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学生 夯基础 提能力 求实效

2017-04-11严建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实效基础

严建强

【摘要】:复习教学既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又是一个补缺补差的过程。目前高三政治复习课较多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课堂效率低。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我们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复习教学 学生 基础 能力 实效

当前一些高考政治复习课效率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被动。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主基调、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策略。

一、让“位”:引导学生成主体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缩点。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身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知识整理、归纳靠学生

一轮复习中,书本知识的整理、体系的构建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师不要代替,更不要把呈现知识体系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老师的作用在于“授之于渔”、补充纠偏等。

(二)问题思考、解答靠学生

课堂上生活化的主题呈现后,教师要围绕知识能力等目标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展现其思维过程——学生评价、纠偏矫正——各自感悟共同提高;也可让学生设计问题,编制答案——师生点评讨论提炼——生成答案;甚至可以让学生针对题目及答案来编材料。上述做法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点,并提升高考所要求的能力。

(三)题型归纳、提炼靠学生

题型及方法归纳,让学生自主整理与提炼,并在训练中巩固认识、形成动力定型。

二、求“准”:针对现状备复习

复习教学要深入研究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些年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的特点和趋势,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重点落实高频、热门、新增、调整考点,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构建科学高效的复习流程。总结近年全国及各省的政治试题,有以下特点:

(一)考题所涉知识点具有基础性、主干性

试题以考核核心主干知识为主,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重点抓好主干知识的落实。

(二)考题考核的要求具有综合性、灵活性

目前的试题都呈现出综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不仅有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又有对学生能力考核要求上的综合性考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综合性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学生高考所考查的“四大”能力培养。

(三)考题选用的材料具有貼近性、人文性

高考政治试题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直面社会热点,凸显学科特色。题目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复习教学要联系实际,以生活化情境为依托,编制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生成答案。

三、重“实”:夯实基础抓主干

试题注重以考查核心主干知识为主,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复习要夯实基础抓主干。

(一)宏观把握——构建知识的体

宏观把握就是要抓住各单元的主题和主干知识,构建单元知识体系。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把零乱的知识点网络化,打破单元、课的局限,以点引线、以线成面、以面筑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宏观知识驾驭微观材料、审视题目、生成答案的能力。

(二)中观成块——形成知识的块

以主干知识为核心构建一级考点的知识网络,要求对一些重要知识的“集成块”,了然于胸,并能在考试中及时调用,然后根据材料与设问有序、准确、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三)微观落实——把握知识的点

把握具体知识时要注重知识的深度、宽度、跨度、热度、掌握知识时思维的密度。考试条目的微观落实,要做到根据教材基本上从“三W”的角度去把握,同时在每个条目知识的系统性上作适度的拓展和挖掘。

四、求“效”:提升能力要高效

(一)模拟试题显“四性”

教师精选试题需要遵循:基础性——突出学科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学科热点知识。适应性——与高考试题的命题角度、命题形式和难易程度基本一致,通过模拟训练逐步适应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适量性——每次训练题量不宜过多,要针对薄弱环节,当前热点、重点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进行训练。典型性——可有选择地用好典型高考题,尽管有些省份的题型不一定适合本省考试要求,但对训练学生思维、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均是有用的。

(二)解题方法提实效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尝试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老师的引导,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思维方法。例如:比较分类法、归纳演绎法、逆向思维法、综合分析法、类比推导法、发散性思维法等。教师也可以用往年的高考题材料,隐去设问,让学生尝试着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设计问题,组织答案;而后把原汁原味的设问和答案呈现给学生加以对照、分析,在这种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考分的能力。

在各种题型的训练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强项、弱项,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指导学生不仅要做好专项突破训练,并且能将做过的试题及其参考答案汇集起来,揣摩并总结其取材、设问、答案设计的规律,有利于专项突破,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复习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师应站在教育智慧的高度,把握、调控好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基础上,实现课堂复习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2.全国及各地(主要浙江)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卷中的政治试题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实效基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