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动力机制

2017-04-11罗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动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5)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凝练和概括,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产物,与基于人自觉自愿情感体验和价值诉求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脉相承。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来看,其培育的内在根据在于其自身的科学性、超越性、人本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动力包括个体需要视角的内驱动力、社会意志视角的环境动力和国家命运视角的情感动力。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动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61-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其培育和践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这份历史使命和时代诉求。目标一旦确定,接下来就是道路和方向的问题,面对当前价值多元的文化背景和错综复杂的时代环境,必须坚定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扣好马克思主义信仰这颗“扣子”,掌好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台“船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信仰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是社会主义理想,它汲取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共同成果,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本源价值追求,不管是从内容、逻辑还是表达方式上都彰显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其价值精髓,展现了大气磅礴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它充分尊重、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体现了对人们精神世界和现实福祉的关照。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上,人类走过了一条从外在自然到神灵再到人类自身理性这样一个追寻心灵皈依的过程,人所有意义的归宿终将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人精神世界的关照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它以“富强”表明了促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决心,彰显了对人们现实福祉的关照。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坚定的信奉和敬仰,进而在此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建构起来的内蕴于个体精神世界深处的某种特定情感体验和价值诉求。[1]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该定义的深刻内涵: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部分组成;其二,这是在理解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建构起来的内蕴于个体精神世界深处的某种特定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建立在“认知—认同—信念—信仰—践行”这一过程中;其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满足人们特定的價值诉求。因为人的发展问题和人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所在。从一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将人置于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体现出对人关怀,充分考虑了人的价值诉求。从两者的深刻内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脉相承。首先,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发展,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次,两者存在逻辑上的渗透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阐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用具体化的语言传达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再次,两者内在蕴含的价值目标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的价值目标,其价值皈依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致的,最终都落位到对人的关怀。最后,两者的实现路径都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旦确立,还只是作为一种可能的形态存在,要把这种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还需要主体的实践。没有实践,价值的确立就失去了意义,马克思主说过:“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3]同样,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教条,共产主义理想也不是空中楼阁,马克思、恩格斯都要求我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把共产主义理想对象化。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内在依据

人们选择、信奉、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受其科学性的折服、超越性的指引、人本性的感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之上,19世纪中叶的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创立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使它能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以保持自己蓬勃的生命力。理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不同于怀疑主义,马克思主义崇尚合理质疑,以此驱除盲从,建立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品质。马克思主义注重在实践中维护自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时间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这种本质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必然要诉诸于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同于宗教的自我安慰和麻醉,它必定要在实践中寻求人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信仰既需要现实世界的自我实现,也需要超出现实世界的精神关怀,这样才能赋予人类短暂的人生以恒久的意义。[5]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对生命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超越,它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生活,更是超越生活。在当前物质条件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对物的过分占有,使人丧失了自己,并在不知不觉中服膺物质消费所传达的意义和价值。“一旦物质的东西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时,他本人也就成了其占有物的一部分了。”[6]人的本质颠倒会带来精神的空虚感和无根感,马克思主义信仰赋予的人的生活以超越意义,跳出物欲的诱惑,回归生活本真。马克思主义信仰还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是人企图超越有限个体生命的永恒精神追求。[7]它源于人追寻生命意义的本性,这种本性使我们过着一种“意义化”的生活。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不同于宗教虚幻的彼岸,它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社会与具体实践之中,它敢于直面现实的困境,鼓舞人们通过实践,在对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向往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以人为本的信仰,其科学性、超越性最终都回归到人的本性上。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人既是出发点,也是理论归宿。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以人为本,是把人看作现实世界之本、价值之本。马克思主义从“人始终是主体”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全面论述了人的需要、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摆脱以往将人理解为理性的存在物、自然的存在物和神性的存在物的思维,把人看作一种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存在物,这种存在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由共同的规定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费尔巴哈所没有走的那一步就是:“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8]人是价值之源,失去了人,便无所谓价值,因此,所有物的价值创造最终都回归到人的价值诉求上,并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动力所在

(一)个体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内驱动力

信仰是对需要的满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需要的本质: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这一层面来讲,个体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内驱动力,需要基于人的未完成性,具体以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表现出来。

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本能就代表了它的全部属性,动物从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完成品。对人来说,没有什么本能告诉他必须做什么,人的成熟与发展,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塑造。这便是人的未完成性,它以人的有限性体现出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单个的人,不管是男或女,都不具备独立种族繁衍的能力。“人受肉体之束缚,感官能力之局囿,欲望之定向,意识之限度,话语之框范,行动之受约,选择之无法同时,生命之不得永生。”[9]而人是一种悖论存在,因为有限性才带来无限的可能,进而将这种可能转化为人的创造性。

人因未完成性才有完成的需要,才有生产,才有动机和实践,进而产生思想、观念、信仰。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物质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需要,起着维持生命活动、保障思维运转的作用。人的物质需要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10]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的物质需要为人及人类活动提供基础,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它遵循“需要—实践—认识—需要”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那么人为什么会有实践活动呢?正是由人的物质需求推动的。从此逻辑关系来看,物质需要是认识的根本动力,体现在:物质需要是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有什么需要,就有什么实践,需要不断发生,实践活动就不断进行。物质需要推动人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物质需要的不断提出,人认识的对象不断丰富,认识的范围不断增广,认识的过程不断深化,认识的能力不断提升,在此推动下,人的思维能力不断呈螺旋式上升,进而获得对世界更加科学、深刻的认识。人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追问表征着人的精神需要。人的精神需要都可以表征为意义诉求和情感诉求这两种形态。意义诉求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它是对事物本质的追问、对事物存在价值的追寻。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认识你自己”是意义诉求的起点,人从认识自己出发,引申到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人类意识中最朴素的情感是“只有认识它,你才不会恐惧它,才能在广袤的宇宙中和强大的自然面前获得超越的力量”,然而人类思维的局限使人无法去追问所有的事物,必定要对事物进行筛选,于是便有了“为什么”的价值追寻。情感诉求回答了“怎么样”的问题。情感不仅是人类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还是作为生命的享用机制。[11]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所以人的精神需要在情感上表现为对快乐、放松、愉悦的一种追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是人情感诉求最直接的体现。“真善美”是人们精神需要的最高标准,同时也是人类对幸福生活最高的情感诉求。

(二)社会意志: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环境动力

人的社会属性规定个体融入社会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意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需要遵循社会意志,“只有当许多人都共同持有某种信仰时,这种信仰才能发挥作用。一个人通过纯粹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将这种信仰维持很长时间的;这种信仰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甚至可以说,个体根本无法长久地维持他的信仰。”[12]“环境动力”一词来源于地理学科,指研究地球动态环境过程的学科。在本处,环境动力指社会意志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中发挥的作用。社会意志作为环境动力以社会价值共识和社会良好心理表现出来。社会价值共识指的是社会不同主体对公共价值达成基本或根本一致的看法,旨在维护人在公共空间的需要和利益,主要以主体自身内部力量(道德)以及主体外部的力量(法律)达成。道德作为价值共识源于自律,是主体对自身及社会的承诺。道德背后的价值是善,是每个人凭内心就能知道什么是好的或有利的,将好或利扩大到所有人都成立,好普遍化了,就是善。道德形态与民族文化的基因密切相关,中国的道德发轫于儒家,发轫于孔子。孔子最早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根本性原则,即以道德作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正当性的最后根据。[13]孔子奠定了以“仁”为核心的中国道德体系,并依此建立了社会等级秩序,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超越突破。与道德不同的是,法律背后的根据是正义,正义与道德和事实有关。从法律的发展历程来看,法经历了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不管是习惯法还是成文法,都是强制执行的,但这种强制基于人们自身的意志(即愿望和要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全部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下,而且把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接纳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4]马克思指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具有阶级性,同时,他还提出法是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具有社会性。无论是阶级性还是社会性,法律都是社会主体关于价值方面达成的共识。如果说道德和法律是社会意志的内在意蕴的话,那么社会风气和社会心态是社会意志的直接表现。社会风气,是指在某种社会心理的驱动下或某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是该社会成员某些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伦理的、审美的观念综合凝结和转化而成的群体性的、直接外化或体现社会意识的客观活动。[15]社会风气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环境动力有以下几点要旨:一是以某种社会心理或价值取向为导向;二是在社会实践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共同意识的普遍意义行为;三是体现社会意识的群体性、外化性客观活动;四是社会风气具有二重属性,好的风气能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坏的风气往往会助长社会滋生不良后果。从这些要旨可以看出,社会风气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有着深远影响和巨大作用。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在面对社会现象、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社会意志和社会文化直接的、感性的、生动的体现。社会心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心态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环境动力,主要体现在:其一,高校作为社会的元素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必然受社会心态蔓延至大学校园的影响;其二,社会心态反映社会情感,因其外显特征,可以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衡量指标;其三,社会心态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培育的介体;其四,信仰培育需要良好的社会心态,紧绷、实意、迷茫、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必然会造成信仰培育的失衡和失效,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

(三)国家命运: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情感动力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6]很多心理学相关理论证明:情感在认知和行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情感动力”思想。要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需从国家命运的高度把握他们的情感需要,激发其情感动力系统。巩固大学生的国家依存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依存建立个体对自己所处空间位置的感知,包括地理上的依存和心理上的依存。一个人一经出生,便和出生地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所在的自然地理条件给予他生命成长的资料,人在特定的地理空间播种、收获、分工、合作、生产,必然依赖一定的地理环境生命和种族才能得以延续。随着人意识的觉醒、思想的成熟,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家—国”的依存进路。地理上的依存带来心理上的依存,体现在人的乡土情结上,人对生育养育自己的故乡具有深深的依恋情结,出了家门念家,出了国门念国,于是很多背井离乡客死他乡的人也要安葬在故乡的“落叶归根”心理是乡土情结的生动体现。增强大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使命感,体现的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主人翁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只有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内在的使命感,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很好地培植到大学生当中。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放在最前面,强调每一个国家的公民有责任和义务让国家变得强大。增强大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在于激发其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越来越趋于扁平化,各种思想观念、文化价值涌入,尤其是西方某些国家以“普世价值”的旗号宣扬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试图从精神上腐蚀和解构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大学生要提高警惕,树立忧患意识,辨别大是大非。此外,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依旧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还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大学生切不可满足于前人取得的成就,要提高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自己、鼓舞自己、激励自己砥砺向前,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国家自豪感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情感动力主要表现为对国家的认同、文化的自信。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人对外界物的认同折射出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构建出自己在社会的形态。人在国家认同中确认自己的身份,了解了自己的国民身份,才会将自己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才会自愿担负起国家发展的责任,才会信奉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深层次讲,人是文化的产物,国家自豪感源于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从情感深处鼓舞大学生坚定的信奉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遵循着“文化自觉—文化评估—文化融合—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因此,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本民族文化的来源、特点、优点,能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不足,热爱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对其他文化予以尊重。其次,在对自己文化觉悟的基础上,主动对本国的文化进行审视,并和其他文化加以比照。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最后,要从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包容性品质中煅铸自己了大气磅礴、沉稳自信的品质,最终培育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彭美贵,顾玉平.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5):130.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2007-10-15.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10/25/content_27198418.htm.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0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顾玉平.文化向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新视野[J].廉政文化研究,2014,(2):56.

[6]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談未来[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40.

[7]金观涛,刘青峰.中国思想史十讲(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1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9]王鸿生.交往者自白[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1993:10-18.

[12][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05.

[13]金观涛,刘青峰.中国思想史十讲(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5-6.

[14]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0.

[15]王瑞娟.对社会风气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4,(4):13.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南大学2015年度党建研究课题“社会风险理论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罗俊(1992-),男(汉族),江西吉安人,助教,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辅导员,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中南大学)辅导员,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动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