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规律办学是底线,也是底气
——访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局长唐洪祥

2017-04-11怀宇

教育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溧阳市溧阳学校

文|本刊记者 怀宇

按规律办学是底线,也是底气
——访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局长唐洪祥

文|本刊记者 怀宇

>>唐洪祥

整体协调 水涨船高

记者:您好!近年来溧阳市的教育水平逐年进步,教育教学的质量也稳步攀升,尤其今年的高考成绩突出,位列全省前列。请问溧阳是如何做到的?

唐洪祥:在历史传承与现实创新中,溧阳教育应该说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我们常说“水涨船高”,高考成绩其实只是基础教育最后的成果显现,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分不开。

记者:能具体谈一谈吗?

唐洪祥:好的。首先,我认为高质量一定离不开好基础。如果说溧阳教育有什么优势,那么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应该是一个显著特点。比如我市的学前教育倡导游戏化教学,幼儿园就像一个乐园,孩子的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义务教育主要是围绕学生学习习惯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抓实国家课程,还发掘并开设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特色课程来丰富素质教育内涵;高中教育主要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增长阅历的课程和感知社会发展的机会;职业和社会教育则根据社会经济需要和产业发展特点建好专业、抢占先机。当我们把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看成一个整体来统筹思考后,基础牢了,底子厚了,教育质量也就顺其自然地高了。

其次,高质量也离不开讲规矩。按照教育规律规范办学,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不仅是底线,也是一种底气。溧阳教育多年来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人文化管理相结合,营造了一个规范、高效、进取、创新的教育氛围。按照省“五严”规定和教育法规要求,溧阳所有学校都制定了规范办学行为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善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机制。我们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及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开展符合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坚持晚上、周末以及节假日不上课,杜绝题海战,不打疲劳战,特别是所有高中都能做到这一点,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每学期还对各类教育教学行为规范进行专项视导和综合督导,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最后,高质量离不开精细化。抓实细节、落实过程,我认为这是近几年溧阳高中教育质量保持高位的制胜法宝。我们的学校不断优化“备、教、辅、改、考”五个环节,坚持把每个环节做细做实做到位,“不放松每一节课、不放松每一位学生,向一线课堂教学要效益、求质量”已经成为7所高中的共识。坚持国家基础课程为纲,开展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较为实用的校本化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定期检查学校备课组的备课质量、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加强对日常教学的质量调研等方式,让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困难在第一时间排除。每一学期,教师发展中心的研训员都会针对7所高中的实际学情,对学科教研活动进行分层管理与探索,将比较成熟的教学案尝试校际互换、资源共享,将效果不明显的教学案二次开发,把研训活动做到经济化、常态化、精准化,在智慧共享的过程中,全市高中的整体实力得到加强。

>>溧阳市教育局局长唐洪祥调研溧阳市昆仑小学

德育教做人 课堂学做事

记者:升学毕竟只是教育的一方面,在您看来,教育的内涵实质上还应该包含哪些呢?

唐洪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教育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但是归根结底教育的内涵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说白了就是素质教育,包含做人与做事两个落脚点。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做万做学做真人”。因此,教育的第一内涵就是做人。要坚持育人为本,切实把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贯穿于均衡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先学做人,然后再学做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把培养学生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思想、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与品格作为己任,也作为学校发展的方向。

记者:那么溧阳是如何加强教育内涵建设的呢?

唐洪祥:为了加强教育内涵建设,我们大力倡导“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我们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以全面育人为根本,建立公平、全面、可持续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氛围渲染、班级文化布置、课堂教学渗透、学生活动开展等形式,融入校园空气,走进学生心里,内化学生脑内,付诸学生行动。与此同时,我们还不断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坚持把教育理解为服务生长的过程,以强健的体魄、自由的身心、持续的能力、美好的品质为学生的发展目标,宣扬有生命的教育,鼓励并支持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近年来,溧阳成立了包括溧阳中学“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埭头中学的“中国族谱文化课程基地”、平桥小学的“竹文化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在内的6个省级课程基地以及实验幼儿园的“幼儿自主发展活动课程”、书院巷幼儿园的“亲自然生活课程”等6个常州市级课程基地。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溧阳还不遗余力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生命教育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最得意的校园一角”“春天在这里”等校园文化评比活动,以此促进学校挖掘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校园资源。比如,戴埠中心小学的“诚善”文化建设,秉承地方文化精髓,以“诚善”作为校训,设置了“诚善”石,学校将“诚善”作为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作为追求的手段,打造学校“诚善文化”,创编《走进诚善》校本教材,教育孩子们“诚立天下,善行一生”。

学校有特色 学生有特长

记者:您刚才提到校园文化建设,据我所知溧阳市“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卓有成效,涌现了一批特色学校。溧阳在打造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唐洪祥:在学校建设中我们秉承“让每个学校有特色,让每个学生有特长”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教育,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要求的能力品格的培养,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教师优势、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等确定学校办学特色。为更好地推行核心素养教育,我们倡导“幸福教育”的理念,比如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提出了“让教育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教育思想。通过课程化的环境、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快乐而舒展,通过儿童国学、真爱梦想等校本课程让学生的灵魂丰富而高贵,通过选修课程、走班教学、弹性课时等改革举措让学生的生命幸福而完整。因为这一教育思想的统领,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已经成为溧阳市老百姓最信赖的小学之一,是全国首批“三星级幸福学校”。

为打造学校特色发展,教育局结合每一轮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从学校管理、德育创新、校园文化、课程开发、教师发展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着手,开展了“溧阳市管理特色项目”评比活动。以学校管理特色项目评比为例,平桥小学《建竹文化学校,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家园》,埭头中心小学的《“小记者”团队建设》,实验小学的《创建德育共同体,构建德育新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性》,光华高级中学的“学生责任心的培养”等项目都彰显了学校特色,得到了众多参会人员的赞赏。评比活动体现“教育即服务”的理念,为思考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溧阳市拟将“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工程的范围推广到每一所学校,将“项目”变“课程”,促“特色”转“品牌”,使溧阳教育更靓更辉煌。

猜你喜欢

溧阳市溧阳学校
“双减”,让生活更美好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走进溧阳忘记四季
溧阳市四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学校推介
溧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地
A Brief Study Of The Interactiveoriented Language Teaching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