方面内容,阐述广播节目在全媒体时代下的定位。

全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角色定位

当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以声音传播信息的广播渠道地位不保;就在人们以为广播即将走向末路之时,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给广播提供了一线生机。科技发达的时代,只是短短的十年时间,互联网以其便捷、多元、灵活的面貌出现时,传统广播又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冲击中必有机会,如果整合各种传播手段为广播所用,也可能会实现“绝地重生”的局面,实现全媒体互联,使传统广播大放异彩。

一 、全媒体时代,广播面临的挑战

(一)大数据对广播节目影响大

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大数据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收听率、信号覆盖、节目时长,甚至包括广告收入、职工人数等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就开始针对广播进行收听率调查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才开始启用第三方机构进行市场收听研究,但由于技术限制,数据价值相对有限。到了二十一世纪,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广播节目收听率采用信息数据化统计,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作用,在节目考评和绩效考核中,得以实际应用。数据应用在实践中,使得主持人更加明确节目时段优势、精准确定收听人群、有的放矢地制作出精品节目,提高节目质量。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在被其它媒介开发利用,这对部分传统广播节目造成冲击,例如交通类广播传统的路况信息受到机器信息的冲击。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地图类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而精确的拥堵情况提醒和更加智能的路线规划建议。

(二)媒介融合促使广播节目共融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媒介融合进程加快,媒体全部都积极向互联网靠拢。尤其随着一些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打破了广播媒体覆盖造成的局限性。网络技术呈迅猛发展的趋势,移动信息时代娱乐消费更加便利。手机移动终端为广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手机移动的普及,使得主流受众群广泛拓展,从年轻一族向中青年群体扩延,甚至一些老年群体也使用手机移动终端。选择的频率类型开始多元化,但新闻、音乐、交通依然是用户量最大的三类频率。微博、微信以及专业APP在获取新闻资讯、交通路况、音乐欣赏的获得渠道增多,如何在融媒体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 、全媒体时代,广播的定位

(一)借助互联网思维转变广播人思维

现阶段,广播人在媒体融合中的迷茫、困惑,主要是因为广播人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听不懂互联网语言。所以,广播转型,人的转变才是重中之重。互联网为广播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立足互联网思维审度用户思维,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用户为中心考虑问题。广播媒体在这一平台上得到更好的施展,例如扩充传播渠道、音频可视化、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等等,让广播听众可以从更多的角度与层面认识广播,进一步提升广播的媒体价值。当下移动终端迅猛发展,通过录制视频、网络直播平台,成功实现可以看的“广播”。“移动多屏”也可以使神秘的广播主持人走下神坛,满足听众跨屏消费的需求,推动多屏融合。

广东省梅州交通广播的《吃玩逛梅州》节目,是一档开办了6年的本地美食、旅游推广节目,目标群体是下班路上寻找美食的中青年受众。结合这个群体的收听习惯与喜好——“车载收听,轻松娱乐”,节目组融合全媒体创设节目环节。首先,主持人组成了“吃喝玩乐团”,现场品赏美味佳肴,评说感受,还有店长或厨师的专业推荐。听觉感受轻松愉悦,极具诱惑力。节目播出即刻起到作用,有些听众回家路上直接把车开到当期推荐的饭店,第一时间品尝美食。另外,节目还在梅州台公众微信号中推出了节目的微信公众号专栏,把现场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等美食信息留存在公众号里,方便群众查询。也为商家提供一个宣传平台。

当视频直播在网络中兴起时,节目组还尝试现场直播采访过程,利用主持人的影响力吸引青年用户即时收获美食信息。《吃玩逛梅州》生产出满足多终端适配的节目素材,通过多屏适配,实现了网络、社交媒体和手机应用软件的多屏融合,建立起了全媒体平台,信息到达率增加,消费者、商家高效共赢。如此,对主持人的主持能力要求更高,所以主持人必须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适应全媒体环境的工作。

(二)广播主持人应掌握各种传播技能

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想要的信息。那么,全媒体的扩容性,使得主持人必须掌握具备使用各种传播手段的技能。在传统的“采、编、播”技能的基础上,广播节目主持人还需涉猎摄影、视频、剪辑、制作等简单操作技能。有些还可发挥主持人自身专业优势,平面设计、舞台活动编导、编曲配器、形象包装等延伸工作。梅州交通广播5周年庆,电视宣传凸显主持人的表演能力;纸媒大篇幅报道改版讯息,均由主持人自拍的形象照为代言。突出主持人个性与栏目品类定位,形象时尚不失亲和力。负责拍照的为本台主持人;直播室与办公室橱窗展示5年来的精彩瞬间,版面设计、橱窗设计均由主持人完成;5周年台庆晚会,是对忠实粉丝的回馈,主持人各显本领,反串歌手、小品演员,启用“无主持即全主持”的新颖编排。剧本自己写,台歌作词作曲配器一气呵成,舞台舞美主持人确定造型,策划、导演一手完成。以目前梅州交通广播主持人队伍的构架,万金油型主持人占比80%,专业技能型主持人占比20%。而万金油型主持人拥有的技能偏旧,类似“采、编、播”传统型较多,专业技能型主持人也能完成万金油型主持人的工作。在全媒体极速发展的时代,提高技能的专业性,更能适应融媒体的发展,并且更容易立足社会。

(三)创作型主持人将更有优势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根据编程排列出稿件,主持人的编辑能力变成弱势,那么“创作”会成为主持的优势。媒体人的报酬也不再是泛化简单的“劳动”所得,容纳智慧、创意和情感的凝结在这个时代才有幸开始真正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并将在未来逐渐放大成为最重要的部分。传统媒体的发展根本,一是吸收有能力的内容创作者,二是培养自有主持人和提高节目质量。不管从实现社会效益还是实现经济效益而言,都成是当务之急。梅州是世界客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以地方方言——客家话为主要交流语言。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基于此,梅州交通广播创作了《围龙屋广播剧场》,以广播剧的形式用客家方言演绎客家人客家事,剧本的创作来源于主持人,角色也由主持人扮演。并集结成集,输送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全球广播,海外客家人借以缓解思乡之情,提高了品牌节目影响力,并赢得了经济效益。创作型主持人必须审时度势精准定位,成为善于思考、不断创新、融合贯通的广播人。

(四)线下活动——做最有亲和力的广播

广播的五个特性不能忘:1、广播是本土化的媒体,与电视不同,广播越小越好做,广播本土化内容更有亲和力,能引起共鸣;2、广播是服务性的媒体,这是广播的天性;3、广播是陪伴性的媒体,这是广播独有的特性;4、广播是有温度的媒体,伴随性的音乐节目、感性的倾谈节目、贴心的服务类节目等。主持人的语言更需要温度;5、广播是互动的媒体,这也与广播的服务性相关联。

线下活动是广播电台接近听众、延伸品牌、扩大影响的一大举措,一场成功的活动对电台的意义非凡。所以,线下活动是聚集用户的抓手,是媒体融合的抓手,是打造品牌的抓手,是经营创收的抓手,是打造主播的抓手。所以,培养广播人做活动的能力,势在必行。梅州交通广播立足本土优势,成功举办每年两季的“汽车嘉年华”“1058音乐节”,每年固定的“爱心护考红丝带”“听众节”等各种优质活动,充分赢得了梅州交通广播的知名度、影响力,拓宽了服务听众的渠道,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主持人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广播频率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全媒体时代,广播发展定位在实现全媒体经营,必须从资源配置、部门设置、人员重组着手,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手机广播、视频等新的传播模式,形成“多元传播”新格局。

1.王浩洁.广播节目主持人会失业吗?[J].传媒.2016(11).

2.梁毓琳.移动终端数据:交通广播点击率走低,其他广播呢?[J].南方广播研究.2015(6).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梅州广播节目主持人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梅州,“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