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一个身份来爱你是不够的”

2017-04-11张宇凌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维娅西尔裸体

张宇凌

西尔维娅挪用的形象,都是為了颠倒男性创作者一女性缪斯这个固定的模式,而把男性身体也作为情欲性审美的对象。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lzk/slzk201706/slzk20170606-1-l.jpg" alt="" />

在泰特不列颠馆里,悬挂着一幅西尔维娅·斯蕾(Sylvia Sleigh,1916~2010)的肖像画《新娘》,这幅画有一个放在括号里的名字《劳伦斯·阿洛韦》。画面上是一个一眼即可辨识出来的男性肖像。采用古典的四分之三面视角,穿着打扮也像文艺复兴以来贵妇肖像一样奢华繁复。他身着纯白色的古装丝绸裙子,蓬松的泡泡袖,低领上露出强壮的锁骨。他的耳垂上悬挂着白色珍珠配水滴月光石的大耳坠,颈上缠绕着四层珍珠项链。还有一个细金链胸针,从颈上挂下来,末端是一个红宝石构成的心形别在左胸。右手举起,手腕上也缠绕着多层的珍珠手链,食指和拇指轻捏一一这个姿势的象征意义是“完美的,最好的”,二指之间捏着的则是一颗大宝石。

这位劳伦斯先生的额头缠绕着一串石榴石编成的红色装饰物,这条象征生殖的石榴石连成的链子一直把他连缀进画面的背景里去。背景一边是维多利亚式的室内装饰花纹,另一边则是色彩轻柔迷乱的抽象背景。

这幅画中的真实主人公正是艺术家西尔维娅·斯蕾的丈夫劳伦斯·阿洛韦(Lawrence Alloway,1926~1990)。而画中描画的这个人物叫“海蒂”,是他们在想象的爱的游戏中发明出来的一个女性神话人物,也是丈夫劳伦斯的另一个身份,“她”曾出现在劳伦斯为西尔维娅写的诗篇《婚礼颂歌》中。

西尔维娅·斯蕾出生于威尔士,是一个画人物的现实主义画家,也是女权主义活动家。她的创作很依赖艺术传统,但同时也非常个人。她以描绘男性裸体而被人记住,而且其裸体主角从来都保留模特的真实面貌,常常一眼可以辨识其身份。她的许多男性裸体肖像,都挪用了艺术史上著名画家的女性裸体同题作品。比如《土耳其浴室》(1972),就借用了安格尔在1862年创作的同名作品,只是把其中的浴室换成家中客厅,而无名的女性裸体,换成了当时一群在英语世界中知名的艺术批评家,其中包括劳伦斯·阿洛韦、斯考特·波顿、约翰·皮洛特、卡特·艾特克里夫,再加上她常用的男模特保罗·罗萨诺的两个形象。画中位于最前景,以美人卧的姿势正面全身裸体对着观众的,正是她的丈夫劳伦斯。

西尔维娅挪用的形象,都是为了颠倒男性创作者一女性缪斯这个固定的模式,而把男性身体也作为情欲性审美的对象。她自己声明:“我的题材是用来表现色情感的,就像男性艺术家总是以此来表现女性裸体一样。”

在西尔维娅1976年创作的一张叫《田园交响曲》的油画中,正好跟她挪用的乔尔乔内的同题作品相反,女性在其中是着装的而男性则为裸露。艺术家在解释这幅作品的时候说:“我觉得我的作品强调的是男人和女人(女人和男人)之间的相互平等。对我来说,(艺术史上)女性常常被羞辱性地摆成性感姿态来描绘。我想要表现我自己的视角,我想要的是把男性和女性都描画成有智慧和思想的人,而且用人性和尊严来强调爱和欢愉。”

丈夫劳伦斯·阿洛韦(1926~1990)是西尔维娅这个主张的坚决支持者。他是出生于伦敦的著名艺术史家、策展人和作家。上世纪50年代他就在英国提出了“大众通俗艺术”,1961年跟妻子移居美国后,担任古根海姆主策展人,并在艺术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波普艺术”这个概念。

劳伦斯于1943年在伦敦大学的一个艺术史晚间讲座上第一次遇见西尔维娅。其时劳伦斯17岁,西尔维娅27岁,而且后者已经结婚。他们的感情在最初的10年里都是主要靠通信来维持的,直到1954年,西尔维娅离婚并嫁给了劳伦斯。但只要一分开,他们仍然给对方写信,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他们之间通信的高峰期从40年代直到70年代,后来甚至延续到80年代和90年代。他们的通信如今已经被盖蒂基金会收藏并公之于世,大家得以了解这段复杂智性却又充满欢乐的感情。

艺术家和理论家之间除了爱欲和肉体,明显也包含了深深的精神关系,几乎可以说互为缪斯。二人对相互创作的关切可以说是最耐心和细腻的。1948年12月22日的一封信中,劳伦斯对西尔维娅写道:“我热爱你的画作。把不同的发展和节奏综合得特别美妙,花蕾们像夏天的雪,蓝天上半部分色调精微,一切都是那么甜美却又迅猛。”几天后,他又对同一幅作品添加了评论:“你对于自然的感受让我着迷:这幅作品就像是玫瑰花苞在奥尔修斯的音乐声中开放,你抓住了它(花苞)的生命和欲望。”

而西尔维娅对劳伦斯的写作和讲座也步步紧跟。她在1952年12月4日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听了之后)对你的关于克劳德(法国风景画家)的讲座成功特别高兴,这真是个让人喜欢的题目。”随后又遗憾地加上一句:“还祝愿你在班斯特德的讲座也成功,我自己也应该去听一节关于贝里尼的讲座。我觉得我已经把威尼斯派都忘记了。”在之前的信件中,她还表示时时记得劳伦斯的写作进程:“我很开心你又在写关于电影的书了。碰巧有一部叫《说起陌生人》的电影似乎很有趣,我想跟你一起去看。”

西尔维娅的女权主义立场无疑刺激了劳伦斯的想象力。他是第一位为当代女性艺术家排名,而且在女性主义艺术被命名之前就关注女性创作者的艺术史专家。而劳伦斯对此的感激还体现在毫不犹豫地成为妻子的第一模特。文首提到的作品《新娘》就是西尔维娅性别思考开始早期的创作。在他们相识后,西尔维娅40多年的创作中,劳伦斯出现了60多次,而且大多数都是毫无掩饰的赤裸,或是采取艺术史上传统的女性姿势。

这对情侣似乎深谙抵抗时间的秘诀。他们在爱的游戏中决定把两具肉身化成无数个角色,正如劳伦斯本人所说:“用一个身份来爱你是不够的。”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lzk/slzk201706/slzk20170606-2-l.jpg" alt="" />

所以劳伦斯除了是艺术史专家阿洛韦先生本人,他在爱情游戏中的第一角色是“丹迪狮子”,这是一个动物化身。Dandy是英语中形容热爱昂贵时髦打扮、性格夸张富有戏剧性的男子,而狮子则是可爱性感的猫科动物。意译过来就是“爱打扮的狮子”。从偷窥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外号显然揭露了劳伦斯爱装扮,甚至异装打扮的癖好。而西尔维娅俨然是那个打扮这只大狮子,让它变成小猫咪的驯服者形象。劳伦斯最著名的说法就是读到西尔维娅的信,丹迪就开心得“尾巴都蜷了起来”。

而在作品《新娘》中出现的这个角色,是一个更隐秘的劳伦斯的女性化身。在这里他/她似乎得到了某种突破性别边境的自由和欢乐,整个画面的色彩都是春天才有的。

这种纯粹的异装(而不是性取向上的同性恋)自由似乎是英国文化最早给男性的一种特权,从“新浪漫主义”到“光辉摇滚”运动,在艺术界的婚恋中留下许多异装佳话。去年去世的摇滚歌手大卫·鲍伊(David Bowie)是异装的首领,而且跟他第一任妻子安琪·鲍伊(Angie Bowie)留下了丈夫着女装,妻子着男装,推着他们的儿子闲逛在伦敦街头的照片。

视觉艺术圈最著名的一个当代艺术偶像的代表,就是伦敦艺术大学校长格里森·裴瑞。他15岁时开始着女装出行,被继父继母赶出家门。后来艺术学校毕业,母亲也不能再容他,他索性跑到伦敦跟著名帽子设计师史提芬·琼斯和摇滚乐手“乔治男孩”住在一起,每天三个人比赛谁穿得更花哨。

但格里森·裴瑞后来得到一个神仙伴侣——菲力帕·裴瑞,一个心理治疗专家和写作者。就像西尔维娅和劳伦斯一样,这对伴侣也相遇在一个学习班上,这个班是关于创造性写作的。看来复杂有趣的人都对学习和知识有偏好。当时菲力帕正在找一个能做未来孩子父亲的伴侣,而格里森的第一次约会就是带她去一个异装俱乐部。看着一群穿着女装的人大谈重型摩托机车是件特别逗的事情,异装从来没有成为他们交往的障碍。格里森则描述他的体内有一个女性的自我:那是一个“19世纪改革派的女家长,一个英格兰中部要求别再有艺术了的抗议者,一个做航空模型的人,或者是一个东欧的自由卫士”,而且她“40岁上下,住着简易房,吃现成品食物,最多只能缝个扣子”。这个下层中产阶级的女性叫“克莱尔”。但是格里森也强调说,那些一看男人穿女装就觉得他们想彻底变成女人的解释太肤浅了。他自己可以非常男性化,骑着重型机车在马路上咆哮,做个坚定的好伴侣和好父亲。二人对互相的吸引力都基本是“有趣”。他们1992年生了个女儿,至今一家人安居伦敦,婚姻已经持续了40多年。

格里森创作陶器和纤维作品,其色彩诡异艳丽,颇具自传色彩,总有一个他的女性化身“克莱尔”出没其中。他于2003年获得特纳奖,而且在2008年被选为不列颠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名列32位。2013年查尔斯王子授予他大不列颠骑士勋章,结果他打扮成克莱尔出席了授勋仪式,穿着一件少女连衣裙,查尔斯王子看见他不禁笑出了声。格里森确实是一位令人感动和钦佩的骑士,骑着艺术的駿马,靠着妻子的支持闯过性别禁忌的大关,激励人们去享有尽量多元的身份和自由。而他夫人则热爱他华丽夸张的打扮,总是自豪地跟他肩并肩地走在伦敦大街上,远望过去像一对姐妹。

如果从地球上所有生命存在角度来看,劳伦斯·阿洛韦在与西尔维娅·斯蕾的恋情和婚姻生活中,不仅是男人,也可以化作女人,还可以化作动物。几乎尝尽了所有活生生的生命的趣味和乐子,两个人演了一台大戏,难怪他会在1949年写给西尔维娅的一封信中大声宣称:“我爱你。疯狂地、智性地、冲动地,永恒地爱你。”

猜你喜欢

维娅西尔裸体
阿拉伯编年史家伊本·艾西尔及其所处的时代
鸟有翅膀,孩子有书
哄睡师,为你编织一段睡眠的童话
裸体写生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
裸体橄榄球
白苍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