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2017-04-12刘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有效性

摘要:近几年,根据我校的实际,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效能,提高学习动力和能力,使学生群体的资源得到充分重视与开发,在“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利益共同体中,依靠目标、角色、任务、内容、结果等方面的相互依赖,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并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流行于表面的形式,为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G623.2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能改善人际关系。近几年来,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同伴群体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开发。在“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利益共同体中,依靠目标、角色、任务、内容、结果等方面的相互依赖,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正在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

一、切实明确合作的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它要求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要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可以看出,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形成教师讲授为“辅”、学生学习为“主”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只有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正确全面的把握教学的精髓,能够积极主动地转变自己老旧的教育观念,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一个有效的前提。

二、把握好合作的要领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开始实施的时候,有很多学生会觉得不适应,在与其他人合作的时候,常常自顾自的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而有的学生在合作的时候会选择一句话都不说,只听别人的,坐享其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为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实施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学生本身要做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其次,要注重分组的平衡性。教师不能盲目地对学生进行分组,相反的,在分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各项能力以及思维活动等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三、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新时期,教师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地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它不仅能够改变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加深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不断收集学生的各类信息,从而改变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进而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让每个小组都学会反思。当然,教师在给学生做出评价的时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传统陈旧的观念给新式的教学带来的束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在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及其写作上的创新

大量的阅读是语言学习的捷径,通过阅读课本教材或者课外读物,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语感,从而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对阅读的重要性不了解,课外读物资源不足,阅读时间少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展开,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观念上的转变,在教学资源上,学校加大了对课外读物的预定,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使图书馆的价值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小学语文的学习重在基础,重中之重是基础的字、词、句的掌握,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只有在这一阶段将基础打好,才能为以后语言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也有独特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改以往讓学生“多写、多背、多留家庭作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从而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建立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老教师通常会采用让学生抄写固定范本,背诵固定范本的方法来应付作文考试。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对其新课标更高要求。教师应该发挥其课堂的主导作用,采取激发、引导、指导等方法促成学生自己完成写作。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还体现在多个方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去积极地观察、发现、探索。

五、教师参与,加强指导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合作交流时,老师不能袖手旁观。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老师可以把自己当成某一小组的成员,在学生合作时深入到小组中与学生进行参与和讨论,和他们一起学习,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将一些简单并容易回答的问题留给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也让他们有参与表现自我的空间和获取成功喜悦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应在参与小组合作中及时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以教师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应该怎样来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六、结语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更是学生合作学习进步的“强化剂”。我觉得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

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于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的对其提出表扬,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不能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可采用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可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综上所述,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就一定能发挥它积极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增进,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王翠荣[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08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薛丹[J] 新课程 2010.09

[3]提高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效率的几点做法 高才真[J]新课程学习 2013.06

作者简介:刘恋 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第一小学教师 出生于1981年9月 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