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7-04-11莫洪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因素

莫洪华

摘 要:随着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特殊教育中,体育课程的推动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特点。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特殊教育过程中融入多项发展思维。本文针对当前形势下,特殊教育在校体育教育中的影响因素、价值含义、发展问题进行探究,供同行业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 体育教育 因素 对策

随着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补偿体育”成为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在特殊教育中,深化体育教育能够在残疾学生中发挥缺陷补偿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身体、心理的发展,因此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体育教育的功能上讲,学校教育具有健身、审美、娱乐等功能,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研究显示,特殊性体育教育能够通过特别设计的课程,达到教材、教法等特殊和一般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成效,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内涵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院暂行规程》所指出,在特殊教育中,体育教育的教学目的是达到:“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较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使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由此可见,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特殊性教育方法的提出具有以下几点价值含义:

(1)实现缺陷补偿

在特殊教育中,可以发现,身体、行为上存在障碍的学生在经过多年的练习后,能够用健全的肢体完成生活和工作。例如,上肢残疾的学生可以用脚做家务、绘画,视力残疾的学生可以通过手的触摸,帮助自己认识物体的轮廓和形状。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特殊教育的融入促使学生能够在失去某项器官机能后,与正常的生活发展相互适应。当人身体的一部分功能受到制约时,人体为了适应周边的环境,需要产生新的补偿条件,再加上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促使特殊教育的学生产生更大的效果。而这种缺陷补偿的特性也是体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发展特点。

(2)强化新的技能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学为学生掌握新技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果学生想要掌握身体、心理的协调控制,就需要奠定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例如,如果上肢残缺的学生需要用脚来代替上肢的功能,那么需要下肢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腰部、腿部具有较强的肌肉耐力。而通过科学的体育训练,体育教师要通过各项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的强化学生的各项技能,从而实现身体活动的协调发展。

(3)达到身心和谐

体育教育的功能除了要实现身体的完整,还要利用各项教育手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效果。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项教育手法,为残缺学生建立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对于特殊学生来说,除了要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认知,增进学生在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双向发展。特别是针对一些心理问题较大的残障学生,体育教师要通过各项措施,矫正肢体技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育的若干问题

(1)体育教育针对性的缺乏

在体育教学发展中,针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现状,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智力的发展情况,为特殊学校的教育发展打下基础。从体育教学的发展层次上看,体现体育教育特殊性的技术、设备和教学方法较少,因此,存在一定的对接空白。针对于不同的特殊学生,要开展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也是当前形势下,体育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一项重点、难点问题。

(2)特殊体育教育师资不足

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调查,很多特殊学校都存在设施不足的发展现象。一方面,体育设施中存在着“传统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教委颁布的特殊学校体育建设的各项标准中指出,在特殊学校的教育中,活动场地的设施应该具有一定的标准。弱智和盲校不少于3570㎡,聋校不少于5394㎡。但是,当前形势下,很多特殊学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没有进行系统的体育康复训练,并没有设置残疾学生使用的环形跑道和直跑道,只有基础的草坪、沙坑等设施,存在一定的发展阻碍。

同时,在师资力量上,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缺乏系统、科学的体育教学队伍。在课程管理、内容设置、体育考核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特殊教育课程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等新型课程项目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相关师资力量亟待增强和提升。

(3)户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虽然很多特殊学校都将体育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出于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户外项目活动上,主要集中在课间操、大课堂等方面。无法保证每天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教育活动。在加上相关学术、教学研究部门缺乏对体育教育的深入探究,所以体育活动研究成果少、科研数量也不多,不能够满足特殊教育中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三、增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效果的具体对策

(1)实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为了改变体育教学“平摊式”的发展现象,教师要通过各项有针对性、有实践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接纳程度。他们身有残疾,应该得到更加丰富的教学体验,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状况,更多的帮助和关心特殊学生,帮助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寻找生产价值,使每一个特殊学生都够找一个适宜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把握自我发展的方向。

例如,在体育教育中,针对于聋哑学生的语言训练方法较为主要,而对于视力存在问题的学生,体育教师要适当融入绘图训练元素,而对于盲童等体育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触摸教育环节,不断增加体育教育在特殊学生培育中的针对性。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各项成果,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教育的实际意义和教育技能。

(2)增加教学活动的多元化

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体育教育的而开展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上。只有让他们感受到体育教育的真谛,才能激发他们的教学欲望,加强教育的各项成果。例如,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对于聋生来说,可以采用五彩斑斓的图片、文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对于盲生来说,教师则要改变教材的各项形状,利用具象的体育道具,使学生能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深化艺术环节,避免运动伤害,为体育课程的开展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3)开展创新型特殊体育教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体育教学事业也面向信息化和创新化进行教育转变,学校体育设备、师资投入和学校开展体育课程的基础,因此,社会、国家、学校及其相关部门要根据特殊教育情况,加大学校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投入、管理力度,并遵循严格的监督管理流程,落实各个学校的体育设施筹备情况。

同时,针对于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在游泳池、体育馆等方面的建设上融入“人性化”的管理因素。不断开展以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主的教育模式,提升特殊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进一步增強学生的自学能力、意志品质和思想深度,使他们能够直面人生磨难,实现自身的价值含义,克服焦躁、自卑、冲动、压抑等不良心理,最终达到体育教育事业中“身”和“心”的融合发展,确保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事业进行创新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于特殊学生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推进要沿着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进行。一方面要夯实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创作性能,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生活、实践能力,促使他们克服身体、心理各种困难,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意志坚定的劳动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

[2]盛永进.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8).

[3]任颂羔.特殊教育发展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

[4]熊琪、雷江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2.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构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