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趋势研究

2017-04-12陈汉福

视听 2017年8期
关键词:客户端深圳受众

□ 陈汉福

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趋势研究

□ 陈汉福

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更新换代和4G技术的日臻成熟,新的传播形式不断涌现,作为信息源中的“老大哥”,电视媒体又该如何应对?本文以电视媒体中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下融媒体发展状况,分别从传播渠道、内容采编、报道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趋势。

电视媒体; APP客户端;聚合;图解新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14亿,年增长率为8.8%。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5.71亿,占手机网民的82.2%,年增长率为18.6%。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受众市场,中央与地方主流报刊积极转型,从“报纸+网络电子版”到“报纸+网络电子版+手机电子版”再到“报纸+网络电子版+手机电子版+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进入了融合发展、质效并重的新时期。那么,对于电视媒体而言,融媒体环境下又该如何发展呢?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 完善移动客户端功能

笔者认为,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移动性的发布与获取信息符合当前的传播规律和实际情况,这就意味着,相对于电视媒体的固定时段发布信息,移动平台的实时发布、直播与互动特性更容易获得受众的青睐。可以预见,移动端口在未来将作为媒体机构的第一发布端口,这也是电视媒体大有可为之地。

在深圳地区,活跃度比较高的移动端口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精心打造的“南方+”移动客户端,提供苹果和安卓系统的两个版本,实时推送最新信息。在电视媒体方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推出“壹深圳”移动客户端,共提供苹果、安卓和电脑三个版本,这是一款本土新闻媒体与电视直播伴随的移动客户端,受众不仅可以通过“壹深圳”获取到最快的深圳新闻和丰富的本地娱乐生活服务资讯,可以进行报料、与主播在线互动、看电视摇手机抢积分兑奖品,还可以免费看深圳卫视等电视直播,实现新闻生产、信息传播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互动化。

二、内容生产与更新坚持“原创+聚合”原则

融合发展是当前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内容服务则是融合发展的关键。但在目前的融合发展时代,不能只局限于做单一新闻内容,因为那样很难打造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平台,唯有博采众长,把更宽泛的信息传播方式、技巧融入其中,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一)依托电视媒体优势发布“原创”内容

这十多年来,虽然自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甚至出现了井喷现象,但是电视媒体的核心优势依然存在。在自媒体发达的环境下,电视媒体想要融合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内容上狠下功夫。

1.确保新闻内容原创、客观、真实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虽然日益活跃,但是容易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消息源获取渠道狭窄单一、片面,甚至是谣言。第二种是转载正规媒体新闻信息时,随意修改或者截取片段加以推送,造成局部真实,全局失真的情况。以2016年12月轰动全国的“罗尔事件”为例,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后,各大微信公众号和自媒体平台疯狂转发,网友打赏络绎不绝。然而,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剧情急速反转,各种质疑、辱骂随之而来。虽然深圳广电集团首席播音员、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宣传大使董超专访了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罗尔,但是由于采访片段被某些微信公众号断章取义,误导了广大群众,磨灭了电视新闻媒体努力坚守的真相,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后果。

又如2017年6月8日,腾讯关闭了25个微信公众号,其中包括“毒舌电影”“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娱乐圈的八卦”等自媒体公众号。究其原因,其实是违反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应该说,当前虚假、曲解真相的信息之所以在自媒体平台肆无忌惮地传播,根本上是因为采编、监管机制的缺位。

相比之下,电视媒体拥有稳定、专业的采编队伍,新闻内容的审核把关和发布监督机制十分完善,在确保原创内容的客观、真实方面,电视媒体具有一切自媒体平台无法企及的优越性。

2.第一时间权威发布重大消息

虽说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其作品从制作到发布,迅速、高效等特点都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但是,作为党的喉舌,电视媒体获取权威消息的相对垄断地位仍未被根本打破,尤其是在地震、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面前,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仍然深入人心。

以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为例,事故发生后,深圳本土的如深圳电视台、《深圳晚报》、《晶报》等权威媒体第一时间跟踪报道,从事故发生原因、救援进展、善后处置到最终的事故调查结果等重大信息发布,从未缺席,传统电视媒体的权威性无可置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电视媒体可以参考借鉴自媒体的成功经验,在建立和完善自身官方微信公众号和APP移动客户端的同时,把移动端口作为媒体机构的第一发布端口,第一时间、第一现场通过移动客户端发布第一手采编到的新闻信息,并随着采编的不断深入,及时在移动客户端上更新最新的信息。

另外,电视媒体记者还可以借鉴网络直播平台的经验,通过智能手机、自拍杆等工具,在移动APP客户端中就某一现场进行直播,力争把最真实、最客观的新闻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受众。

3.积极挖掘深度报道和独家视角内容

自媒体推送的消息,受众基本上都是快餐式阅读,只言片语,无法深入,加上采编人员大多不专业,更别提深度和专业性。因此,很多自认媒体平台靠标题党、夸大歪曲等非主流的手段来吸引受众眼球,赚取点击率。就像前文所述的“罗尔事件”,最终事实调查证明并非如网络所报道的那样,这一点后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诟病。

电视媒体则不一样,随着新闻报道理念的不断更新,涉及深度报道的内容越来越多,电视媒体更应该利用这些独有的媒介特点,通过深层挖掘,在屏幕上准确解读和分析、展现给观众。那么,电视媒体又该如何在各自的微信公众号或者移动APP客户端中展示深度报道和独家视角资讯呢?

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推出“壹深圳”移动客户端为例,该APP客户端设有深圳、热点、生活、直播、点播等多个功能板块,其中,在“深圳”和“热点”功能板块中,每天推送的基本是当天最新、最热的新闻信息,通常是以“短平快”的形式简单介绍该信息的基本情况。而“点播”功能板块,除了有一般的新闻报道视频外,还有深度报道、专题栏目等相关内容,受众可以从“热点”功能板块中获取到简单的资讯,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到“点播”功能板块中点播该资讯的深度剖析报道。

因此,相对于自媒体平台,电视媒体的深度报道和独家视角都是极具优势的“原创产品”,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移动APP客户端也将少不了深度报道和独家视角类新闻信息。

(二)聚合新闻资讯满足受众需求

所谓聚合新闻,就是网络媒体机构聚合传统媒体时事新闻为主的新闻信息,以及自媒体平台热点信息源,结合受众兴趣爱好及浏览历史,基于受众主动搜索、个性订阅等操作,对全平台新闻信息展开精准推送的产品形式。

在融媒体环境下,笔者认为,电视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模式必须转向“原创+聚合”模式,逐步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生产新闻产品,聚合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在这方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推出“壹深圳”移动客户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壹深圳”在首页醒目位置专门设有“深圳”功能板块,该板块下聚合了深圳本土的各大热点新闻资源,虽然这些内容来源于不同的主流媒体,如《深圳晚报》《商报》《晶报》等等,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与深圳密切相关。在纸媒方面,南方报业集团推出“南方+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上打造了融“新闻、服务、社交”于一体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受众不仅可以获取到南方报业2000多名专业记者全天候、全媒体播发原创新闻、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析,还可以个性化地获取到“南方+客户端”聚合的报纸、杂志、网站、图片、视频、微博、微信、自媒体等来源的热点资讯,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

因此,笔者认为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除了坚守原创内容的客观真实之外,更需要在媒体融合实践中建设属于自己的新闻内容“中央厨房”,在聚合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加大集合其他专业媒体机构信息资源的力度,甚至把信息资源聚合的对象扩展到政府机构,努力打造新闻内容生产和发布的“航空母舰”。

三、灵活使用图解式报道

何为图解新闻?图解新闻是可视化数据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挖掘出宏观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与热点现象,再以图示、图表等直观性、交互性的可视化方式来呈现的新闻模式。

如2017年3月5日隆重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的成就,并部署2017年九大工作任务。面对内容如此丰富的《政府工作报告》,电视媒体如果按照常规的“解说+画面+采访”或者“专家+解读”的访谈方式去报道,势必显得枯燥无味,受众也不可能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或者捧着手机收看这些长篇大论。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和“南方+客户端”做得比较好,通过“一图读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形式,把报告中的重点内容、重要数据、重要新政等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后,直观地呈现在受众眼前,受众只需短短几分钟,就基本掌握了报告的所有重点和新动态。

由此可知,图解新闻的魅力在于将冗长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图片,用精确的数据信息和丰富的视觉画面解构和重组新闻事实,融合趣味性、可读性,将新闻产品作为艺术品进行生产和传播。“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以CCTV央视新闻为依托,凭借着精确的数据消息来源和优秀的媒体团队,精心推出了“一图”小版块。随着制图技术的进步和选题的多元化发展,现如今“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一图”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专栏,支撑起每天的微信报道内容。

对此,电视媒体除了可以借鉴学习“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成功经验外,还可以摒弃传统的“解说+字幕”等呆板、僵化模式,通过运用计算机程序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将其解构为直观易读的动漫图文信息后,把动态的“图解新闻”直接搬上荧屏。这样一来,受众就可以像“看图听故事”一样成功获取到了专业性强、信息量大的新闻内容,特别是在涉及到飞机失事、航空发射、地震灾害、杀人抢劫等的突发新闻报道中,“图解新闻”既可以弥补画面上的缺陷,又可以让受众对整个新闻事件一目了然。

四、小结

在当今各种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体形态的多样化、多变性、彼此的包容性已成为主要特点,这对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个转型发展升级换代的好机遇。电视媒体想提高影响力,必须学会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改进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将劣势转为优势,实现新的发展。

1.兰金龙.自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之路[J].今传媒,2014(9).

2.徐北春.聚合新闻客户端传播的五大变革——以“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为例[J] .传媒,2017(5).

3.李雪昆.融合新路径聚合+算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6-20.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猜你喜欢

客户端深圳受众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