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中相合伞》:江户时代的浮世之爱

2017-04-11谢斯曼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江户浮世绘画师

谢斯曼

这幅作品还有一个别名《乌鸦与白鹭》。白鹭的意向又一次浮现出来,表明在这两位头戴兜帽的“春信式”中性美人之间,眷侣的爱早已超越性别,成为独立的美好的存在。

东方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是内敛的,不论是《诗经》中一唱三叹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还是吴越王钱谬艳称千古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抑或是顾城诗《小巷》中不动声色的“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端的皆是波澜不惊中的情深意重,是隽永蕴藉的婉转柔情。而将含蓄美的文化发扬到极致的,莫过于大和民族。关于日本人谈情说爱,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轶闻。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东京帝国大学教授英文时,曾给学生出过一篇短文翻译,要把文中男女月下散步时男士情不自禁说出的“I love you”翻译成日文。学生逐字译成“我君爱”,然而夏目漱石沉吟片刻后表示,日本人是不会把这般赤裸的告白挂在嘴边的,(月色真美)便足够了。这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之所以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并不是因为夏目漱石在这件事上所展现的文学翻译中“信达雅”的深厚功力,而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哪里是月色美,是身边的那个人美,是和身边的人一起看月亮最美。

“月色真美”既是语言的留白,也是情感的留白,然而就是在这样欲说还休、顾左右而言他的含蓄中,爱侣的默契、悠然的情愫反倒涓涓然、汩汩然来矣。东方主义的留白同样体现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以文诉情、以画表意,字与画本就是一体的。若要提起最受世人欢迎、流传最广的日本绘画种类,浮世绘当仁不让该是排第一位的。这当然与它的创作性质息息相关。尽管历史上也出现过非常少量的手绘作品,且浮世绘的名称中有一个“绘”字,它事实上是版画的一种。一幅浮世绘最终呈现的效果,是由原画师、雕版师、刷版师三者合作完成的。原画师绘图,雕版师根据原图在木板上雕刻出图形,再由刷版师上色,最终转印到纸上。由于工艺所限,完成一幅浮世绘的工序是相当繁琐的。例如,图中有多少种颜色,雕版师就需要雕刻多少副版,且完成上色也需要刷版师刷上数十次版;三者中每种角色都不可或缺,尽管最终随着时光流转,人们往往只记住了原画师的名字。

不过,浮世绘毕竟是印刷而成,可复制性自然远远超过绘画。因此印有浮世绘图案的印刷制品不仅散播于亚洲地区,更是远渡重洋,随着进口商品的货轮登陆欧洲。19世纪的西欧曾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日本主义”(Japonism)热潮,印象派画家如凡·高、莫奈,都曾深受浮世绘艺术的影响。然而,浮世绘在西欧卷起的风潮令日本人大为震惊,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它在本国也非常流行,却并不被当作是高尚的艺术品,反而被认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江户世风民情在绘画艺术中的综合体现。

说起江户文化,不得不谈一下它的历史背景。江户时代,德川家康把幕府设在关东,避开贵族文化的熏染,并制定“参觐交代”,客观上使得军阀在经济方面对商人产生依赖,因而金融业、工商业逐渐发达了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兴盛、民间富庶,平民渐渐根据自身需求发展起了自己的文化娱乐事业。浮世绘的诞生便与江户时代的“町人文化”分不开。町人即是当时居住在城里的工商业者的统称,町人戏剧如净琉璃、歌舞伎,文学上如浮世草子、滑稽本、川柳,皆是富有人情味的庶民文化的体现。儒学的生活指导原理及道德规范与町人的性爱生活产生矛盾和撞击,因此这些文艺的产物是以“人的娱乐之业,以愉悦人心”(井原西鹤《小竹集》序语云),强调享受意识,并以此调适社会机械的统治、追求个人人情的自由。

而与江户庶人文学戏剧相呼应的绘画艺术,便是浮世绘了。同上述的文艺产物类似,浮世绘由世俗取材,强调人本主义与享乐主义,追求自我满足和个人生活的充实。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浮世绘的题材都相当市井甚至赤裸:“浮世”即现世、尘世,若不描绘当下的风情,又该描绘什么呢?浮世之中,气象万千,因而画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极尽所能在画笔间展现浮世之人、浮世之物、浮世之所、浮世之旅、浮世之愛。

譬如善画名所绘的歌川广重,其名作有《东海道五十三次》《名所江户百景》等。名所绘,顾名思义是描绘著名景致的浮世绘,像现在的旅游图集一样,名所绘既是满足没有能力外出旅行的人对于远方的想象,也作为资料对游客进行指导——经济发达,人们手中有了闲钱,旅游业自然蓬勃发展。歌川广重是我最中意的浮世绘画师,他不囿于对风景的写实,构图和比例上常有夸张,但笔下的风物却神奇般地饱含乡土的芬芳,亲切温柔、让人心向往之。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取材世俗,更因为他复兴了大和绘风景画传统中固有的季节感和诗趣。此外,也许是吸纳了西洋画画法的缘故,歌川广重的浮世绘颇受西方人欢迎,凡·高就曾多次模仿过他的作品。

另一位以名所绘著称的浮世绘画师是葛饰北斋,他的名作《富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里》恐怕是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浮世绘作品。葛饰北斋超越时代的、极富现代感的构图和笔法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不同空间和国度的画家、雕塑家、设计师甚至音乐家不断地对其作品进行再利用和再创造。不过,葛饰北斋另外擅长的浮世绘种类则是春画。春画以性爱场面及相关事物为题材,可谓是百无禁忌。这些大胆放纵的画面一方面反映出江户时期民间过度开放的性生活和好色的风潮,另一方面也是从精神上将“性”和对性的向往视作纯粹的理想的美的理念。

擅作春画的画师,也常常擅作美人画。比如喜多川歌磨创造了一种美人“大首绘”,即美女或游女的半身胸像。他画笔下的美人的形容样貌、身姿动态被放大特写化,峨眉粉颈,顾盼婀娜,世俗美女的一颦一笑倒也不失古典的庄重。然而,在他之前,江户时代中期,铃木春信才是推进与发展美人画的重要人物。春信的浮世绘中,女性往往衣着色彩艳丽且场景细节丰富,这是因为他首创了多色印刷版画,而使用这种新技术做成的浮世绘也被称为锦绘,盖因它色泽鲜亮,如织锦一般。春信的美入画几乎皆为身处复杂景致中的全身像,大抵是因为,这留给他最大的空间来表现服饰及场景的绚美。他的美人们纤细修长、体态轻盈、弯眉信目,但缺乏面部表情,是极古雅又脱俗的“春信式”。

猜你喜欢

江户浮世绘画师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江户日本的情报分析及世界认识
地图所见江户日本的国境
萌娃遇上插画师
浮世绘
浮世绘