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策略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17-04-12周小明陈丙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群文学情鲁迅

周小明+陈丙美

G633.4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这种综合素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精读课中得意、学言、习法。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在群文阅读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中,必须要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因为以点带面可以实现“一文带单元”、“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等多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发挥出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阅读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在特定主题的引导下,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在这种良性的积累中,他们会自觉拓展自己相关知识点的阅读量。如在开展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教学中,其中的《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等,都是描写关于我国大文豪家鲁迅先生相关事迹等。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初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然后精讲《少年闰土》,品读闰土讲的四件事情,深入了解鲁迅,最后补充阅读,体会“四角天空”的深意,扩展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结合课堂的感受,对文本及个人的熟知程度,从而对鲁迅达到深刻的了解和对文本的学习。

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我深知这种新型模式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经过近一段时间的知识理论学习,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有效的运用群文阅读策略,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了教学的效果。

一、注重预习环节、关注学情发展

在预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巩固字词书写,然后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了解学情,以学定教。课堂上听写本课生词,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学生提出的不明白的问题,确定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跨越海峽生命桥》一课的教学,40分钟的课堂上对于质疑问难环节,可根据具体的课文进行灵活安排,因为预习指导课中已经把握了学情,了解了学生的疑难困惑,因此执教的这节课中就把这这一环节和生字词部分都省略了,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回顾直接切入重点段落的学习,从而使得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文本,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和关注。

二、把握重点,掌握方法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挖掘语言训练点,品析重点语段,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恰当的语言训练点,老师就要大胆取舍教材,选择含有语言训练点的语料,精品细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揣摩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指导学生海量阅读

课堂上我们要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作者的表达方法,课内拓展阅读主题丛书等课外读物,实现教材与课外读物双主题的融合,达到反三归一,巩固课上习得的方法。

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学习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及好处后,就引导孩子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奇异的激光》一文,找到文中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地方,说说感受。本文很长,由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大的尺三部分组成,因是科普性的说明文,孩子读起来比较费劲儿,在30分钟的课堂上,我们只有基于学情,选择了一部分让学生阅读,其他的部分可灵活放在以后的课时中或者课下阅读,如果是40分钟的课堂,就可以放在这儿一起学完了。

四、丰富阅读,学以致用

为了有效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进程,扩展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形式,还可以从丰富阅读载体入手,多搞一些读书比赛,多举办一些读书活动。在阅读知识活动,阅读竞赛等载体中,一方面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具体形式把小学语文阅读载体真正地丰富起来,更加灵活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真正地丰富起来。例如,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丰富教学和阅读载体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通过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个阅读知识点来融合和引出更多的读物,实现“海量阅读”的阅读目的。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七律·长征》中,可以向学生们推荐《毛泽东诗词选》,在学习《天净沙·秋》等诗词的时候,向学生们推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同样在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向小学生举荐少儿版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起到一片课文带动多本名著,达到我们学习的目的。

今后的群文阅读教学的道路还很长,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支持,今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把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地开展下去,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积极、更有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群文学情鲁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孔乙己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